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只有一個,但快樂可以有一億種

2022-06-22   孟小喵

原標題:第一名只有一個,但快樂可以有一億種

1

學生時代的我,一直過得很壓抑。

小學和初中,我的成績都很拔尖,基本都是班裡第一名。

每每沒考到第一,就會一個人躲在房間裡哭好久,什麼事情也無法讓我開心。

那時,我的人生目標只有一個——考第一名,證明自己很強。

也因為如此,我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學習。

上課好好聽講,下課瘋狂進補,偶爾放縱一下,都充滿了罪惡感。

生怕哪個不小心,就會被「敵人」超過一大截。

所以,我捨棄了很多唾手可得的快樂。

比如,閒暇時與同學盡情玩耍,與家人盤膝而坐,話話家常。

時至今日,依然清晰地記得同學向我投來的那種不解、嘲諷的眼光。

有一次,班裡的同學聚在一起下跳棋。

看我一個人在一邊學習,他們便讓我過去一起玩。

可我不想犧牲一分一秒的學習時間。

為了禮貌地拒絕,我乾脆說我不會下。

頓時,好多同學都對我投來嘲諷的目光,笑我「學習學傻了」,連跳棋都不會下。

而我一點都不在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沒有意外地,我考上了市裡面一所重點高中,俗稱「第六監獄」。

在那裡,人才濟濟,我很高興,也有些擔憂。

2

果然,上了高中的我,成績一落千丈。

還是那樣拼了命地學習,卻再也不能拔尖,頂多偶爾算得上優秀。

以前是受到優待的尖子生,現在似乎像個小透明。

這讓好強的我,心態幾近崩潰。

但我不甘心,也從來不會因此降低對自己的標準。

我的目光,還是盯著那個第一名。

我的快樂,還是全部來源於考第一。

為了那個遙不可及的目標,我使出了渾身解數。

熬夜學習到凌晨,導致第二天頭暈、嘔吐;

早上5點就起床,在被窩打著手電筒看會兒書。

即便如此,我還是沒有達到目標,只能算中上游。

有時候,竟然還會越努力,越後退。

而我周圍成績好的同學,似乎過得都比我輕鬆。

他們有的確實很聰明,不用太用功也能拔尖;

有的學習方法很高效,不用死學也能穩居前列。

高考時,我考上了省里一所重點大學,勉強算一本。

我卻仍然不開心,躲在房間裡,哭了一天一夜。

因為我的目標,是名牌大學啊!

那時,我覺得人生好失敗。

不想變為茫茫人海中不起眼的那一個,卻偏偏是那一個。

就這樣,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把自己囚禁起來。

只要不達到那個第一名的目標,我就不允許自己享受生活。

3

陰差陽錯地,我來到北京考研、工作。

突然有一天,我發現:身邊的人即使沒有考第一,讀名校,也總是那麼容易快樂。

也突然發現,自己其實並不差。

高中是市裡的重點,大學是省里的重點,考研的分數也很高。

工作是我喜歡的,並能頻頻得到領導的認可。

唯一的缺陷就是,不會珍惜已有,享受生活。

為什麼要為了達不到的目標,而捨棄那麼多快樂呢?

為什麼不能在努力的同時,好好享受當下,一步步地走?

雖然跳不高,但卻能穩步上升。

心理學上,有個「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大意就是,在完成容易的任務時,動機強度的最佳水平較高;而在完成困難的任務時,動機的最佳水平較低。

如果我們長期都處在較強的動機水平中,不僅容易感到焦慮、緊張,工作效率也會大大降低。

這似乎解釋了,為什麼我那麼努力,還是不能取得進步,反而有時候還會退步。

因為我的目標太高,動機太強。

達不到過高的目標讓我產生習得性無助,而野心又不能讓我就此罷休,一直保持著超越頂峰的動機。

於是就陷入了「努力—失望—努力」的惡性循環。

相反地,如果我把之前的優秀清零,慢慢調低目標,降低動機。

慢慢來,不給自己那麼多壓力,目光不只盯著最後的結果,也適當看看沿途的風景。

可能會快樂很多,最後的結果,可能也會更好一點。

就像奧地利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所說:

「不要以成功為目標——你越是對它念念不忘,就越有可能錯過它。

因為成功如同幸福,不是追求就能得到;

它必須因緣際會……是一個人全心全意投入並把自己置之度外時,意外獲得的副產品。」

4

余華曾經講過好友馬原的故事。

他做什麼事情都很認真,但就是喜歡半途而廢。

在西藏工作時,曾經專程回瀋陽,幫助遼寧文學院搞一個活動。

他背著當時活動的主人公史鐵生上火車,下了火車也是他背著走。

還為史鐵生舉辦了一場特殊的足球比賽,特地找來兩個踢球好的朋友組隊。

從文學院周邊的農田,為史鐵生摘來新鮮的黃瓜。

他的熱情與誠意,讓每一個人都為之感動。

之後,馬原從瀋陽到海南,又從西藏到北京……

他似乎一直在漂泊,居無定所。

但每一次漂泊,他都極其專注於當下的一切。

很多人對他這種生活很惋惜,說他瞎折騰,也有人諷刺他。

各種各樣的聲音都有。

但余華卻說:

「沒有一種生活是可惜的,也沒有一種生活是不值得的,所有的生活都充滿了財富,只不過看你開採了還是沒有開採。」

誠然如是。

如果我們一生,只為了登上山頂,否則就鬱鬱寡歡。

那這樣的人生,似乎太累,也太不值。

誰說只有山頂才有好風光呢?

當我們把目光放到周圍,說不定會發現更多旖旎的景色。

就像阿德勒所說:

「請不要把人生理解成一條線,而要理解成點的連續。

我們只能活在『此時此刻』,我們的人生只存在於剎那之中。」

只有全情投入到當下的每分每秒,才能創造出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未來。

目光不要太高,但也不要漫無目的。

腳踏實地的同時,適時地仰望星空。

有手頭的熱忱,也有詩和遠方。

沒有一種生活不值得,也沒有一種努力會白費。

秉持這樣的信念去過一生,自會收穫滿滿,快樂加倍,目光所及,皆是美好。

願你我都能擁有獨一無二的快樂,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