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愈抑鬱症的三個輔助心理暗示,運用起來將恢復得更快

2020-01-22     二級心理諮詢師阿秋



文/阿秋(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俗語說:「自救者天助,自棄者天棄。」

療愈抑鬱症是一件漫長的事情,它並不像感冒發燒那樣,吃點藥、打下針就好了的。


一旦患上中、重度抑鬱症,少則也得半年以上才能逐漸從裡面開始走出來,多則一兩年時間,走出來的也不在少數,更有少數的患者存在反反覆復的情況,即:兩三年過去了,他可能都還困在裡面。


而這一切,在我看來都在於是個體差異,才會導致同樣的問題,產生不一樣的結局。而個體差異又在於有些患者對治療的不配合、以及自救意識的不夠強烈清晰和自救的動力不足等等,才會導致同樣是抑鬱症,那些積極配合治療、有著強烈自救意識的人卻好得很快,而自己卻好得很慢,很慢,甚至好起來都遙遙無期的那種天壤之別的區別。



對於那些半年以上就逐漸走出來的患者來說,基本可以確定的是他們都接受了正規、科學地治療,加上自我有強烈和對症的方法進行了自救療愈的干預,所以在這種努力的打磨下,抑鬱症並不是多大的難題,最終都會很快在這種雙重的治療和療愈下,得到緩解和恢復。


而那些好得很慢的患者,多半都是治療不夠規範、患者排斥就醫、自救意識不夠強烈,勢有一副頹廢到底的姿態,才會遲遲走不出抑鬱症。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病態的思維剝奪了自己清醒理智、理性的思維,所以在面對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積極主動起來拯救自己繼續墮落下去的毒瘤、負面思維,讓自己儘快擺脫它們的影響,從而走上一種健康、積極的思考、思維模式當中去。



在自我療愈抑鬱症的路上,那些負面、消極的思維總是會冷不防地冒出來干擾我們的思緒,使得我們的心境和情緒都顯得特別痛苦和備受煎熬。那麼如何來對抗這些負面消極的思維呢?這裡的意思其實就是告訴你不要去刻意對抗負面思維,而是以一種順其自然的心態去接納它們的到來,即:「它們來了就來了,不要去糾結它們為什麼會令自己如此的痛苦?為什麼還不走?等等之糾結的問題!」


你只需要做好迎接並接納它們的態度就好了,在這種接納它們的姿態中,你可以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此不被它們過久的沉浸在你的腦海里;你也可以採用以下三個療愈抑鬱症的輔助心理暗示,經常使用它們,那麼它們就一定能快速地幫你扭轉灰色的心情,使得你不再繼續痛苦難受下去,這是非常好的三個心理暗示安撫法,每個抑鬱症患者都可以反反覆復去嘗試、暗示自己,以此給自己自建能量和希望,這對於抗擊抑鬱情緒的思維是有極大的幫助的。



一、抑鬱之後,不要再為難自己了,請學會降低各項要求。

不要逞強、不要追求完美、不要對自己高要求,靈活變通,才能令自己的靈魂舒服起來。


很多抑鬱症患者就是在患病期間,也無法做到對自己降低要求,導致內心異常得衝突和痛苦,所以患者們一定要學會適度地降低要求,因為暫時降低要求並不代表你認輸了,而是給自己一個緩解休息的機會,並暗示自己:「自己如此慘破,只是暫時遇到的一個困境而已,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慢慢度過去就好了,只要自己積極、樂觀治療和自救療愈起來,那麼就一定能走出心魔,戰勝抑鬱症。


這種信念的暗示是不可或缺的,一旦缺失,患者很難在短期內得到緩解,而是會耗儘自己很多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和內心做衝突。這也是一種很無味的鬥爭。沒有任何意義!


如果你早知道這個道理,或許也就可以避免走進這種誤區了,那麼恢復起來必然要順利很多很多。



二、學會感恩。並暗示自己:其實周邊的人,都是愛自己和關心自己的人,他們對自己的不理解,也只是不懂抑鬱症的痛苦而已,不知者無罪嘛!請用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這個世界和不理解你的人,這會讓你少了很多責備和怨恨。由此一來自己也會更加自強起來!感恩,讓你內心變軟變溫和,這對於你看待問題會更加的理性和客觀,那麼你也就不會再抱怨、自責自己和別人了。這對於你的恢復也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



三、憧憬一些美好的事情和未來可以去做的一些合理化且美好的事情。

作為抑鬱症患者來說,自己已經感覺不到任何動力了,那麼這個時候,應該怎麼來應對這種無動力、無激情、無慾望的精神狀態呢?


在面對這種情況,不是沒有辦法!

而是需要患者學會自建希望和美好的憧憬,這樣一來就可以很好的去抵抗自己繼續陷下去的絕望心情了。


當自己的悲觀絕望凸顯來臨的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不去糾結它為什麼會令自己這麼的痛苦?為什麼會這麼難受?千萬不要去糾結它們,把它們想成和你是一體的,順著它下去,在順著它的時候,我們稱之為順其自然,在順其自然中,我們與此同時要在大腦的思維里想一些美好的事情。比如:「憧憬一下,自己好了之後,可以去自己嚮往已久的西藏玩玩;又比如,自己好了之後,可以去學一門技能,努力掙錢,過上自己嚮往的生活;也可以憧憬一下自己將來可以找一個愛自己和自己愛的人,等等。」


以上,這些都是一些可以給到自己動力和希望的心理暗示安撫法,這樣去思考,才會刺激我們渴望美好生活的原始動力出來!


當你能這樣去想和暗示自己的時候,那麼你的心情也就會變得相對穩定起來了。

至少不會被惡化的情緒繼續拖著自己的思維沉淪下去。


-end-

《走出心魔》是阿秋老師重度抑鬱症康復後寫的一本療愈焦慮抑鬱的靈魂書籍,同時它也是一本指引家屬如何幫助患者走出困境的書籍。推薦你學習、療愈!願早日走出黑暗!學習是獲得成長最快且最廉價的方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lVU5W8BjYh_GJGVMFb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