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機場概況

2019-05-13     旭東讀史

阜陽機場,全稱阜陽西關機場 [1-2] ,位於阜陽市西南,距離市中心約9公里,是安徽省最早的三個民用機場之一。飛行區等級按4C級建設,跑道長度2400米,並預留800米擴建,寬度60米,停機坪4萬多平方米。候機樓面積首期7200平方米,可以滿足高峰每小時600人次需求;航管樓2千平方米,配備國際先進的通信、導航設施,是全天候可使用的機場。

建設歷程

阜陽機場始建於新中國成立以後的1958年3月3日,建成後開通了

阜陽機場候機樓平面圖

阜陽—合肥航線,這條航線是當時安徽省第一條省內地方航線。阜陽民航局黨委辦公室主任劉維陽說:「跑道只有400米長,當初圍界是鐵絲網圍界,砂漿碎石道面也僅能起降安2飛機的簡陋的小機場。」

阜陽機場,投資3.2億元,於1998年建成通航,2004年底停飛,2007年11月復航。從建設之初就定位於民用機場,飛行區按4C級標準建設,可以起降波音737、空中客車A320以及MD90等中國國內主流幹線客機的起降要求。

阜陽機場在1998年通航後,曾短暫地開通過飛北京、廈門、武漢、九江、廣州、合肥、黃山、等城市的航線。

機場剛剛通航時,阜陽-合肥-廣州線路飛的特別好,每周兩班,每班都有百人,但就是這樣,南航公司一年貼本200萬元。後來陸續飛過武漢、廈門、北京,但時間都不長久。2003年受「非典」影響停飛8個月。綜合來看,飛得最為成功的要數上海了,與華源聯手,航班固定飛了一年多,周邊甚至河南臨近的客商都從阜陽坐飛機,48座的小飛機常常客滿。從1998年到2007年的十年間,這個安徽第三大機場經歷了數次通航、停航的反覆之後,一直沒有告別閒置狀態。

西關機場

2009年春節期間,阜陽機場啟動大霧天氣航班保障應急預案,開啟了跑道助航燈光,啟動了機場Ⅰ類盲降系統,從2009年1月30日起,阜陽機場航空客流逐步增多。1月30日當天航班共運送旅客137人次,貨郵460公斤,是該機場進入2009年春運以來迎來的第4個客流高峰。2010年5月8日至5月14日,全國體育大會飛機跳傘比賽在阜陽機場舉行,2011年10月15日至22日,阜陽機場又承擔了第十四屆亞洲國際錦標賽暨全國跳傘公開賽的重要賽事。機場不斷發展壯大,力爭開通更多航線為阜陽機場的未來以及阜陽經濟發展增添一份力量。

阜陽機場伴隨著共和國建設進程,在改革中發展,在風雨中成長,除正常保障航空運輸外,先後承擔了抗擊非典、抗洪救災、西氣東輸航測、飛行訓練等一系列重大保障任務,特別是先後14次圓滿完成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專機保障任務,多次受到省市領導的表揚和市政府的嘉獎,為提升阜陽城市形象,吸引招商引資,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2016年,阜陽西關機場旅客吞吐量45萬餘人,貨郵吞吐量540餘噸。

2017年,阜陽西關機場旅客吞吐量61.6萬餘人,貨郵吞吐量2511噸,全年安全保障航班5302架次 [5]

2018年,我市計劃與今年穩步開展擴建工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t7H_GsBmyVoG_1Zp_k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