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10億級播放量爆款播客背後的辦公自由

2022-09-21     懂懂筆記

原標題:一個10億級播放量爆款播客背後的辦公自由

「 一群自由的靈魂,分布在天南海北;一個有趣的團隊,可以在網上收放自如;一個高效的組織,彌合時間和空間的錯位 」

播客,是這兩年廣受關注的熱門行業。主播們用精心製作的音頻內容,提供溫暖的陪伴。

調研顯示,2021年中國播客聽眾已超8600萬人。在這個新興行業中,有一個廣為人知的播客節目——「日談公園」,他們蟬聯5年蘋果最佳播客電台、被BBC稱為最流行的中文播客,單期最高播放量超1000萬,總播放量超過10億。

「日談公園」的背後,是一群有趣的人,他們遍布全國,天南海北,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甚至還有一個工作室在大理。這樣一個自由又有趣的團隊,平時是如何工作的?

遠程協作,最重要的是「同頻」。

如何同頻?彌合時間和空間的錯位。

先從周會說起。周會看似人人會開,但是很多團隊的周會,都是輪流彙報一遍走個過場,別人講話的時候甚至會靜音干自己的事,開完會後遇到問題再去各自溝通。

每一個無效的周會,都要用無數個一對一的會議去修補。

日談公園的COO樂樂告訴我們,他們從不開「無效周會」。怎麼做到的?

首先,「不開沒有準備的會」。在開會前,大家需要先各自準備好周會上要討論的內容。比如關於下個月的選題,不能只是拋出一個話題方向這麼簡單,還需要準備好適合的嘉賓、內容大致分哪幾個部分,在周會上大家就能基於這些內容高效地討論選題的可執行性。

其次,日談公園的每一次周會,都會把目標,拆解成具體的任務。開周會之前會打開一個空白的在線文檔,大家一邊討論,一邊就把需要跟進的事項@對應的負責人,直接記錄在文檔中。只有當目標成為一個一個能落實、能檢查的任務,才能收穫結果。

在文檔中,關鍵的事項還能加入待辦,設置好截止時間,企業微信就會像小助理一樣,自動提醒大家按時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務,確保事事有迴音。

這個在線文檔就好比線下開會時,面前有一塊共同的白板,彌合了空間上的錯位,幫助大家形成共識。

在周會上,文檔就是一份依據,有計劃、有時間、有進度。開會,就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閒聊或者走流程。

光有周會和文檔,還不夠。

協作還需要「時間同頻」。

比如,日談公園旗下的十幾檔節目,都有固定的更新上線時間,怎麼讓這麼多節目都能按時上線,多部門合作也有條不紊呢?

每周周例會拉通進展嗎?每周一次的溝通會不夠及時;

讓大家把進度都發到群里?那還要把項目細節逐一匯總,也不能一下子看到業務全局。等發現工作進度掉線了,往往已經遲了。

企業微信的「公共日曆」,就成了解決問題的關鍵鑰匙。

企業微信里的「公共日曆」,可以把公司大事件列到日曆上,讓大家有共同的「項目進展時間表」。但是,公司每年有那麼多項目,難道要大家一條一條寫進自己的日曆嗎?當然不用,所有人只要點一下「訂閱」,就能在自己的日曆上看到公共大事件的關鍵節點。所有人看到的是同樣的一套日程,時間就同頻了。

日談公園的小夥伴把每一檔節目,都設置了一個公共日曆,然後把公司播客節目的時間表都列上去,只要按一下「訂閱」,播客更新的時間表就出現在每個人的日曆上。這樣,每個人都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幾號、幾點會更新哪一檔節目,有任何時間調整也會自動刷新,方便省事,信息透明。

在日談公園的「大管家」,COO樂樂的日曆上,就整齊排列著各檔節目需要更新的時間,周幾、幾點更新哪個節目,都有清晰的排期,一眼就能了解各個節目的安排,清楚業務全局。

樂樂日常還需要處理宣傳片拍攝、樣品確認等很多零散的工作,她都會通過日程記錄下來,工作再忙也能有條不紊。

因為突破了地理位置的限制,這個自由的團隊可以從天南海北招到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也能讓內容工作者選擇最舒適的辦公方式,不受拘束、釋放靈感。

但是,團隊分散在各地,溝通起來總不如面對面高效,隔著螢幕還容易產生誤解,這就給播客的製作帶來了重重挑戰。

尤其是剪輯環節,怎麼切入對話、怎麼變換節奏,都需要大家討論。剪輯的過程就是溝通的過程。

但是,當團隊分布在各地,「很多事情光靠打電話是說不清楚的,音頻的哪一段需要怎麼剪輯、哪裡的雜音有干擾,光是靠嘴巴講,經常以為明白了,其實是誤解了,來回返工。」日談公園的小夥伴和我們分享到。

這個自由的團隊,怎麼能高效、高質量地完成需要默契配合的工作呢?

