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重視產檢,株洲31歲婦女差點一屍兩命

2019-08-27     醫聲護事

31歲的劉女士是位懷孕8個多月的准媽媽,整個孕期只做了2次產檢,4天前出現視物模糊伴頭暈,至株洲市內某醫院就診,該醫院擬「高血壓」收住院。入院後完善相關檢查,查出雙眼高血壓視網膜病變,心臟彩超異常,肝腎功能、心肌酶均異常,經治療後血壓仍然控制不佳,病情進一步惡化,於是轉入株洲市中心醫院。

生死營救

13:00

當天值班醫生賴慧敏主治醫師和馬偉紅醫師為劉女士檢查後發現:她的血壓仍高,血小板計數顯著減少,貧血,重度子癇前期,存在胎兒宮內生長受限,甲狀腺功能減退,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症狀,十分危險。

13:30

黃榮副主任醫師和謝愷俐主任醫師查看病人後指示:該患者考慮HELLP綜合徵可能性大,不排除TTP。嚴密監測生命體徵,儘快完善相關檢查進一步確診,繼續予以治療,同時科內討論後,向患者及其家屬交待病情及風險,告病危,轉ICU治療。

16:15

檢查結果回報:「孕婦B型鈉尿肽前體明顯升高,考慮有心衰,血塗片結果明顯異常,存在血管內溶血。此時情況十分危險,危及母兒生命,隨時胎兒胎死宮內,胎盤早剝,子癇可能,可致多器官衰竭,必須儘快剖宮產終止妊娠,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謝主任考慮病情危重,立即報告醫務科王樹立主任並啟動危重孕產婦搶救預案,申請全院大會診。

17:40

醫務科王樹立主任迅速組織全院大會診,血液科、心內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腎內科、重症醫學科、新生兒科、麻醉科連同產科等相關科室的主任及骨幹討論病情後,決定儘快跟家屬溝通病情,完善術前準備。

19:00

患者送入手術室,在全麻下插管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因患者血小板少,手術中可能出現出血無法控制的情況,手術風險極大。所有的成員立刻投入到了緊張的急救中:手術室、麻醉科醫護人員早已嚴陣以待,輸血科也已做好準備,謝主任同黃榮醫生同時上台,並請新生兒科陪產,確保手術萬無一失。為了讓患者家屬理解孕婦病情的嚴重性,術中醫護人員多次與患者家屬溝通及交代病情,同時上報上級衛生行政部門。

20:40

患者手術順利,術中術後生命體徵平穩,安全返回ICU病房。寶寶因早產轉新生兒科治療,目前病情穩定。

次日,血液科會診後,根據患者病情,建議行股靜脈置管,行血漿置換。患者分別於8月20日和8月22日行床旁血漿置換術兩次,術中術後生命體徵平穩,無特殊不適,患者安返產科病房。

8月22日,在ICU嚴密監控了四天後,患者生命體徵平穩,轉回產科繼續下一步專科治療。

患者病情雖然十分兇險,但經過醫院多學科專家的診療,患者病情好轉,多臟器損傷指標逐漸恢復。

科普小課堂

孕媽媽們都知道,在每次產檢時必須檢查的常規項目就是測血壓。孕期的血壓監測具有非常的重要的意義,大約9.4%的孕媽在孕期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妊娠期高血壓病,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妊高症。輕度的妊娠期高血壓可能沒有特別的症狀,而如果不加重視任其發展下去,嚴重者會出現抽搐、昏迷,甚至造成多種併發症。而這其中最嚴重的併發症,就是大多數人比較陌生的HELLP綜合徵。

HELLP綜合徵在產前、產時、產後均可發生,但約70%以上發生於產前,且多發生在妊娠晚期。本病以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減少為特點,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嚴重併發症。國外資料表明,在重度子癇前期中,HELLP綜合徵發病率約占4%~16%,我國報道的發病率明顯低於國外,僅占重度子癇前期的2.7%,這與其發病率不高,臨床表現多變、無特異性且常被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症狀所掩蓋,導致醫生對該病誤診有關。因為HELLP綜合徵延誤診斷或延誤治療會對母嬰的預後產生嚴重影響,病死率高,所以應該對這種疾病做到提高警惕,早診斷,早治療。

專家提醒

HELLP綜合徵無論是對母親或者是胎兒而言都是十分兇險的,希望各位準媽媽和家屬們多多關注孕產婦的身體狀況,保持心情舒暢,產前定期檢查,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如有不適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積極配合醫生的診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Ny40mwBJleJMoPMh6N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