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寶寶手部精細動作如何練?參照這訓練指南,孩子越練越聰明

2020-01-09     奶果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寶寶在0到3歲期間是最關鍵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寶寶剛剛熟悉這個世界,他們的小手還是處於無意識階段,但是其實寶寶的手部動作是非常重要的。有心理學家說,兒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還有的心理學家說,動作是智力的磚瓦。

寶寶的手部動作的訓練時關係到寶寶的智力的培養與訓練的,因此家長尤其要注意0到3歲的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做好這方面的訓練,能夠讓寶寶的手部動作更加熟練,從而鍛鍊寶寶的智力,讓寶寶越練越聰明。

從看見自己的手到手眼協調動作

很多家長都知道,40多天的寶寶經常會有很多頭部轉動的動作,但是我們會發現,儘管寶寶的頭部已經轉動,但是寶寶的眼睛還是很少會看向頭部轉動的地方,而是保持直直的眼神。這是寶寶無意識的動作,寶寶只會看到眼前並且只是保持同一個方向。

而這個時候,寶寶的手部動作一直是緊握拳頭的姿勢,儘管寶寶的手有時候會出現在寶寶的視線之內,但是寶寶也不會將眼神停留在自己的手上,而是繼續保持直視的姿態,寶寶這時候就還是處於手眼不能協調的階段。

當40多天之後,這種現象會慢慢改變,寶寶開始會注意到自己的手部動作,並且眼神會跟著眼前事物的移動而移動,這就是寶寶的手眼動作開始協調了。之後的每一天,寶寶看到自己的手的跡象會變得越來越明顯,逐漸發展到對自己的手給予注意。如果在他的手邊有可能觸碰的東西,例如懸掛在嬰兒床上的玩具等東西,寶寶會更加願意去看著這些玩具,並且手會伸向這些玩具,即使寶寶不能夠精準抓住它們。

從看見自己的手到手眼協調動作,寶寶已經處於"有意識"的階段,這個階段培養寶寶的手部動作,可以加強寶寶的手眼協調,讓寶寶更加能夠主動協調自己的動作,起到鍛鍊寶寶的頭腦靈活的作用。

手眼協調動作的發展階段

1、 動作混亂階段(1個月內)

一個月內的寶寶,手部動作是屬於無意識的動作。寶寶會把手邊的物品握在手中。這是寶寶的一種生存的本能,寶寶天生就是會這樣的。

2、 無意觸摸階段(1-2個月)

很多家長會發現這個階段的寶寶經常會兩隻手交織在一起,一隻手會對另一隻手"下手",並且最常見的動作就是吸手指。該時段的這些動作同樣屬於無意識動作,他們會對手中的物品進行摸索,撫摸。

3、 無意抓握階段(3-4個月)

這個階段的寶寶仍然會對周圍的物品感興趣,但是已經不會像前面說的會緊緊抓住手中物品,他們會對手中的物品做搖晃的動作。

4、 手眼不協調的抓握(5-6個月)

處於這個階段的寶寶最明顯的手部動作表現就是可以用除了拇指以外的所有手指來握周圍的物品,即使不能很精準地就抓住。

5、 手眼協調的抓握(6個月左右)

相對於上個階段,6個月左右的寶寶已經能夠協調手眼的抓握。也就是說,寶寶看到什麼東西,他能夠感受到這個東西的存在,並且會伸出手去抓住這個東西。但是這個時候的寶寶有一個特點,就是不會換手,只是一直用同一隻手來抓握東西。

6、 手的動作開始形成(7-11個月)

這個階段的孩子的手部動作已經不是無意識動作了,他們會能夠比較靈活地使用自己的手部動作來完成自己的想法和目標。寶寶的雙手以及能夠做到互相配合,並且拇指與其它手指也會比較靈活運用了。

0-3歲兒童手部動作發展

1、0-1歲手部動作發展

(1)0-6個月。前面我們說到,處於6個月內階段的孩子的手部動作大都屬於無意識動作,但是寶寶會注意到周圍的相關物品,並且會極大依賴父母,能夠明確感知父母的存在。因此這個階段父母可以配合寶寶做一些符合寶寶"無意識"行為的動作、遊戲。

觸摸寶寶手指。當寶寶處於6個月內時,父母可以經常父母寶寶的手指、指尖、手臂、手背等部位,也不要忽略肩膀的位置。這個時候的注意事項是:撫摸寶寶的手部時,不要太刻意,要溫柔。同時,不能讓孩子戴手套,這樣會影響寶寶的敏感度。

