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AI藍媒匯
作者 | 黑羊
何小鵬有些興奮,當新G9的價格打在大螢幕上時,他差點跳起來,說話也有點發抖:我們把G9的價格打到了30萬以內——台下一片歡呼。
這是剛剛在敦煌,小鵬汽車《再戰G9》發布會上的一幕。
不過這場發布會有更為戲劇化的一面——何小鵬對去年失敗的老款G9發布進行反思,當產品、價格、營銷、渠道、組織、交付這七個問題點列在大螢幕,並給出解決方法時,何小鵬好像雪恥了去年的尷尬,在舞台上展露出弧光。
是的,去年9月的G9發布堪稱災難。
01
G9曾是被車友最為期待的一款小鵬車型,是何小鵬口中「50萬以內最好的SUV」,也是被罵的最慘的一款新勢力電動車。
何小鵬曾回顧2022年9月21日G9發布的那晚:「如坐針氈」。
當時,在G9一系列優勢被公布後,一場「翻車」的表演開始了——購車者很快發現會上宣傳的亮點幾乎全變成了加錢選裝,而且車的配置又太多太雜無法判斷,一些原本應該標配的功能需要加錢,而一些低配版本更是加不了選配,幾乎成了擺設。
如此哦混亂的SKU搭配讓G9的售價配置更為混亂,從31萬的570丐版到47萬的650頂配,足足跨越了6個檔位。
毫無章法的選裝和定價,讓車友倍感困惑:小鵬這是怎麼了?
實際上,SKU混亂在智能車領域並不多見,理想汽車的掌門人李想曾經說,SKU多是傳統車廠乾的事,理想ONE就一個配置,全是頂配。
而小鵬G9的SKU不僅多,且命名和邏輯非常不清晰,有專業人士在微博上指出:小鵬的優勢是800V快充、帶雷射雷達的頂級智駕能力,完全的技術流。而G9的眾多SKU里,跑量的車沒有4C,沒有雷射雷達,沒有雙Orin,也就是說小鵬最強大的智能化,是不能跑量的,在自己的體系里也屬於非主流。
其實,何小鵬在G9發布會現場已經感受到了窘境,在面帶不悅的參加完媒體會和晚宴後,他宣布:「注意到了車主用戶廣大鵬友們的心聲,我會責令內部相關部門立即整改、重新定配定價,限時48小時。」
但這波增加配置的操作似乎並沒有對訂單起到多大作用。
02
當年10月份,G9的銷量為623台,11月份,G9銷量為1546台。受此影響,去年10月、11月份小鵬汽車月銷量均不足6000台,同比下降幅度超過50%,這對於小鵬汽車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
另一邊,何小鵬則對公司內部的組織架構進行調整——建立了產規、戰略、技術規劃、產銷平衡、OTA五個虛擬委員會,何小鵬親自擔任產規、戰略、技術規劃三個委員會的負責人,產銷平衡和OTA委員會的負責人由小鵬汽車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何濤和小鵬汽車副總裁陳永海分別擔任,直接向何小鵬進行匯。
為了重整士氣、挽回銷量,何小鵬還從長城汽車挖來了高管王鳳英。
到了今年1月1日,小鵬汽車公布其12月交付成績,G9的銷量才首次突破4千台。
G9成為小鵬汽車的滑鐵盧,在今天的《再戰G9》現場,何小鵬現場反思:G9是優秀的產品,失敗的營銷,而核心問題是組織、架構、經營。
03
最終,一切被歸結為了人的問題。
他說:去年財報中,小鵬汽車有12位高管,而今天只有兩位在任。隨即大螢幕上八個大字:自我顛覆,再次創業。
2024 款G9顯然是帶著「殺瘋了」的狀態闖出來。比如全系標配 XNGP 全場景智能駕駛座艙以及全域 800V 碳化矽架構;雖然外觀改動不大,但增加了新的顏色;最低配置的570PRO,價格低到了26萬左右。
很明顯,小鵬在用發布G6的策略發布了新款G9——讓新能源車回歸科技屬性,然後用價格取勝。
整場發布會持續了一個小時,短平快的時間裡,G9從「50萬以內最好的SUV」成為有一個「小鵬式下沉」的性價比之王。何小鵬的興奮和自始至終,臨近結尾他說,今天訂車,下星期就交付——這話的意思,也許是扶搖架構的產能穩了。
雖然一切看起來都很美,何小鵬甚至用「詩和遠方」來形容G9電池的可持續公里數,雖然發現了問題並予以解決,雖然現場掌聲經久不衰,但迎來歡呼的小鵬汽車仍面對棘手的問題:今年其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小鵬汽車的毛利率卻暴跌,為-3.9%。
顯然,有了爆款和涅槃,但小鵬《再戰》的這台戲仍舊唱得不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