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邂逅旺蒼,致敬新教育

2022-07-15     守望新教育

原標題:趙文:邂逅旺蒼,致敬新教育

【置頂標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邂逅旺蒼,致敬新教育

原創|趙文

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北辰小學校長

來源|孔顏樂處

入夜,微涼,心情卻激動得無法平靜。

臨窗而立,窗外人家星光點點,我本不擅酒,但憶及幾日來的思想蛻變,有一種非要用文字來自我陶醉的衝動。

川北的夏天熱似蒸爐,車窗外碧藍的天空,有飛鳥從綠蔭間飛過。南下的路途風光旖旎,迎著即將滑入天際的夕照,家長培訓會後,承載著一身的疲憊與無限的嚮往,去赴一場名叫「新教育」的約會。這一天,我等了足足四年。

妻與我同行,但目的卻是妻的擔心與陪伴。這些年,因為這份專注和執著,於妻而言,在遊玩一事上虧欠其頗多,此一去,也算是一次跨省觀光游吧!

近六個小時的馬不停蹄,凌晨時分,入住白雲堡,困頓中草草睡去。

夢裡,回到了那個花盈枝頭、桃李芬芳,初識新教育的季節,那時,我在六巷,正是這個春天美得讓人心顫的地方,那個稍有閒暇的午後,我讀到了朱永新的《中國新教育》,此前,對於新教育和所有的教育創新一樣,只是一個潦草的概念。那日,我終於知曉,朱永新發起的新教育,是中國教育的一束光,一束追求教育本真的光,相戀便從此啟程……

三年前,因為《走,我們去找好教育》認識了朱雪晴老師,先生對教育是「溫暖而美好的大業」的定義深入我的骨髓。因為熱愛,我通過一切可能的方式,與先生相識相交,敬佩於先生的儒雅與大才,臣服於先生對教育的熱愛與精進,一直以仰望的角度觀察著先生履職的蕭山區銀河實驗小學的發展與變遷。

通過她,我認識了林忠玲、杜濤、陳東強、邱華國、盧志文等一批新教育踐行者,雖然這些老師中,有些只是一面之交,抑或是微信神交,但他們卻讓我看到中國教育的未來。與朱永新和李鎮西本人相識,是我不敢奢望的,他們是「神」,與我隔著一個時空的距離,雖然在寫這篇文章的此時此地,我與他們已經有了交集,但在一年多以前似是不敢想的。

去年的7月,朱雪晴校長幫我向杜濤主任申請了2021年蘭州年會的名額,卻因為疫情,最終難以成行,只能在雲端感受身邊的好教育。今年的7月,又是朱雪晴校長的鼎力協助,我才有了機緣參加旺蒼的年會。老天眷顧,旺蒼距隴南不遠,疫情沒有將我們阻隔在兩個世界。我應該感謝一直未曾謀面的杜濤主任,感謝他給了我與旺蒼邂逅的機會。

無論您是否相信,因為新教育,我從此奔赴山河大海;因為新教育,我消融在彼此的情懷裡。

旺蒼位於川陝交界,米倉山南麓,隸屬廣元,境內多數學校以紅色文化打底。8日上午,早起後,計劃著聯繫一直較為敬佩的張平原校長,因為是他的地界,此次的教育盛會他必然出席,果不其然,微信發出後,不到一刻鐘,便在大廳里見到了這位國家知名的「小而美」鄉村校校長,意外的是,與他同坐一起的是赫赫有名的雲南醜小鴨中學校長詹大年。

驚喜與幸運便接踵而至。詹校較之照片上要微胖一些,還要年輕一些,如果不是張校長的介紹,縱使相遇估計我也是無法辨識的,詹校招牌似的笑容讓人有一種天然的親和,兩位先生一直在討論鄉村學校的課程設計與評價,作為晚生,我是斷不能隨便發言的,靜靜地聆聽便是最好的選擇。聽到詹校和張校要去接李鎮西,我試探性地問到我可否同往?在得到先生的許可後,便和敦煌教育局的孔愛局長一道同乘張校的私家車去接。

在鳳冠酒店的大廳里,我們終於見到了風塵僕僕趕來的李鎮西老師,較之14年前在天水培訓時的相見,歲月不饒人,李老師蒼老了許多,且較之照片明顯瘦了許多。李老師是那樣的隨和,當服務員將房卡交到他手裡的時候,他客氣地給服務說,「感謝您為我做了這麼多。」李老師和他的文章一樣,小小的舉動令人心生敬意。和幾位大咖聊著赴會沿途見聞,悄悄地給李老師發微信,徵詢是否可以藉此機會合張影,本以為會委婉拒絕,不料先生竟爽快答應,坐在沙發上便拍了我心儀已久的偶像合影,還開玩笑地說,「底板不行,怕拍出達不到希冀的效果。」

聆聽大師的對話本身就是一種深度的學習,聽著他們關於辦學、關於教育的話題,時不時彙報一下我們辦學的現狀,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這種與大咖對話的畫面,曾經在夢中出現過無數次……

在很多時候,我的偶像不是那些名震天下的政客,不是那些哼哼唧唧你情我愛的巨牌歌手,這些改變中國教育的大咖,他們才是我的偶像。他們是中國教育的脊樑,用自己的方式改變著中國教育,這一點,是值得所有人尊重的。

晚間,我在走廊等待外出散步的林忠玲老師,李鎮西老師住在五樓同層,回房間時看到我,便邀我去拜訪朱永新老師,我是何等的幸運啊,上次與朱老師相遇還是在三亞的馬雲鄉村校長頒獎典禮上,當時與先生合影的人太多,我根本插不進去,因為有李老師的介紹,在朱老師的房間,與我夢想中的「神」輕而易舉地摁下了快門,李老師很忙,他的房間還有人在等,朱老師還有人要約,沒有過多的交談,但我已經心滿意足,這可是干教育以來,我心心念念渴望的事,與大師對話,必將站在大師的肩膀上前行;與高人同行,必將高瞻遠矚,以此而論,我又是何等的幸運!

