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消費資訊 記者 劉曉旭】為期四天的2023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在京落下帷幕。最終結果預計於12月初公布,從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執行新版醫保藥品目錄。
2023年醫保談判工作,在經過申報、評審、測算後,共有168種藥品進行談判和競價,其中包括148種談判藥品和20種競價藥品,為歷年來品種最多的一次,涉及腫瘤、罕見病、慢性病等領域。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實現「一年一調」,不少新藥正更快惠及患者,超過80%的新藥現在能夠在上市兩年內納入醫保。
近年來,醫保目錄累計新增了618種藥品,涵蓋了新冠感染、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罕見病、兒童用藥等臨床治療領域,大量新機制、新靶點藥物被納入了目錄範圍。
隨著醫保藥品談判常態化的推進,續約品種數量越來越多。為了更加科學、規範、合理地使談判成功品種順利續約,今年7月,國家醫保局在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調整並公布了《談判藥品續約規則》及《非獨家藥品競價規則》,包括納入常規目錄管理、簡易續約和重新談判等協議到期後不同情況下的續約規則,明確對達到8年的談判藥納入常規目錄管理;對未達8年的談判藥,連續協議期達到或超過4年的品種以簡易方式續約或新增觸發降價的,降幅減半。此舉將穩定企業預期,並減輕降價壓力。
據了解,與往年國談相比,今年醫保目錄調整的評審方式和具體規則做了進一步優化和改進,例如增加適應症不強制降價。推出充分體現醫保的價值購買,體現對醫藥創新的支持。
在此前國家醫保局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黃心宇表示,在保持品種總體穩定,准入條件和工作流程基本不變的前提下,今年醫保目錄調整的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的水平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今年醫保目錄調整工作還將繼續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堅持把握「保基本」的定位,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把藥品保障水平的提升建立在經濟和財力可持續增長的基礎上。
平安證券研報觀點認為,醫保談判的機制不斷優化,引導企業加強研發具有真正臨床價值,或臨床上較為稀缺的品種。而續約政策的調整,也將利好大品種的放量。隨著後續醫保談判結果的公布和新版基藥目錄有望推出,均為利好型政策,認為創新藥板塊政策面將會觸底回升。
對於投資策略,平安證券談及三點,即主線一:全球創新突破層出不窮,國產創新藥出海加速,重點關注創新藥領域β投資機會。全球新治療領域的研發和商業化突破是創新藥的核心主題,關注阿爾茨海默症診療領域和具備出海的能力的國內創新藥龍頭藥企。
主線二:器械板塊疫後復甦疊加集采釋放,耗材類需求剛性程度高,看好後續表現。建議優選其中基本面過硬、具備長發展邏輯的公司。另一方面進軍國際市場大大提升了國內醫療器械公司的業務空間。
主線三:關注其它邊際改善明顯且具備較大估值切換空間的板塊,包括CXO板塊、疫苗以及具有極強估值切換空間的品種。
博星證券研究所所長邢星在接受環球網財經消費記者採訪時談到:「實際上,醫保談判是一件惠民『工程』,不僅有利於降低老百姓的看病治病成本,提高患者的醫療保障水平,而且還有利於帶動醫藥行業的創新發展。另外,對於進入醫保目錄的上市公司來說,產品銷量的增長有望補給價格下降影響的利潤空間,甚至還會增加公司業績彈性。目前醫藥板塊處於階段性低位區間,板塊加速分化導致部分品種估值彈性有所提升。總體上來看,醫藥談判會加速行業落後產能的出清以及帶動行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