一線的房價,二線的消費,三線的工資?年輕人應該何去何從?

2019-07-16   山川網


山川網:我想,在絕大多數城市居民內心深處都渴望的一件事情是,所生活城市的房價、消費、工資三者之間呈現同區間分布。這也正是,長期以來我們探討「宜居城市」時高度關注的一項權重。

但是現實生活中,城市房價、消費、工資三者之間的關係,往往是呈現階梯型分布的。當然了,三項中工資必然是處於最低階梯的。而在中國,房價則長期位於所有階梯中的最高階。

這樣一來,國內城市在房價、消費、工資三者的實際呈現結果上,往往以兩種「模板」為主:其一是房價>消費>工資,其二是房價≥消費>工資。


一線的房價,一線的消費,三線的工資:廈門、三亞


旅遊城市的房價和消費,長期以來就不能完全按照普通城市的模型去推演。

相比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國土面積,大陸海岸線1.84萬公里長的海岸線,顯然是稀缺資源。特別要提醒大家的是,不是所有的海岸線都有宜人的海景和優質的沙灘。

恰恰相反,中國很大比重的海岸線,並不適宜發展旅遊。比如江蘇東部的沿海地帶,大面積均為灘涂,可供開發的旅遊資源十分有限。

如果再充分結合氣候條件,地質條件,經濟條件,人文條件,那麼本來就不多的濱海旅遊城市中,能夠進一步篩選出的城市數量就更少。

由此一來,像廈門、三亞這樣「一線的房價,一線的消費,三線的工資」經濟結構的城市,就會產生並長期存在。


客觀來看,部分城市之所以會形成「一一三」經濟結構,影響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的區位因素,歷史的政策因素,也有長期以來的人為因素。

「一一三」經濟結構城市同時具備的一個鮮明特徵是,經濟體量本身不是此類城市追求的重點發展方向,換而言之它們的未來大機率上不會成為所謂的一線城市或者強二線城市。所以對於人口增量的需求也並不強烈。小而美,小而精,小而貴,小而奢,是此類城市已經和將要成為的城市形態。

針對「一一三」經濟結構的城市,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類人群相對適宜在此長期發展——

1、本地土著(無需購房);

2、外地土豪(隨意購房);

3、文藝青年(精神自由);

4、體制內(較高待遇);

5、企業主(規模以上);

6、精英層(財務自由)。


一線的房價,二線的消費,三線的工資:天津、青島


無論是從當下的中國城市格局,還是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大趨勢來看,南北方經濟差距都將在接下來長期存在,且大機率上體量比還將進一步擴大。

但是南北方的人口體量差距,事實上卻明顯比不上經濟體量差距。這就出現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北方經濟整體較發達的城市,其未來將承載的人口壓力,顯然還要更勝於南方城市。

北京自然是首當其衝,在常年經歷著來自整個北方大區人口的強流入壓力之後,北京不得不在人口政策上不斷收緊。無論是京津冀城市群,或是雄安新區,都寄託著北京想要分散人口及諸多壓力的期望。

但從實際情況看,現階段真正有能力分擔北京一臂之力的城市,首先是天津和青島,其次是鄭州和西安。至於其他各城,還需要後面一步步慢慢跟進。


那麼熟悉了以上情況,天津和青島會形成今日之「一線的房價,二線的消費,三線的工資」的經濟結構,原因也就很容易理解。

資源的不足與海量的人口,在兼之城市本身的區位優勢,房價的上漲就不可避免;

但產業結構本身的滯後,造成當地居民的就業情況絕大多數分布在傳統行業,而傳統行業本身能夠提供的工資水平十分有限,且受市場化影響整體較小,後續增長相對乏力。

區位優勢與外來遊客一定程度上拉高了當地的消費水平,但與此同時當地整體較低的收入水平又反方向抑制了消費水平的上限,最終形成房價、消費和工資的「一二三」結構。

針對「一二三」經濟結構的城市,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類人群相對適宜在此長期發展——

1、本地土著(無需購房);

2、外地土豪(隨意購房);

3、文藝青年(精神自由);

4、體制內(穩定發展)。


一線的房價,一線的消費,二線的工資:南京、杭州


從目前的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格局來看,南方城市的房價、消費、工資結構,主要以兩種方式呈現:其一是「二二三」,其二是「一一二」。

「二二三」型城市基本是南方目前絕大多數地級以上城市的標準結構。在經濟較發達的南方東部地區,部分縣級市都有可能呈現此類結構;在經濟相對不那麼發達的南方中西部地區,省會城市呈現出此類結構也並不稀奇。

而「一一二」經濟結構城市,我們認為是當下非常具有活力的城市經濟結構。雖然在理想情況下,我們總渴望這樣的「尖子生」型城市能夠呈現出「二一二」、甚至「二二二」結構,但是在現行的中國城市土地政策背景下,在東部發達城市中顯然極難出現(中西部地區會存在)。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很大程度上和二線城市在向一線城市發展的過程中,房價和消費往往會走在最前面有關。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所有在房價和消費上實現了一線城市標準的二線(甚至三線)城市未來就一定能夠成為一線城市,兩者之間並不可逆。

而在「一一二」型經濟結構城市中,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時很重要的評價標準。因為這裡的第一個「一」,大家可以理解為全城居民一起花錢先把城市的基建水平建起來。


