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買房的人「好日子」來了,4大利好政策落地,剛需買房不再困難

2020-08-05     遠舒

原標題:沒買房的人「好日子」來了,4大利好政策落地,剛需買房不再困難

沒買房的人「好日子」來了,4大利好政策落地,剛需買房不再困難

回望過去幾十年,房價見漲不見跌,普通老百姓在買房這條道路上漸行漸遠。隨著房價的一路飆升,房子已經成為有錢人的資產籌碼,普通人只能在一旁觀望,膽子大的人硬著頭皮也能艱難上車,比較保守的人在等待的過程中幾乎失去了上車的最後機會,只能把希望寄託於某一天房價能夠出現大幅回調,順勢而為成為有房一族,但是這種可能性猶如天上掉餡餅,完全是白日做夢。

如果說我國房價上漲周期持續並不久,房價或許還有下跌的可能性,但現實是我國房價維持上漲狀態已經很多年,有太多的人,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都把資本壓在了房子上,這個時候房地產市場就不再是單一的居住性市場,而是以一種金融投資屬性而存在的市場,城市裡一棟棟高聳鼎立的商品樓房就等於是固定在那裡的真金白銀,而其中的每一套房都被不同的人所擁有,寫上屬於他們的名字,不管住與不住,反正拿在手中就是財富。

眼看著把房子作為資本籌碼的社會風氣愈演愈烈,這樣下去就會衍生為「灰犀牛」的存在,一旦風險來臨,帶來的將會是毀滅性的危機。其實這一點每個人都心知肚明,但人們都裝作視而不見,尤其是利益派,他們才不管什麼「灰犀牛還是黑天鵝」,只有有利可驅,就會義無反顧的餓狗一樣撲上去。所以,國家層面意識到,依靠市場本身是無法回歸到良性發展軌道的,還是需要依靠無形的調控之手來引導樓市走向。

2016年國家高層首次提出「房住不炒」的目標,時到如今已經過了4年之久,大家正以為這些喊口號式的舉措沒有任何作用的時候,2020年樓市調控之風再一次吹響號角,這一次,就從大家認為房價只會上漲、沒有下跌的一線城市深圳和熱門新一線城市南京開始下手。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打破炒房客最後的幻想,同時也釋放出國家方面對炒房的零容忍和對「住房不炒」目標一直以來的努力和堅持。

殊不知,在嚴控樓市、嚴打炒房之外,沒買房的人已經迎來了「好日子」來了!國家出台的4大利好政策落地,助力剛需買房不再困難。

一.下調房貸利率

剛需買房,最大的阻礙無疑就是成本壓力,本來房價就已經夠高了,如果房貸還持續在高位水平,那就等於是兩座大山壓在剛需的頭上,既然房價不能降,那就必須讓房貸穩步下調。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截止到目前,首套房貸利率已經出現6次連降,2019年時5.92%下降到現在的5.24%。別以為這樣的下調對於購房者沒有帶來什麼影響,要知道100萬元、30年周期的房貸,可以少還近18萬元的利息。

二.購房補貼舉措

購房補貼可謂是對有能力、又沒有房產的人群的一種特殊照顧。近幾年起,全國很多城市都在為了爭奪人才而絞盡腦汁,而房子正好又是所有人的短板,只要幫助人才解決住房問題,那就不愁留不住他們的心,所以通過學歷的差別,制定出了不同的買房補貼規則,其中高端人才補貼可以達到500萬元以上補貼,學歷最高的補貼能夠達到300萬元,本科生每月可得到1500元補貼,其實最後一項就足以打動很多符合條件、又無房人群的內心。

三.專項扣除政策

專項扣除,是通過2018年稅改的形式增加了六大扣除項目,有子女教育、繼續教育、住房租金、住房貸款利息、贍養老人和大病醫療。這裡面提到首套房貸利息扣除內容,具體是可以按照每個月1000元的標準申請,最長扣除期限不超過240個月,這樣算下來最高可以減除24萬元利息,這意味著很多還未買房的剛需差不多可以節約一套房的首付款下來,可謂是實打實的利好舉措。

四.加大對共有產權房、保障房的投入建設

這項舉措是在控樓市、穩房價之外,開闢出一條解決老百姓住房的新道路。共有產權房,就是國家和個人共同持有產權的住房,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買到房子相應比例的產權,這樣一來購房者既對房子擁有一定比例的權屬,又可以花費最大的成本,等待今後經濟條件改善後,還可以把剩下部分產權買入。

當然,還有一部分人確實生活有困難,沒有能力去購買住房,國家現在為這部分人正在建設保障房,符合條件的困難人群則可以申請這類保障性住房,來滿足個人的居住所需。目前預計這類房產總數量能夠達到3500萬套,按照家庭人口配比來算,大概可以解決1億人口的住房問題。

各位看官是否贊同筆者的觀點,支持的朋友可以點贊、關注、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bMCwHMBURTf-Dn5u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