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智能相對論
作者 | 沈浪
現階段,越是工業體系發達的地區,越需要加速技術普惠的步伐。比如,在蘇州,華為雲就在聯合當地政府、企業夥伴打造以華為云云商店為重要連結的智能化商業增長底座。
華為云云商店以「電商式」的購物體驗和「一站式」的採購方式,為企業提供豐富的雲上服務,從而全面滿足中小企業快速上雲和快速開展業務的需求,實現技術普惠。
為什麼工業體系發達的地區,越需要重視技術普惠?以蘇州為例,目前蘇州工業體系較為完備,2023年工業總產值為4.43萬億元 擁有企業達82.97萬,其中規上工業企業1.35萬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萬家。
由此可見,基於完備的工業體系和海量的工業企業,蘇州不僅擁有充分的數字化轉型條件,也具備了必要的數字化轉型需求,亟需靈活的、高效的、專業的一站式平台提供普惠技術服務。對此,蘇州也提出了奮力打造在全球具有領先地位的「智造之城」的城市戰略。
那麼,華為云云商店是否能滿足蘇州產業轉型發展對技術普惠的需求?換句話說,在蘇州打造「智造之城」的節點上,雲商店又將提供哪些看得見的助力?
雲商店背後的技術普惠:讓更多企業摘到技術創新的「果實」
技術的成長周期是一個長期沉澱的過程,就好比種一棵果樹,大致會涵蓋選種、栽培、生長、修剪、結果、採摘等流程。而技術普惠所需要達到的價值,就可以省去前面的諸多環節,讓企業客戶直接到摘「果實」的環節。
以華為云云商店為例,想要讓更多企業能直接摘到技術發展的「果實」,需要做好多層面的工作,下足功夫。
一、整合內外部經驗和能力,結滿「好果實」。若要讓更多企業都能摘到並享受技術發展的「果實」,首先果樹結果就要夠多、夠好,否則又少又澀的果實對於企業而言意義不大。
作為華為雲「經驗即服務」戰略中的重要一環,雲商店致力於攜手生態夥伴共同打造一站式應用分發平台。由此,在華為云云商店上,匯聚了大量的當地製造業領域夥伴,能夠更精準、更快捷地打通企業應用供需鏈路,幫助當地製造企業高效實現數字化轉型。
在華為云云商店數智創新峰會暨蘇州工業軟體生態大會上,6家蘇州工業軟體企業正式入駐華為云云商店,通過以雲商店為連結,他們將進一步聚焦蘇州市工業軟體產業強鏈補鏈,以創新應用推動當地製造業產業升級。
以浩辰軟體為例,當地製造業企業通過華為云云商店將獲取到浩辰軟體安全可控的數字化CAD協同解決方案,輕鬆實現移動辦公、數據共享和團隊協同設計。
二、持續創新產品服務模式,讓「果實」垂下來。高處的果實再好,若是企業夠不著,那意義也不大。企業夠得著、摘得到的,才是推動技術普惠的關鍵,讓「果實」垂下來是雲商店的另一個優勢。
華為云云商店主打SaaS應用,不僅能滿足企業客戶按需採購的需求,靈活配置,解決過去一次性投入的商務模式、繁瑣複雜的採購流程、難以更換的應用系統、企業應用上線緩慢等問題,還推出了智能導購、智能商務和統一管理等能力,在降低應用門檻的同時幫助企業客戶實現數字化應用的上線與運營,並通過智能分發、智能營銷和智能結算助力夥伴快速獲客與規模增長。
截至目前,華為云云商店與製造行業的諸多夥伴已經打造了超過400款非常優質的應用,可以適用於整個製造業的研產供銷服的各個環節。也就是說,製造業企業想要摘什麼樣的「果實」都能在低處找到並獲取。
三、盤活平台生態,讓多方夥伴都能共享「果實」。技術發展的最終導向是依託新技術構建起良性循環的產業生態,如果只是停留在「摘果」的階段,那麼「果實」所帶來的價值終究是有限的。技術普惠的意義在於讓市場既能「摘果」,也能「種果」,把這樣多方受益的事情做大做好。
華為云云商店作為聯接企業數字化轉型供需雙方的重要橋樑,一方面在加速企業客戶數字化轉型,另一方面則是成功幫助生態夥伴實現了商業成功,平台生態得以盤活。如今,合作夥伴加入雲商店,正在從平台能力、商機共享、資源權益等各個方面獲得助力,實現快速獲客與規模增長。
根據上海黑湖科技有限公司江蘇業務總經理楊樹成透露,在與華為云云商店的合作中,公司實現了7000萬+的業績增長,累計服務與共創客戶超過230+家。這樣的模式,既讓黑湖科技實現了業務增長,也讓他們的客戶實現了數字化轉型升級。
由此來說,華為云云商店對技術普惠的價值,簡單來理解即讓更多的企業能夠得著,並摘到好「果實」,享受到技術發展的紅利,同時也能以新的技術載體構建起新平台,為市場打造一個良性發展的生態。
欲摘「果實」,須知厚植沃土種大樹
採摘「果實」固然可喜,但更得知道「果實」並非憑空產生,而是厚植沃土種大樹,最終才能迎來收穫的時刻。
以蘇州為例,華為云云商店在蘇州加速落地也非偶然。在2019年,蘇州吳中區就與華為開展合作,落地了華為(蘇州)開發者創新中心,全面助力地方企業轉型升級。而後,在2021年,蘇州政府與華為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圍繞「一基地、四總部、六中心」開展深度合作,雙方一步步深入合作、探索,最終迎來收穫的成果。
今天的項目落地都是長期磨合和合作所帶來的結果,包括對於當地的製造業領域企業而言,同樣如此。以蘇州蓋雅為例,成立於2009年,是蘇州本土的一家老牌高新科技企業,不僅積極探索勞動力管理解決方案,還不斷探索對數字化技術和管理服務的應用,與華為雲開展了長期的合作。
由此,在華為云云商店加速蘇州製造業產業升級過程中,蘇州蓋雅能迅速轉化自家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完成上線並快速服務各類企業。
總的來說,蘇州政府一直致力於打造一片創新沃土,而蘇州本土企業的長期探索與領先發展則是把數字化轉型發展的「種子」埋在了蘇州這片沃土上。
如今,華為雲生態規模日益繁榮,已聚合全球超4.5萬家合作夥伴和600萬開發者。而雲商店聚集了超過7000+生態夥伴,上架商品數量也突破12000+款,服務著全球50多萬家客戶。也就意味著,華為云云商店的加速,猶如一場及時雨一般,又將進一步激活蘇州產業的數字化「種子」在沃土之上萌芽、成長為參天大樹。
由此,雲商店對地區產業的賦能不僅僅是技術普惠成果的共享,還是區域產業生態的重塑與激活,將全面助力當地傳統產業走向數字化轉型發展,煥發新機。屆時,區域本土更多的企業都能摘到技術發展的「果實」,共享收穫。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