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則悲痛的消息衝上了熱搜:#於月仙去世#。
消息一出,震驚全網。
隨後,警方通報了此起事故的原因。
原來,凌晨3點,於月仙在去拍戲的路上,與駱駝相撞。
司機以及兩名乘客受傷。
於月仙不治身亡。
世事無常,著實讓人嘆惋。
於月仙是誰?你可能並不熟悉。
但她飾演的《鄉村愛情》中的謝大腳,你一定不陌生。
對,就是那個「大腳超市」的老闆。
腳很大,心很善,人生不順,卻異常樂觀。
似乎她就是你身邊的那個熱心大嬸,嫵媚又親切,讓人挪不開眼。
《鄉村愛情》拍了十幾部,那個「謝大腳」,早已經深深住在每一個人的心裡。
而如今,《鄉村愛情》未完待續,「謝大腳」卻撒手人寰,不告而別。
從此,鄉村愛情再無謝大腳。
許多網友表示,隨著於月仙的離世,自己心中的鄉村愛情也畫上了句點。
戲裡,謝大腳讓人難忘不舍;戲外,於月仙一生坎坷,讓人唏噓。
1971年,於月仙出生在內蒙古赤峰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父親是電焊工人,身體不太好,於月仙還有1個弟弟2個妹妹。
這是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
爺爺奶奶一直認為,於月仙和妹妹都是「不中用的東西」,因為女孩遲早要嫁人,成為「潑出去的水」。
父母對女兒也都沒有大的期望,長大找個好工作,嫁個好人家,安穩度過一生就夠了。
但於月仙不因此看輕自己,她心裡一直有個演員夢,從來不曾動搖。
1990年,於月仙的弟弟被診斷患上了一種怪病,脊柱側彎到174度,肺活量只有普通人的一半,還經常咳血……
家中長期求醫問藥,經濟上十分困難。
作為家中長女,於月仙很自然地承擔起了家中重任。
按照父親的要求,她從赤峰第一職業中專畢業後,便在當地做了一名老師。
這一當,就是5年。
家中本以為她就此端上了「鐵飯碗」,再找個好人家嫁了,一輩子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然而,於月仙心中的夢想之火從未熄滅過。
她一直在等著機會降臨,然後狠狠抓住。
1992年,恰巧中央戲劇學院在內蒙、寧夏、福建定向招生,於月仙瞞著父親,偷偷報了名。
本只是抱著試試心態的她,竟一下子通過了藝考,緊接著,文化課也通過了。
就這樣,她順利拿到了中央戲劇學院的通知書。
於月仙激動萬分,但父親知道後卻氣得發瘋,直接給了她一個大嘴巴:「女孩子讀那麼多書幹什麼,還不如早點賺錢!」
家庭的重擔,父親的責怪,家中的乖乖女……這些疊加起來,於月仙的求學之路看似無望。
但她沒有被擊垮。
一向聽話的她,望著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決心為自己活一次:北上求學,追逐心中那個蠢蠢欲動的夢想。
雖然與父親鬧翻了,月仙心中不免心寒,但看著病重的弟弟,她依然十分牽掛。
求學之餘,她在北京四處為弟弟找能做手術的醫院,並且拚命打工,賺自己的學費、生活費,以及弟弟的救命錢。
她很堅強,也很爭氣。
大學四年,從沒伸手問家裡要過錢,都是自己辛苦賺來的。除此之外,還能為家裡補貼弟弟的醫藥費。
就是這樣一種家庭環境,讓於月仙從大學開始,就開始跑龍套,甚至畢業之後的很長時間,拍戲也從不挑角色和劇本。
那段時間,她出演的角色大多是那種外表嫵媚、有些風塵氣的,並不討喜。
如果不是為了弟弟,於月仙自己是不會接這種角色的。
比如《水滸傳》里的金翠蓮。
再比如《西遊記後傳》里的陳五真。
一直忙於為生計奔波,為家庭、為弟弟解壓,於月仙的演藝之路並沒有大紅大紫。
在中戲求學時,於月仙屬於班上的高齡,與她年齡相仿的,是班上一個當過5年兵的男生,叫張學松。
為了照顧班裡年齡較小的同學,他們一個擔任班裡的男班長,一個擔任女班長。
那時的於月仙,長相美艷,被同學們稱為「大草原上的白月光」「月亮仙子」,很快吸引了張學松的目光,兩人也有很多共同語言。
不久,於月仙與張學松便談起了戀愛。
可能是因為兩人感情太好,有一次,張學松在做彙報時,竟然說:「大家好,我叫於月松。」
台下噓聲一片,大家秒懂,從此,兩人的戀情再也瞞不住了。
從大學到今天,二十幾年裡,兩人的感情也一直非常好。
兩個人為了一個病重的弟弟,幾乎奉獻出了所有,無怨無悔。
這份真情似乎感動了上天。
2000年,於月仙的弟弟在經歷了14個小時的手術後,奇蹟般地站了起來!
