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磬(qìng,第四聲)音響,或許大多數燒友都沒聽說過這個品牌,但如果留意過近期的展會報道,那麼你們或許對一台「中國風耳放」有印象,它的型號叫HA1,是響磬旗下Awaken系列的首款作品,目前已經基本調試定型、並推出了兩個版本,文中的這款為旗艦級的「品臻版」,售價來到了46800元,作為一個國產品牌來說,這樣的售價自然會是帶來了一定的爭議。
老實講,本篇文章我自認為其實起不到任何帶貨、安利的作用,更多的算是一篇對響磐這個新品牌以及這款先打產品的介紹性文章,因為相信玩高端台式系統的玩家如果能在線下聽到這台機器,肯定會有自己理性的判斷。這裡不是非要營造鄙視鏈階級,畢竟我自己大部分時候都是隨身玩家,大耳並沒有燒的很深,而玩耳機系統的用戶,相對來說其判斷力與聽音觀更不容易受他人影響,以及我一直強調的,適合自己比什麼都重要,HA1在HIFI性層面的素質在我看來是頂級的,但這樣的頂級並不一定能成為讓用戶掏腰包的理由,也從來不存在一台真正完全「萬金油」的前端,而有人會願意掏六位數、甚至七位數玩HUFI,這也是他們的自由。同時,本篇文章無利益相關,機器在文章發布之日也已經寄回品牌方,我前後自掏腰包購買耳機搭配、解碼、定製平衡線材、找場地拍照等也搭進去了上萬元,不過玩HIFI本身也是包含買進賣出的折騰過程,我雖然也在圈內恰飯,但依然是個對HIFI有著高度熱情的玩家,所以並不計較這些,畢竟把玩HA1也是我近幾個月的樂趣之一。
HA1的重要賣點之一便是圖中的「Damping Effect」功能,全稱是Augmented Damping技術,中文名為增強阻尼,能夠增強對耳機的阻尼控制力,有效降低失真。同時,更直白、不嚴謹地說,除了在物理層面的改變以外,這個功能你甚至也可以籠統地理解為可以調節耳機的「HIFI感」與「HUFI」感。
關於HA1的更多技術細節、以及「品銘版」的相關信息,大家請移步「響磐音響」的官微或者官網查看介紹文章,出於篇幅限制,這裡就不做過多介紹了。
官微:https://mp.weixin.qq.com/s/-Tlujiy0DrFWBvhF6z-grA
官網:https://www.shangtsing.com/
HA1在設計層面使用了很多的中國風元素,比如經典的紅黑配色、中式窗欞風格的散熱窗、頂部回紋圖案和疊篆印章式的底座等,可能大家也知道我個人從來不喜歡通過語言文字去過多描述外觀設計、做工層面的東西,所以我也是前所未有地在一篇文章里插入了20多張圖片來儘可能地讓大家自行體會。
(家裡的實拍環境圖)
(開機後燈光效果)
我個人還算是比較喜歡HA1的設計的,而且它不論是材質、還是配色風格都能夠完美融入我家的裝修當中,但也有朋友覺得它複雜的雕刻顯得有些「Over Design」,以及不喜歡它的「光污染」。
在響磬前期跑市場的過程中,我的一次牽線,也算是間接促成了HA1的「品銘版」的全新設計——出自織語工作室白河之手,黑色低調的外觀顯得更加簡潔一些,工藝的複雜程度相比品臻版略有縮減,相信過陣子實物也會官宣亮相了。當然了,杭州及周邊地區的燒友也可以去織語工作室預約試聽,目前已經確認的經銷商並鋪樣的經銷商還包括成都戈聲、深圳新聲域,後續響磬也會儘快在全國各大一線城市設置代理商與線下試聽點。
背面的接口一目了然。
頂部的玻璃質感非常好,沾指紋是必不可免的,我平時也養成了定期打理的習慣。
正面從左到右依次是六檔阻尼調節旋鈕、6.35口、卡農平衡口、增益調節按鈕、音量調節。
專利設計的平衡插口,通過按壓撥杆可以輕鬆單手拔插平衡插頭。
