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霜降」

2023-10-30     張書樂

原標題:醫美「霜降」

近日,北京新氧科技有限公司發布2023年第二季度報告,顯示第二季度凈虧損收窄、收入成本及總運營費用出現一定增長等問題。

作為網際網路醫美醫療服務平台,新氧成立於2013年,官網標註為一家致力於用科技的方式幫助愛美女性健康變美的公司。

同時,在新氧的官網上標註著「專業醫美,先搜新氧」,同時表明「新氧不是整形醫院,新氧不是整形中介,不從消費者身上賺錢。」

而就在10月27日,另一個醫美消息傳出。

北京證券交易所官網顯示,武漢奇致雷射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申請已獲受理。

這家公司或許在普通的消費層面並不熟知,但要提及「光子嫩膚」,就不得不提到這家公司。

2021年,奇致雷射將雷射技術與醫療美容結合,算是正式在「光子嫩膚」這一概念引入了國內的醫美市場。

在整個醫美行業,分三大產業鏈。首先位居上游的顯然就是奇致雷射、華熙生物、愛美客這一類原料設備的供給企業。

剩下兩類分別是中介、代理經銷商,以及各大美容機構。

前者以新氧為代表。

後者有Yestar藝星整形、華美、美萊等等。

上游的公司,有技術,下游的中介有什麼呢?

尤其是新氧,儘管凈虧損收窄,但在新氧平台訂閱信息服務的醫療服務提供商數量同比減少近1千家,公司平均移動月活躍用戶數減少50萬。

這樣正常嗎?

線下的醫美紅火,但醫美真的可以在線嗎?

對此,《港灣商業觀察》記者廖紫雯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醫美,真的不可能隔山打牛,總歸要落在用戶身上和體驗,加上地域局限,也很難跨長尾,卻能連鎖。

換言之,在線醫美,現在沒找到出路。

醫療服務提供商和活躍用戶的雙減,恰恰說明了問題,即:

這種減少,有些過猛,說明醫美平台沒有給消費者和服務提供商帶來有效地「價值」,而形成互為參照的雙降。

這種雙降在新氧沒有新的有效大招下,將可能降幅進一步加大,成為凍住整個平台的霜降。

同時,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總運營費用為2.824億元,同比增長14.5%。其中,銷售和營銷費用為1.379億元,同比增長13.3%;研發費用為5210萬元,同比下降17.4%。

如此之高的營銷費用和蒼白的研發費用,也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某種意義上意味著:

運營費用裡面或許由於用戶雙降而更大力度投入營銷去買量,以期獲得新用戶來填補「真空」。

而醫美平台自身如果沒有真正獨有的核心技術,不在研發上下血本,就意味著後續發展將更多依靠營銷,而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f023d4e07d62fc921823932885995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