之後,月仙與弟弟合著了一本書——《愛與熱愛,讓我們勇敢前行!》,將自己與弟弟之間的故事,盡收書中。
在書中,月仙這樣寫道:「我想像著一雙戴著白手套的手,在英傑的身體里,像收拾玩具一樣,挪動著他的肺,他的脾胃,他的心臟……」
為了弟弟所做的犧牲,她不後悔,反而充滿了感恩與欣慰。
安頓好了弟弟,32歲的於月仙終於與張學松結了婚,搬到了北京。
她從此也開始繼續追逐心中的夢想。
很多人不知道,趙本山是於月仙的表姐夫,但即使這樣,她也從不想著為自己找一些捷徑。
甚至在弟弟做手術最困難、最缺錢的時候,於月仙也沒有向趙本山開口。
2002年,32歲的於月仙還在劇組跑龍套。彼時,表姐夫趙本山的《劉老根》火爆全國。
趙本山趁熱打鐵,組建了「劉老根大舞台」,又在第二年,組建了本山傳媒,在電視劇行業可謂混得風生水起。
跌跌撞撞好多年的於月仙,終於決定放下面子,決定投靠表姐夫。
但趙本山一直不看好於月仙,覺得科班出身的她,身上沒有那種生活氣,不符合自己的用人標準,每次都支支吾吾。
直到2004年,《馬大帥》拍到了第二部,趙本山才終於給了自己小姨子一個「啞女」的小角色。
這個角色沒有台詞,戲份少,但即使這樣,於月仙也是在上面下足了功夫。
誰料趙本山看了看,也沒覺得怎麼樣。
直到2005年,趙本山才改變了自己的偏見。
那時,「中戲」92級表演係為慶祝畢業10周年,集體表演愛爾蘭話劇《聖井》。
於月仙在裡面與毛孩飾演盲人夫婦。
趙本山則與張學松在觀眾席捧場。
開場了好久,趙本山依然沒看到於月仙,就問張學松:「於月仙人呢?」
張學松說:「台上那個不就是嗎!」
沒想到以演盲人出名的趙本山,竟然也沒認出台上那個,就是於月仙!簡直太像了!
從此,趙本山徹底改變了對於月仙的看法。
沒過幾天,趙本山就邀請於月仙扮演《鄉村愛情》中的「謝大腳」一角。
於月仙的熒幕形象也自此發生了轉變。
那個美艷的仙女,終於「下凡」了。
為了打破以往的「美人」形象,於月仙走向田間地頭,與農民攀談,了解農民的生活,體驗農民的生態,並且迅速增肥20多斤。
原本37號腳的於月仙,為了貼近角色,穿上塞上棉花的40碼鞋子,一穿就是3個月,最後腳和鞋都磨壞了。
謝大腳的衣服是於月仙親自去小攤淘來的,紅手套則是自己設計的。
這就是於月仙,兢兢業業,為了角色,可以丑,可以土,可以犧牲自我。
功夫不負有心人。
於月仙飾演的「謝大腳」非常出彩,觀眾對那個潑辣、熱心、善良的「鄉村女神」,煞是喜愛,甚至將於月仙與謝大腳重合起來,分不清哪個才是真正的於月仙。
《鄉村愛情》一拍,就是十幾部。
上個月,《鄉村愛情15》剛剛殺青。
於月仙還在微博發文紀念:
「殺青大吉!江湖再見後會有期!」
沒想到,從此江湖再也見不到於月仙,這一別,竟成了永恆。
為了弟弟,於月仙前半生幾乎奉獻出所有,籌錢治病,病後悉心照料;
後半生,才剛剛開始,沒想到就這樣意外地去了。
怎能不讓人唏噓?
所幸的是,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她沒有虧待自己。
從她瞞著父親報名開始,從她下定決定北上求學開始,亦或是,從那個夢想的種子剛剛萌芽開始。
「兢兢業業的老演員,只有去世這天上了熱搜。」
這句話瞬間讓人破防。
當今時代,有人是流量,有人是明星,有人是演員。
於老師則屬於演員,真正的演員。
她把舞台全部獻給了角色,塑造了一個個或平凡親切,或嫵媚反派的人物,唯獨把真實的自己藏了起來。
以至於,我們記住了她的角色,卻淡忘了她的日常。
她不如明星耀眼,卻對得起「演員」二字的分量。
希望於月仙老師,在天堂的舞台上,繼續追逐心中的夢,成為自己的女神。
祝願於月仙老師,一路走好,天堂永樂。
#於月仙去世#
作者簡介:孟小喵,沉迷文字,關注女性,暢聊八卦,解讀情感;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