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首次考古發現顏真卿真跡,如穿越時空,網友:又有字帖可練了

2023-06-29     書法網

原標題:陝西首次考古發現顏真卿真跡,如穿越時空,網友:又有字帖可練了

陝西首次考古發現顏真卿真跡,如穿越時空,網友:又有字帖可練了

大家對顏真卿並不陌生,很多書法愛好者就是以「顏楷」入門。對書法史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顏真卿作品雖多,但幾乎全是拓本,真跡極為稀少,想要領略最正宗的「顏氏書風」,當然還是真跡最可靠。顏真卿書法是以碑刻為主,鼎鼎大名的《多寶塔碑》《麻姑山仙壇記》均是碑刻。

陝西是我國的文博大省,有人評價「埋在陝西地下的文物,遠比地上的多」。兩年多前的一次「意外」,陝西給了書法界一個不小的震撼。2020年夏,在西安與咸陽交界的西咸新區,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座唐代貴族夫婦合葬墓。按理說,西安發現墓誌不是什麼稀罕事,但隨著專家深入清理,從中發現了一方墓誌。

而這方墓誌,竟是由顏真卿書丹,經西安碑林博物館研究員、中書協專家考證,這是顏真卿真跡無疑,於是在當年的11月份正式對外公布。當它真實的出現在世人面前時,仿佛能與顏魯公對話,有種穿越時空感。這塊墓誌也成了陝西首次發現的顏氏真跡,填補了「顏體」早期作品無原作的空白,此墓誌被命名為《羅婉順墓誌》。

《羅婉順墓誌》全稱《大唐故朝議郎行絳州龍門縣令上護軍元府君夫人羅氏墓志銘(並序)》,由李璡撰文,顏真卿正書,立於天寶五年(746年),顏當時38歲。志石長51厘米,寬51厘米,小楷書共27行,728個字,字徑僅有1.5厘米。

將《羅婉順墓誌》與《王琳墓誌》對比,會發現極為相似,我們也可以以它入手,探討顏楷早期風格。他受褚遂良、張旭影響較深,宋代董逌曾指出:「法相傳至張顛後,則魯公得盡於楷,懷素得盡於草。」而成起筆、行筆中能看出褚遂良《伊闕佛龕碑》痕跡。

此作筆畫細勁遒健,結字舒展開張。起筆尖鋒方切,調鋒後中鋒行筆,回鋒時收筆提按有力,轉折處方圓兼用,婉轉外拓、方折內收,因此筆畫有彈性和蓄力感。《羅婉順墓誌》筆畫的粗細、間架舒服上富有變化,往往橫輕豎重、撇短捺長。尤其是捺畫,頓筆回收,甚至形成了捺角。

此碑結體方正飽滿、端莊穩實,能看出幾分「顏楷」成熟期典型的寬博大氣體態。相同的字書寫時姿態各異,雖端莊但不單調。《羅婉順墓誌》的志蓋以篆書寫就,圓轉中流露遒勁流麗,同樣筆法豐富、功力極深。

整塊墓誌書法價值和歷史價值都非常高,現藏於陝西考古博物館。陝西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於賡哲點評此碑與顏真卿人品一樣,剛健正直、威武不屈,是「字如其人」的最佳代表。

大家對此墓誌書法有何評價,歡迎評論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c852750dcde62d06f9dd9c234be94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