我們發現通過企業微信在線會議「共享螢幕」,就能還原像面對面一樣的順暢溝通。主播和剪輯同時在線,直接把剪輯軟體投出來一起看、一起聽。可以直接在螢幕上圈出哪裡需要調整,剪輯同學一邊溝通就能一邊調整,處理好了就直接播放出來,一起確認效果。有時候會開完了,音頻的剪輯也就完成了。」

「而且,用企業微信開會也很簡單呀。」平時大家經常在群里溝通,會遇到好幾個問題混在一起,東一嘴、西一嘴說不清楚的情況。現在都能直接點擊對話框中的「快速會議」按鈕,比打電話還方便。「快速會議已經成為了我們工作中常用的溝通工具。」

內部辦公順暢了,那和公司外面的嘉賓,怎麼協作呢?

日談公園的很多節目還經常會邀請到例如梁文道、李雪琴等廣受歡迎的嘉賓。剪輯好的音頻文件有時也需要發給嘉賓試聽、確認。

嘉賓們平時工作都很忙,隨手在微信上發個文件過去,一定是很難及時得到反饋的。

怎麼能讓公司外的嘉賓能方便地收到、快速地打開音視頻文件,還不會因為沒及時下載而過期?微信和網盤都很難做到。

「後來,我們嘗試把文件都存在企業微信的微盤里,可以直接發到嘉賓的微信上,在微信上點開就能聽、不論文件多大都能下載,不限速也不會過期,問題就解決了。」

到現在,「日談公園」團隊的微盤裡還保存著「淼叔罪案研究」系列節目,這個曾經創下播放量記錄的節目,就是團隊用企業微信在線協同所共創出來的。

團隊協作,要能「並肩前行」。

團隊要成為每個成員可以依靠的後背。遠程協作,更是如此。

日談公園團隊非常重視每一個小夥伴的工作狀態、情緒感受,希望清楚了解團隊小夥伴的工作內容、進步和困難。

但大家遠程辦公,有時一兩個月都不會在線下碰面,沒辦法看到大家每天工作到幾點、會不會最近工作量太大很疲憊;平時的周會也都是高效地就事論事,很難去討論大家的工作方法和卡點難點。

如何能了解大家的工作狀態,讓每個團隊成員都能獲得資源和幫助呢?

於是,每周總結,成為了日談公園團隊有效的溝通方式。

他們用企業微信自帶的彙報工具進行每周總結。而且,日談公園的周報,並不是上下級之間層級分明的彙報,而是一個可以一對一、針對性溝通的空間。

相比於工作目標和計劃,團隊負責人更重視的是每個人遇到了什麼困難、需要什麼幫助。

這個彙報看板成為了團隊負責人協調團隊工作量、調整工作節奏、為成員提供資源和幫助的重要依據。

負責人會認真了解每個人遇到的困難,給大家解決問題所需要的幫助,比如是否需要增加預算、是否需要人力支持、或者教會大家合理安排工作優先級。

「幫助團隊小夥伴找出原因、解決困難,才是最重要的,從根本上讓工作推進更順利。」

在這塊團隊分工的看板上,負責人能按時間篩選,清晰地看到每周大家的工作量;也可以按人來篩選,了解每個小夥伴近期的工作狀態。

如果看到小夥伴取得了進步,也會在周會上特別提出鼓勵。

在日談公園的團隊中,很多同事都是從創立到現在一直留在團隊的。他們都能從團隊獲取支持和資源,雖然相隔千里,卻如比肩而立。

————

自由的靈魂和滿腔的熱愛,就是這個團隊的底色。簡單易用的協作工具,讓日談公園團隊可以更專注於創作;默契配合的協作方式,讓大家可以不受地理位置束縛。

日談公園的小夥伴們這樣評價這個團隊「這種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隨時可以轉身求助的感覺,會讓你時刻感覺到被愛、被需要、被尊重。」 也正是因為這份熱愛,大家都願意為此全力付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c2d7f676aaf5fb753cd407ecb1e8c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