HA1是一台純耳放,給它配上合適的解碼是必不可少的,我前期試聽的時候以SP2000為主,但自己切換各種隨身機器實際聽下來,凱音家N8的LO口確實是隨身中頂級的存在,不論是信息量還是聲音的骨架感都會明顯更好。而搭配上奧萊爾全新推出的S8以後,HA1在我這裡的表現才算是達到了較為理想的水準,也比接駁曠世CMA12的聲音要更加中性與均衡一些,信息量與三頻質感、整體細膩程度都跨越了一個等級,下文的聽感以奧萊爾S8+HA1為主,平衡輸入。
我一般不在評測中特地列出自己的測試曲目,但好像老燒們寫台機都愛發專輯封面?我也跟風一下好了,這六張專輯,從錄音室到現場,從古典到現代,從獨奏到大編制,基本都有涵蓋,也是我個人近期較為常聽的曲目。
我向來是對台式設備的評測用語使用得非常謹慎的,尤其是對於各個想走高性價比路線的國產品牌,他們會在各個價位段的產品中都使出渾身解數來儘可能地把用料、參數指標堆到最高,同時因為體積的緣故,他們確實有著充足的空間去操作。因此,我過去都傾向於以耳機搭配、音色風格、曲風適應性、包括短板的部分來描述台式器材的聲音,但面對這台響磬HA1,我在著筆方面陷入了空前的為難當中——它的聲音表現在我個人看來是沒有什麼短板、甚至風格可言的,不僅是擁有極為現代型的高素質聲底,並且得益於Damping Effect的調節功能,它能夠讓類似HD650、DT880這樣的老頭戴擁有你過去或許不曾感受過的全新表現,具體細節下文會提到。
我在去年廣州展時便聽過HA1的初版樣機,並且是在私下安靜的環境中感受的、也挑選了幾副我熟悉的頭戴進行搭配,在那過後,作者給它再一次進行了升級改造,並在今年年初給我寄了一台試用。年初到現在、從用隨身做解碼再到專門給它配備台式解碼、從家中的普通設備再到展會上官方給出的各類高端搭配(解碼、定製線材、電源等),我目前在驅動力、聲音素質、適配性方面,鮮能找到HA1搞不定的器材,即便是大烏這種擁有奇葩的阻抗曲線、公認「難搞」的傢伙,在HA1的驅動下,你也大機率可以通過阻尼調節來獲得一個令你滿意的音色表現,而我手中類似HD800S、T1這類常見的動圈頭戴,像極了在用高功率發動機+全時四驅去跑普通城市道路,不僅是可以輕鬆推開、推滿,而且從HA1從容的控制力中能感知到它此時仍富有餘量,看似已經跑到了城市道路的最高限速,但其實轉速只是剛剛超過它的怠速值一樣。
如果你在廣州站時試聽過HA1,並且對驅動平板耳機有一定的需求,可以看一下HA1後來的升級點,以下內容為官方提供:
1.內部的電路架構優化
2.電子元件選型優化,改善聽感
3.環鈕工藝改進,屏蔽方案改進
4.散熱性能和熱老化穩定性改進
5.產品拆分成兩個版本:品銘版保持原來的高低阻動圈通吃的參數特性,外觀變的比較內斂;品臻版針對難推的susvara, 1266, LCD-4等耳機的特性,大幅增加了輸出功率(比品銘版大了足足2倍),同時依然保證了足夠的控制力。
從推力與適配能力方面講,品臻版的HA1可以滿足各類旗艦級平板、動圈頭戴的驅動,根據耳放作者自己手中的搭配,其阻尼調節功能可以適配Susvara這種頂級平板的調節,包括KK也能推出它九成的聲壓值來(這兩點未經過我親自求證、僅供參考)。而如果各位並沒有需要超大功率輸出去驅動平板耳機的需求,品銘版的表現完全不用擔心,仍如同上文說的一樣對各類動圈是完全遊刃有餘的,比品臻版低了一萬多的售價,更加算是把錢花在了刀刃上。
之前的成都國際耳機展上,許多圈內好友都被HA1驅動HD800s的表現所驚艷到,而我自己近些天也沉迷於HD800s的交響樂演繹中,聲場寬大無比、能夠呈現出一個完整而渾圓、縱深與頭部空間相當誇張的舞台現場 ,大動態的響應能力與瞬態細節的表現,讓HD800s釋放出了許多細如針尖的信息量、並能夠把能量感做到非常自然的收放,包括開放式頭戴難以表現出的飽滿低頻表現;而如果你喜歡稍有粘滯感、更加肉一些的聲音,或者說讓它對流行人聲曲目更友好,可以試著把Damping Effect向右打,可以削減一些信息量與能量感。
