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的盛宴:華為全鏈路無損音頻技術解密,開創無線耳機聆聽新體驗

2023-11-23     懂懂筆記

原標題:聲音的盛宴:華為全鏈路無損音頻技術解密,開創無線耳機聆聽新體驗

11月23日,一場聲音的盛宴在中央音樂學院歌劇音樂廳展開。

在現場,華為音頻創新技術媒體溝通會暨「領聽原聲」音樂會隆重舉行。華為終端BG音頻與智能配件產品線總裁劉東方,首次系統性揭秘華為FreeBuds Pro 3無損音質背後的黑科技。

同時,華為特邀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主任謝天、中國交響樂團駐團作曲黃凱然、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曉東等嘉賓就「無損音頻,用技術還原藝術」圓桌主題進行深入探討交流。現場還有中央音樂學院首席調音團領銜演奏的維瓦爾第《冬》等六首經典名曲,給媒體和嘉賓帶來技術和藝術交融的現場體驗。

音頻科技全鏈路創新,成就超CD級無損音質

華為在TWS領域率先為消費者呈現超CD級無損聽音體驗,開啟無損音質新時代。這背後源於華為以麒麟A2晶片為底座,完成無損傳輸、無損編解碼、原聲雙單元三大關鍵技術突破,最終實現了1.5Mbps超CD級無損音質。

麒麟A2晶片,應用星閃連接核心技術Polar碼,採用8M大帶寬調製,具備超高傳輸性能,同時集成雙DSP處理器(即雙數位訊號處理器),幫助算力提升50%。擁有高碼率、強抗干擾、高算力三大優勢,澎湃動力給耳機綜合體驗帶來「革命性」提升。

傳輸問題上,碼率不足、抗干擾差是TWS耳機實現無損音質的兩大瓶頸。華為FreeBuds Pro 3物理傳輸帶寬高達8Mbps,是業界傳統藍牙帶寬的4倍,從而實現耳機1.5Mbps的傳輸碼率。但無線傳輸碼率越高,其對信號抗干擾能力的要求也越高。為此,華為首次將移動通信的Polar碼技術應用在耳機上,耳機的傳輸抗干擾能力相較上代提升了2倍,實現了穩定的高碼率傳輸。既保留無損音頻的飽滿細節,又保障用戶流暢的聆聽體驗。

音頻信號的傳輸需要先在播放設備完成編碼,並在耳機端進行解碼。因此無損傳輸的實現還需要無損編解碼的「保駕護航「。華為自研L2HC 3.0音頻編解碼協議,採用自研專利技術,保障在高碼率下對音頻文件進行流暢高效的bit級無損壓縮還原。配合麒麟A2晶片的傳輸能力,華為FreeBuds Pro 3端到端實現了1.5Mbps無損傳輸。

硬體單元是連接音頻信號和人耳的「橋樑」。華為FreeBuds Pro 3搭載超感知原聲雙單元,採用全新四磁鐵雙磁路對稱結構、海爾貝克磁鐵陣列,帶來高順性腔體設計,實現高保真、高瞬態以及澎湃的低音表現,精準還原每一個音符。

華為從編碼、傳輸、解碼到發聲單元等逐環擊破,最終實現全鏈路無損音頻技術突破,率先實現超CD級無損音質,讓消費者得以欣賞到無損音頻豐富飽滿的音樂細節,隨時隨地上演一場「口袋裡「的音樂盛宴。

華為聯合中央音樂學院首席調音團,以原聲美學傳遞科技浪漫

為了將極致的聲學體驗帶給每位消費者,華為與業內頂級機構、專家積極展開合作。在產品調音方面,華為邀請中央音樂學院首席調音團的六位音樂家,覆蓋鋼琴、聲樂、民樂、管弦、作曲等專業藝術方向,深度參與華為FreeBuds Pro 3的音效表現及曲風調測。

藉助音樂家們的調測及建議,華為技術團隊在耳機調音過程中創新使用自由場調測技術手段,為消費者呈現「高頻透亮,低頻澎湃,細節豐富,層次分明」的音質效果,真切感知創作者意圖信息與演奏者表達方式,傳遞更具生命力與情感共鳴的聲學藝術。

在「領聽原聲」音樂會環節,中央音樂學院的音樂家們為現場媒體和嘉賓傾情演奏維瓦爾第《冬》等六首經典名曲。《冬》這首曲子中的主小提琴音色呈現非常突兀的急速擴張與收縮,收尾乾淨不拖沓,同時強弱起伏分明,過渡自然又張弛有度,琴聲一上一下短促有力,跳躍感強,對聲音還原的要求很高。現場演奏結束後,華為邀請現場嘉賓戴上華為FreeBuds Pro 3,配合華為Mate60系列手機,重聽《冬》第一樂章,再度還原現場音樂家們演奏的原聲聽感。

目前,音樂會現場演奏的《冬》已獨家上線華為音樂app,並支持無損、Hi-Res多種音質體驗。除此以外,華為音樂app站內已有千萬級正版無損曲庫,華為以「平台+產品」、「無損音源+無損耳機」的形式,率先完成無損音頻的生態閉環,助力TWS行業發展走向新的高峰。

未來,華為將持續通過技術創新,在產品形態、場景體驗等方面不斷完成突破,為消費者帶來更真實,更沉浸,更智慧的聆聽體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2e511bc64e9a171eb41111146b6ab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