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曾是把小朋友饞哭的水果,如今數十萬斤積壓,電商們也無能為力
文/農夫也瘋狂
馬上就要過年了,農村的集市也是逐漸熱鬧起來了。想起小時候最喜歡跟著大人去趕集了,尤其是在年底的集市上,吃的穿得用的,什麼東西都有賣,並且還有不少熱鬧可看。
當然了,最為關鍵的是在集市上能買到很多的零食吃。畢竟以前不比現在,家裡面是沒有什麼零食吃的,而且大人都是捨不得的,只有在快過年的時候才會慷慨一點,買一些零食給小孩子解解饞。
有一種水果,就曾是讓小孩子哭著鬧著也要吃的,它就是有些人走街串巷扛在肩上售賣的冰糖葫蘆。而它的主要材料就是山楂,在當時能吃到一串山楂,哪怕是寒風凜冽的冬季,走上十幾里的路也願意。可是現在這種水果卻成為了「賠錢貨」,數十萬斤積壓賣不動,就連電商也無能為力了。
前幾天有一個山東臨沂地區的果農向筆者反映,他的父母在老家承包山林地種了十幾畝的山楂樹,今年收穫了十幾萬斤的山楂。本來是很高興的事情,可是現在卻愁壞了。
因為這些山楂在10月份的時候就已經成熟了,可是現在馬上就要進入12月份下旬了。成熟了長達兩個多月的山楂,一直都沒有等到收購商上門。前幾天當地又下起了小雪,因為是露天種植的山楂,本來就熟透了,經過風一吹,雪一壓,在果園裡掉了一地,好多都已經爛掉了。現在是5毛錢一斤都沒人來收購,今年又是白忙活了一年。
我問他,為什麼不試試電商帶貨呢?現在電商直播帶貨不是很火嗎?這個果農無奈的說,他的父母年紀大了,根本不懂這些。而他為了幫助父母解決銷售難題,也去當地問了一些電商公司,他們表示也沒有辦法。
原因是山楂這種水果不像蘋果、梨子、橘子等水果,它一般都是加工成為山楂糕、山楂片、山楂條等零食來吃,鮮吃的話就是做成冰糖葫蘆了。而多數的消費者都不會購買山楂來鮮吃,或者是做成零食。所以電商公司也沒有辦法,根本在網上是賣不動的,建議他們去連續食品公司來收購。
聽他說,在他們當地有數十萬斤的山楂今年還沒有賣出去。有些果農是直接把山楂曬乾了,做成山楂干來賣,這樣能避免爛掉。可是山楂乾的收購價也不高,差不多十斤山楂才能曬出3斤的幹活,而現在山楂乾的價格卻是1-1.5元一公斤,算下來很不划算。
從2015年開始,山楂的行情就是持續走低了。在去年多地也出現了山楂滯銷的情況,大量的山楂低價賣不動。可是今年這樣的事情又再一次重演了,筆者了解得知。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個是種植面積增加了。
山楂的管理比較粗放,產量也較高,之前的需求量較大,市場行情不錯。於是很多的農民開始擴大種植。可是山楂畢竟是一種小眾的水果,一時間產量多了,就難以賣出去了。
第二個是今年的行情本來不好。其實不光是山楂賣不動,好些水果、蔬菜等農產品的行情也是一樣的。現在和過去不一樣了,水果的品種更多了,消費者的選擇也更多了。既然其他的水果價格都不高,更多的人就會選擇更好的了。
像以前冰糖葫蘆很吃香,現在的很多小孩子就不愛吃它了。而且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今年很多企業也是艱難生存,可能還有些產品積壓,因此不願意去收購了。
有人怪這都是農民自己的原因,誰讓他們跟風種植呢?可是農民也很無奈,不種植又能種什麼呢?對此,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