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青年社會責任 踐行時代使命擔當

馬克思主義政黨歷來高度重視青年、依靠青年、關心青年,將青年作為社會發展和事業永續的主體力量和強大動能。長期以來,青年工作是我們黨和國家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如何把當代中國青年所肩負的歷史使命與青年的成長成才有機結合,值得學術界認真思考、深刻總結。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薪火相傳、後繼有人的戰略高度,深切關心青年成長和青年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對當代中國青年提出了殷切期望,對當代青年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導。把青年一代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新時代我國青年工作的根本目標。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這一論斷蘊含著深刻的歷史邏輯,昭示著中國共產黨始終相信青年、依靠青年、關心青年的政治自覺,閃爍著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突出強調新時代青年的理想、本領和擔當,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邏輯主線。其中的擔當強調的是要求青年勇擔社會責任和勇挑時代使命。馬克思指出:「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至於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都是無所謂的。這個任務是由於你的需要及其與現存世界的聯繫而產生的。」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對自身責任的認知與擔當,是人的主客觀屬性的辯證統一,是作為確定的、現實的人存在的前提。擔當社會責任是人類改造世界、改造社會的實踐過程的行為展現。因此,強調青年的社會責任是新時代青年教育培養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

《新時代青年社會責任的理論與實踐》(艾楚君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年9月版)立足青年教育工作的實踐,把握青年社會責任感的培育和提升這一主線,對青年社會責任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做出了深入思考,認為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青年應該深刻理解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確新時代自身肩負的新使命,與黨和人民同向同行,與新時代同頻共振。

青年社會責任研究,關鍵在於準確把握新時代青年責任觀,準確分析青年社會責任的科學內涵和時代價值。作者將青年社會責任放在新時代的大格局、大視野中,分析了新時代青年的身心特點、心智結構和成長規律,提出了新時代青年應有的新風貌、新擔當,明確了青年社會責任是社會主流價值文化的重要組成,揭示了新時代青年社會責任擔當是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的必然,探究了新時代青年社會責任的理論淵源,明晰了新時代青年社會責任的基本內涵,總結了新時代青年社會責任的理論品格,提出新時代青年社會責任的提升路徑。

作者從關於青年社會責任的歷時研究中分析青年社會責任的現實性要求,凸顯其共時性價值。全書綜合運用歷史追溯法和跨學科研究法,堅持宏觀敘事與微觀研究、縱貫關聯與橫剖研究相結合,以新時代青年社會責任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為主線,以邏輯生成為切入點,以責任擔當為重點,深入研究了新時代青年社會責任理論的主體結構與邏輯體系,形成了自洽的邏輯體系,體現了內在邏輯和研究結論的一致性,全書迸發著思想的火花和青春的活力。該書作者如果能在一代又一代青年社會責任的歷史傳承和接續奮鬥上再做一些探索會顯得更為豐滿,因為「學術研究,永遠在路上」。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駱郁廷

(作者系武漢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院長、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首席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