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為啥越來越反感和親戚來往?原因很現實,真不是「忘本」

2020-07-16     育兒秘籍

原標題:年輕人為啥越來越反感和親戚來往?原因很現實,真不是「忘本」

文|秘籍君

不知道是不是時代的原因,比起70後80後,明顯90後更不喜歡串親戚,如今00後也都成年了,至少身邊的一些孩子們,也都是只要一回家,就立馬變「宅男」「宅女」。就算是父母帶著一起去串親戚,年輕人的第一反應也是牴觸。父母想不明白為什麼都是親戚,還總是避而不見,平時在外面跟陌生人交流都沒問題,偏偏到親戚這,就會社交障礙。

對於這種現象,年輕人不辯解,老一輩不理解,甚至很多人會批判年輕人,這是因為在外面書讀多了,見得多了,就看不起老家的人了。把這解釋為「忘本」,意思就是混出點本事之後,就把生養自己的地方給忘了,但事實上還真不是這樣。

年輕人為啥越來越反感和親戚來往?原因很現實,真不是「忘本」。

親戚聚一起,喜歡聊陳年糗事

堂弟才剛上初中,就已經說過很討厭串親戚了,因為除了本家親人,聚一起的還有一些遠房親戚,表姑奶奶什麼的,都是父母那一輩的長輩。每次到了節日期間,有什麼大型聚會,就是堂弟的受難日,這年紀的小孩子本身就比較愛面子,可是親戚說的話題恰恰是不對他心情的。

平時很少見面,所以每次寒暄的時候,都是固定一句,孩子已經長這麼大了,都成大小伙子了。然後就開始細數小時候抱過堂弟什麼的事情,還說一些陳年趣事來打趣他。這些在堂弟耳朵里,就是陳年糗事,每年都要拿出來笑一遍。

親戚不是父母,卻比父母還喜歡說教

對一些已經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童年糗事已經不在乎了,這麼多年也習慣了。更頭疼的是,一些親戚長輩們的話題也隨著改變了,變成了對學業,工作,個人問題等的探究和討論。沒拿到鐵飯碗的,要被說教不務正業,在外漂泊,沒解決個人問題的,要被催婚催生,否則就過了最佳適婚適育年齡。

這些話題在年輕人看來,就是比較隱私的事情,但是親戚才不管那麼多。並且其中比較的語氣,讓年輕人尤為不適,自己選擇的生活成了親戚口中的惋惜,遺憾,沒本事。

心理有距離,親戚多為有血緣關係的「陌生人」

最讓人覺得尷尬的,無所適從的原因,其實是跟親戚的交流不自在。如果當做陌生人一樣,未免不禮貌,好歹是親戚,但是又熟絡不起來,畢竟每年見面的次數還沒鄰居頻繁。這就產生了心理距離,雖然有著七拐八拐的血緣關係,但是情感的交流跟陌生人沒什麼兩樣。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不常見面也是年輕人反感故作熟絡的親戚聚會的原因。所以,這並不是什麼「忘本」,只是單純的交流不暢,相處尷尬而已。

網友們對此有沒有同感呢?

-----------------------

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母乳喂養、輔食添加、疫苗接種、疾病護理、成長發育,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給您定期奉上實用育兒生活小常識,讓你用科學的方式輕鬆帶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xjlX3MBnkjnB-0z9Oq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