而另一款和常見頭戴旗艦的搭配,是來自於我前陣子收的拜亞T1,這是一副相當不容易伺候好的頭戴,即便是曠世CMA12這樣的萬元一體機也控制不住,高頻有些亂而碎,以及如果是在製作過程中保留了齒音的人聲曲目,T1的刺耳程度甚至要遠超HD800s,此時的T1完全沒有顯示出一副旗艦頭戴應有的面貌。不過HA1即便是一款聲底較為透明和中性的機器,也給T1賦予了更加厚實飽滿的中頻和兩端的張力、包括更好的齒音控制、更加富有血肉的人聲和結實的器樂骨架。
相比於和旗艦頭戴的搭配,能夠賦予老頭戴全新的生命也是HA1的大「殺器」,雖然和HD650、HD880的搭配顯然是典型的醬油貴過雞的做法,但作為擁有眾多擁蹙者的經典型號,在台式系統玩家中仍擁有非常恐怖的保有量,這也是我覺得HA1競爭力超群的重要原因。將Damping Effect調節到靠左的位置,你能夠感受到HA1驅動下HD650、DT880的瞬態表現與透明度幾乎是物理層面的提升,不仔細聽的話甚至不見得能夠分辨出它和Focal的Elear是屬於兩個時代的產物,這完全不是簡單的通過風格搭配或者推力的提升、或者阻抗匹配調節就能獲得的改變,而是真正通過控制振膜的阻尼係數獲得了更加接近近些年新型振膜的音色水準,使其能夠更好地應對素質需求更高的大編制交響曲目、捕捉更好的細節表現,同時,HD650原本那濃郁醇厚的人聲味道依然能夠得以保留。而儘管DT880放到現在的市場上來說並不占優,但H1的驅動讓DT880在小編制、獨奏曲目的演繹上有著相當清爽而富有光澤度,器樂的活生感、高頻的張力,甚至包括聲場的表現我個人認為完全不輸我手頭這副未煲開的T1。
如果說HA1能夠輕鬆驅動市面上的一票旗艦耳機,是它作為一台售價高昂的耳放的必修課,那麼賦予老款頭戴全新生命力的的能力則是它額外的饋贈,在品鑑HA1的這些天裡,我並沒有覺得從HD800s、Elear到HD650與DT880的切換之間,能夠聽出「時代的差距」,它的基礎素質與阻尼調節功能讓不同年代、不同風格的頭戴式耳機都可以在保持自己個性不被大變的情況下、儘可能展現出最好的上限與風貌。
如果你手頭並沒有特別吃輸出功率的平板頭戴,那麼我個人覺得29800元的品銘版完全夠用,其驅動HD800s這種旗艦級頭戴的表現並不會輸給品臻版,除了KK這樣的怪物以外,仍幾乎可以說是通吃。作為一個隨身玩家在這裡順便提一嘴,HA1雖然是如此大功率的機器,信噪比表現卻也非常亮眼,在驅動我手頭各類低阻高敏耳塞時的聲音純凈度、以及對整體的三頻能量感的控制力都非常之高,HA1這段時間裡也偶爾會被我拿來測試耳塞產品的自身「天花板」在哪裡,非常直觀。
這篇或許是響磐Awaken HA1在民間的第一篇正式文章,我自己尚為淺薄的聽音經驗與耳機系統的搭配能力或許不能滿足各位台式大佬的閱讀需求,因此希望如果各位有被種草,還是可以關注一下今年陸續復甦的展會、看看其他媒體老師的評價,以及等待一下其他城市經銷商鋪樣的消息,機器不便宜,優先考慮線下試聽為好。這裡也斗膽做個結論,如果你非常注重器材的HIFI性、喜歡現代型高透明度、高素質的聲音風格、並手頭保有一定量的老頭戴,那麼HA1的兩個版本,我認為幾乎可以算作是各自價位的首選之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LiY1nMBURTf-Dn57so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