整體來看,「一一二」經濟結構城市看上去壓力同樣十分巨大,但事實上,「一一二」經濟結構城市普遍處於城市高速發展的期,且無論從產業基礎還是經濟活力來看,一般都是長期來看大機率能夠成為下一批一線城市的種子選手。

對於「一一二」經濟結構的城市而言,房價和消費整體偏高,甚至已經完全與現有一線城市齊平這件事本身並不值得多憂慮。真正應該擔心的是,如何能夠保證接下來十年和更長時間內,外來人口的持續性流入。

從現階段的中國來看,全市常住人口1000萬,對於「一一二」型城市只能作為最初級的門檻。接下來是三大產業占比結構,城區常住人口體量,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等多維度的「質變」。

針對「一一二」經濟結構的城市,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類人群相對適宜在此長期發展——

1、本地土著(無需購房);

2、外地土豪(隨意購房);

3、文藝青年(精神自由);

4、高知群體(錢景可期);

5、企業主(規模以上);

6、體制內(較高待遇);

7、創業者(潛力巨大)。


二線的房價,三線的消費,四線的工資:濟南、石家莊


上文中我們講到,北方城市中除去北京之外,那麼經濟發展整體還處於良性區間的城市,房價、消費、工資的結構情況,主要有兩種:其一是上文中我們講到的以天津和青島為代表的「一二三」結構;其二就是除此之外諸多北方省會城市所處的「二三四」結構。

無論是山東還是河北,首先都是絕對意義上的中國人口大省;其次得益於人口大省的利好,兩省自然在經濟體量上也同樣位於大省之列(總量全國前十)。但是但凡具體到各個實質性的經濟權重時,濟南和石家莊往往又顯得「力不從心」。

和上文中我們講到的一樣,人口決定了房價,產業決定了工資,收入決定了消費。

相比天津和青島,濟南和石家莊首先在行政級別上稍弱一級,由此決定了二城所擁有的社會公共資源上也遜色一些。再加之區位上不臨海,又均非旅遊熱門城市。以上這些權重結合起來,共同造成了以二城為代表的中國北方多數省會城市「二線房價、三線消費」的主基調。

而「四線收入」的說法,事實上是指目前階段濟南和石家莊雖然作為省會城市,但是在平均收入水平上與所在省份普通地級市之間的差別還並為真正體現出來。未來伴隨著各自強省會政策的實施,在收入上大機率上會達到「三線」水平。


從當下來看,以濟南和石家莊為代表的北方省會城市,在對外招商引資時最大的籌碼,還是集中在營商成本低和人口體量大這兩個方面。

但與此同時反過來,營商成本低+人口體量大,這也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當地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長動力。在市場化環境中,如果崗位少求職者多,那麼必然會出現你不做自然有其他人做的狀態。

針對「二三四」經濟結構的城市,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類人群相對適宜在此長期發展——

1、本地土著(無需購房);

2、文藝青年(精神自由);

3、佛性青年(一切無謂);

4、體制內(穩定發展);

5、創業者(消費降級)。


【參考解釋】

本地土著:如果排除了房價這一大額支出外,事實上當地經濟只要不是極差水平,工資都可以應付日常消費。況且,城市土著具有外來人口普遍缺乏的資源優勢,所以本地土著適配各類經濟結構城市。

外地土豪:理論上土豪群體對於房價高低痛感指數最低,但實際上土豪購房同樣期望可以長期穩定升值。從這個角度講,只有現階段已經形成一定經濟發展優勢的城市才更適合此類群體。

高知群體:代指具有較高學歷或技能的人群,此類人群對平台的依賴性事實上所有人群中最強的。一生能夠發展到怎樣的高度,和背後依賴的平台密切相關,小城市對於此類人群的風險成本最高。

文藝青年:真正的文藝青年,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基本可以無視所謂的物質基礎和經濟前景。但多數文藝青年事實上都是妥協派的文藝青年,即披著文藝的外殼做文化相關行業的謀生。而文化產業地域限制向來嚴重,所以文藝青年的道路註定艱辛。

佛系青年:生死都置之度外了,其他更都是小事兒。

企業主:企業主所考慮的一切權重,事實上現在合併統稱為營商環境。包括營商成本、人才儲備、政務服務、市場空間等等一系列子項。從目前實際情況看,國內營商環境較優秀的城市數量還較少,普遍集中於一二線城市區間。

精英層:理論上,我們把實現財務自由的人群稱之為精英層。但財務自由事實上是個動態概念,所以精英層對於投資理財彙報的訴求還要遠勝於土豪人群。從這個維度講,精英層為了能夠維持自己的財務自由,還遠達不到歸隱田園的夢想。

體制內:體制內事實上也分不同方向,想要在高房價區間的城市,要求對應進入的體制不能是清水衙門;而在相對一般房價區間的城市,只要足夠穩定,長期來看都能夠維持生活。

創業者:創業也有不同方向,有高舉高打的,也有成本優勢的。所以說,如果是想走資本路線,那麼務必選擇在未來十年間有希望成為一線城市的目標城市;而如果是想走成本優勢的,那麼也無妨在消費降級區間城市慢慢尋找機會。


【參考附件(房天下2019年6月全國主要城市房價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