讓寶寶感知自己的手部。家長要讓寶寶感知到自己的手部,可以採用在手部放置小物件來引起寶寶的注意。或者家長可以常常與寶寶進行手部互動,這樣可以讓寶寶更加注意到自己的手。

給寶寶抓小物件。給寶寶抓小物件的目的是讓寶寶能夠將物品完全抓在手裡,這樣能夠有效鍛鍊寶寶的五指配合。家長可以這樣做:給寶寶一些比如橡皮擦、小鈴鐺等的小物件,讓寶寶拿在手裡,再拿走,再還給寶寶,反覆做這樣的動作。當然,家長要注意小物件是安全的,不能讓寶寶誤食了。

讓寶寶抓玩具。家長可以在寶寶的周圍懸掛一些小玩具,教寶寶去把玩具抓住。玩具放置要讓由遠及近,這樣還能鍛鍊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

教寶寶撕紙。寶寶的手指靈活度可以在撕紙的過程中得到提高,也能夠鍛鍊手指的配合度。

教寶寶配合左右手。家長可以這樣做:給予寶寶一些小物件,然後把小物件從左手換到右手,再換過來,如此循環往復,鍛鍊孩子配合使用左手的能力。

(2)7-12個月。寶寶在這個階段,家長可以教寶寶做進一步的動作,而不是停留在無意識的階段。

扔物品。家長給孩子一些比較輕的小物品。讓孩子往外丟,然後再幫孩子拿回來讓他繼續扔,這樣的動作不僅可以鍛鍊寶寶的手部靈活度,也可以鍛鍊孩子的手部力度。

讓寶寶學會兩隻手一起玩玩具。家長教孩子將兩隻手中的小物件進行撞擊,這樣能促進手-眼-耳-腦感知覺能力的發展。

拉抽屜。家長讓寶寶自己用手去拉抽屜,有一個一進一出的動作,但是要注意不要讓寶寶夾到手指。

教寶寶自己手拿食物與翻書。寶寶在吃零食時,家長讓寶寶自己拿著吃,並且可以讓寶寶拿著書本,讓寶寶用手指來翻動課本。這樣的動作讓寶寶的手指能夠更加靈活。

2、1-2歲手部動作發展

這個階段的寶寶,手部動作已經較為靈活,家長可以跟寶寶玩相關的遊戲來進一步培養寶寶的精細動作。家長可以這樣做:

和寶寶玩水。家長給寶寶準備兩個個裝水器皿,讓寶寶裝上水,再倒到另一個器皿裡面,反覆這個動作。

裝豆子和串珠。給寶寶一個空的瓶子和一些綠豆,教寶寶將綠豆一刻一顆的裝進瓶子。注意水瓶應該是口比較窄的,可以用礦泉水瓶。同時,找同樣是顆粒狀的珠子,還有條狀物,讓寶寶將珠子串聯起來。這樣的遊戲能夠鍛鍊到寶寶的手眼協調與注意力。

教寶寶"畫畫"。這裡的畫畫其實是讓寶寶塗鴉,家長給寶寶準備塗鴉的工具和場合,讓寶寶自由發揮。

學會切和疊。家長可以給寶寶玩具塑料小刀和橡皮泥,讓寶寶切開。還有給孩子積木,讓孩子學會疊積木。

3、2-3歲手部動作發展

這個階段家長在訓練孩子的手部動作的同時,也要相應地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了,2歲到3歲已經是較為成熟的階段了。家長可以這樣做:

和寶寶玩橡皮泥。家長與孩子玩橡皮泥,教孩子揉成圓形,做三角形、正方形等形狀,並且可以揉成小圓球,然後用筷子夾了放進去器皿裡面。這是鍛鍊孩子的揉、夾等動作。

教寶寶擰瓶蓋。給孩子一個瓶子,讓孩子自己擰開瓶蓋,要注意給孩子瓶子時瓶蓋不能擰的太緊。

讓孩子學會釣。買一些有相關功能的玩具,能夠讓寶寶把小物品釣上來,這樣對孩子的手、眼睛和注意力都有積極作用。

教孩子摺紙。讓孩子自己學會用剪刀和折任何形狀的紙張,或者讓孩子摺紙飛機、青蛙等的簡單的摺紙。這樣能夠鍛鍊孩子的剪、折的能力。

讓寶寶自己扣衣服的扣子。給孩子穿上有扣子的衣服並且讓孩子自己扣扣子。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n8fiG8BMH2_cNUgRvH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