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榮桓:「我們和老百姓永遠都是一家人」

2019-10-10     新湘評論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大潮中,三湘大地這片紅色熱土湧現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一大批傑出人物。他們勇立潮頭,豪邁前行,不僅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建立了不朽功勳,其高尚情操、優良作風、偉大精神更是光耀中華。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們以黨的七大產生的中央書記處五大書記中湘籍的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和十大開國元帥中湘籍的彭德懷、賀龍、羅榮桓作為湘籍開國元勛的代表,講述他們工作和生活中的感人故事,領略偉人的崇高精神風範和偉大人格魅力。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羅榮桓擔任了八路軍115師政治部主任。翌年末,他又率部挺進山東開闢抗日根據地,先後任115師政委、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等職。

1939年二三月間,115師主力奉命東進。一天,大雪紛飛,晚上9點多鐘,部隊來到平漢路西側的一個村莊。這個村莊很大,築有很高的圍牆。原計劃115師司令部要在這裡宿營。但由於村裡的老百姓對八路軍不了解,就是不肯開門,派出工作組叫門,無人應答,還有人向外打冷槍。天寒地凍,風雪交加,有的同志等得不耐煩了,見裡面打冷槍,冒火了,想硬攻進去。正在這時,羅榮桓來了,他了解情況後,嚴肅地說:「群眾不讓我們進村,是因為對我們不了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群眾宣傳我軍抗日救國的主張,以取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決不能與群眾為敵。」說完,他叫警衛員把他的背包從馬上卸下來,命令部隊就地搭起帳篷,就在村外露營。

第二天一早,羅榮桓親自組織向村裡的群眾喊話,寫標語,散發宣傳品,宣傳八路軍是一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抗日軍隊。村裡的老百姓聽八路軍的宣傳,又見部隊沒有強攻,就派人出來偵探情況。看到天寒地凍,八路軍卻在濕漉漉的圍牆下搭起帳篷露營,很受感動。不久,村裡的人邀請部隊進村。一進村,家家戶戶都為八路軍燒水做飯、騰房子,還為部隊籌集了一批糧食。羅榮桓也馬上組織大家幫助群眾打掃衛生、挑水、劈柴、理髮、看病。當群眾得知部隊下午6點要通過平漢路日軍封鎖線向魯西地區開進的消息時,紛紛要求給部隊帶路。羅榮桓很高興,馬上集合部隊講話,用這個事例教育大家,要繼續保持發揚遵守群眾紀律的光榮傳統。臨出發,還不斷詢問:「借老百姓的東西還了沒有?門板上了沒有?鋪草捆了沒有?」當他得知一位老鄉送來一碗肉稀飯給病號而不肯收錢時,就親自叫身邊的工作人員把錢送到這位老鄉手裡。部隊出發時,全村老少站在道路兩旁拉著八路軍的手依依送別,一些老年人含著眼淚說:「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好的軍隊,你們在我們村多住幾天吧。」村裡的嚮導送部隊順利地通過了敵人的封鎖線。臨別時,羅榮桓下馬與他們握手告別說:「感謝你們對部隊的支援和幫助。」他們感動得掉下熱淚,看著羅榮桓不知說什麼好,其中一位半天才說出一句話:「你們真好,你們真好。」

在根據地領導抗戰的艱苦歲月中,羅榮桓總是教導八路軍戰士:「要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對待群眾,不管住哪個村莊,年紀大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同年齡的男的就是親兄弟,女的就是親姐妹,小孩就是自己的孩子,我們和老百姓永遠都是一家人。」

1945年六七月間,羅榮桓領導山東抗日根據地軍民進行反「掃蕩」鬥爭,由於長期過度勞累導致他的尿血症加重,住在莒南縣(屬於臨沂市)下河村的一戶農民家中養病。看到房東的母親也生了病,羅榮桓立即讓醫護人員為老人看病。一天,工作人員在村東的河裡摸到了一隻甲魚,大家非常高興地說可以把甲魚燉了湯給羅政委滋補身體。當勤務員把燉好的甲魚湯端給羅榮桓時,羅榮桓卻送給房東得了重病而身體虛弱的老娘吃。老人非常激動,說:「這可使不得,你喝了養好病,好去打鬼子,我喝了不中用啊!」羅榮桓動情地對老大娘說:「老姐姐,你一定要喝,八路軍和老百姓是一家人,咱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您才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啊。」老人拗不過羅榮桓,把甲魚湯喝了。不久老大娘的病慢慢地好了,逢人便講她的命是羅政委救來的,八路軍對咱老百姓就是好!

(選自《新湘評論》)

歡迎轉發點贊

轉載請聯繫授權

本周熱文

賀龍:「要入黨,就參加共產黨」

  • 湘西:譜寫湘西州美好生活的輝煌篇章

  • 婁底:中部崛起新婁底

  • 懷化:滄桑巨變七十載 五溪大地譜新篇

  • 永州:櫛風沐雨七十年 砥礪前行鑄輝煌

覺得不錯!在看一下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3JqvW0BMH2_cNUgFXK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