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重組傳聞次日中金公司領漲 證券公司指數年內漲幅已達12%
北京商報訊(記者 李海媛)繼中金公司、中國銀河證券澄清合併重組傳聞次日,兩家機構股價大漲。11月14日,證券公司板塊在早盤期間高開,中金公司一度漲停,中國銀河證券也一度漲超9%。但高開走勢在午盤有所回落,截至下午收盤,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漲1.24%,中金公司領漲,單日漲8.16%。在業內人士看來,相關機構的股價上漲或與合併重組相關情況有關。不過,證券公司板塊的中長期走勢仍取決於市場環境變化以及證券公司基本面與盈利能力的持續改善。
交易行情數據顯示,11月14日早盤期間,證券公司板塊高開,50隻券商股一度全線上漲,中國銀河證券也漲超9%,中金公司更一度漲停。不過,午盤期間,走勢有所回落。
截至下午收盤,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報收710.63點,漲1.24%,共有47隻券商股上漲。其中,中金公司領漲,單日漲幅達8.16%;東興證券、中國銀河證券則緊隨其後,分別收漲4.5%、4.45%。同日,也有華創雲信平盤,華泰證券、方正證券下跌,跌幅為0.31%、0.65%。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前一日,中國銀河證券、中金公司分別發布澄清公告,就兩家機構將進行合併重組相關傳聞進行澄清。兩家機構發布的公告均指出,不存在籌劃兩家機構合併重組或其他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但在當日,兩家機構的股價未發生大幅波動,截至收盤僅微漲。
從近期證券公司板塊走勢來看,可謂在波動中上漲。截至11月14日,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自11月以來已漲4.09%,年內漲幅則已達12.07%。
對於近期券商板塊上漲的原因,財經評論員郭施亮分析表示,頭部券商大漲,受益於券商合併的傳聞,與當年「南北車合併」事件相似。而受到合併傳聞炒作影響,會引發市場資金的炒作預期。不過,券商合併牽涉到多方面的業務融合,並不是簡單操作,市場短期炒作後,仍需要等待消息確認,合併預期僅是短期炒作的「導火索」。
此前在11月3日,有媒體報道稱,中國證監會將支持頭部證券公司通過業務創新、集團化經營、併購重組等方式做優做強,打造一流的投資銀行。今年10月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也指出,要推動股票發行註冊制走深走實,發展多元化股權融資,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頭部券商若能合併將會有利於規模迅速做大、實力迅速增強、資本金大幅增長,使相關機構成為「巨無霸」券商龍頭。但合併後能否形成協同效應,也取決於相關機構的文化、業務互補性等多方面情況。但不可否認的是,機構合併或有利於相關機構的資本實力更加充實,在文化建設、企業運營等方面也有望取得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