與林忠玲老師的交談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我是他的忠實粉絲,他在「靜夜思享」上分享的文章每篇我都認真地研讀過,他的文章非常接地氣,緣自於他曾經在基層工作,了解基層的實際,他所推介的操作適用於我們這些相對薄弱的學校。他細緻聽取了北辰辦學的現狀,站在較高的層面向我建議了接下來學校要做的一些變革,比如學術積分,比如文化建設,他解決了我內心許許多多關於學校治理的困惑,沒有一絲的推諉和敷衍,面對這些有情懷的大家,我又是何等的感動!

已經夜裡11點,我再沒有理由留下來,明天要開大會,他們已經很累了,再打擾就顯得我特別不懂事了,但意猶未盡的我回到房間又怎麼睡得著……

米倉南麓,群山毓秀,東河悠長,旺蒼不缺弦歌不斷的紅色學府,同時也蘊藏了養分深厚的治學文化。

8日下午,我們參觀了兩所以紅色文化見長的學校,黃洋將軍學校給我留下的印象一般,但東河小學致力於紅色根基與國際視野並存的學子精神培養氣度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在我看來,石頭的夢想承載的便是旺蒼走出川北的追求與夢想。

作為一所紅色血液浸潤的學校,傳承紅色文化是其與生俱來的使命,為培養學生的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學校在日常管理中融入了所有可以挖掘的紅色元素,在日常行為習慣培養中融入了走向未來的所有「貴族」特質,精心研發的系列課程,系統多元地傳承著紅軍文化。東河小學的辦學理念定位是「做一顆有夢想的石頭」,「石頭的夢想」背後是東小人建一所幸福完整學校的努力。展示的每個社團都非常優秀,從書法、繪畫,到陶藝、手工和舞蹈,淋漓盡致地綻放著耀眼的光芒。我問了其中的一個孩子,「你們平時經常性地做這些社團活動嗎?」孩子驕傲地告訴我,經常做,老師會帶領我們去做,直到嫻熟。幾年來,因為攜手新教育,師生共寫生命敘事,展台上已經累積了非常豐厚的成果。在參訪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想,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數十載後再看看東河走出的孩子,學校的多元教育又會在他們身上留下怎樣的時光印記?

我無法細緻地去記錄參訪的成果,每一個細節我都通過相機留下我的讚嘆,設想著有一天在我們的學校也能夠去做同樣的事,或許沒有他們做得好,但行動可以改變一切的空想。

東河的孩子應該是幸福的,因為石頭的夢想,教育應該讓孩子去追求詩意的人生,不僅僅是只有詩歌,還應該有天上的虹、地上的草,還應該有虛無飄渺的夢。否則,脫離教育本質的程式,必將讓孩子變得庸俗和猥瑣。

9日全天的會期是我營養吸收最為充分的一天,從各級領導的精彩致辭,到實驗區各學校優秀教師的完美敘事,全面呈現了旺蒼新教育人正常「生長」的良好生態。每一個敘事者,圍繞與新教育的相知相戀,闡述著身邊發生的每一個值得銘記的故事。他們「溫柔而堅定」,他們「因為自己的存在,而讓別人有一種滿滿的幸福」,他們「相信歲月,相信種子」,他們明白「放棄容易,堅持一定很酷」。「深深愛,緩緩說」,他們的過往讓我明白,教育必須是一場超越時空的修行,高貴與卑微的距離只差一步,任何時候,都要用自己的學養保持教育者的尊嚴。

10日上午,朱永新老師以《寫作創造美好生活》為題作了年會主報告,字裡行間述說著教育該有的常態——那就是通過寫作來改變教育,他倡導,以全景觀寫作、全員化寫作、全心性寫作、全學科寫作和全媒體寫作,去締造一種以寫作為載體的教育生活,鼓勵所有的教師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 ,讓寫作成為一種常態化的生活方式。尤其在《旺蒼宣言》發布階段,我深深為語言文字的美所折服,朱老師帶來的學術饕餮盛宴讓我久久不能釋懷。

幸福師生,優教旺蒼。相聚總是短暫的,兩天研討會不知不覺間已經過去,回憶卻未曾間斷,這其中有旺蒼教育人細緻入微的服務,更有新教育人毫無保留的分享,我的收穫滿滿。我無法細述與新教育絲絲縷縷的過往,但旺蒼之行讓我堅信,追隨光,必然會成為光,散發光。

邂逅新教育,致敬旺蒼。

邂逅旺蒼,致敬新教育。

返程的午後,很困就是睡不著,我一直在思考我們的差距,思考未來北辰的辦學方向,一個具有同等體量的學校,在什麼時候可以相提並論?或許,真需要時間去打磨,哪一天新教育才會義無反顧地走進仇池大地?我確信絕對與師者的情懷有關。

「親愛的新教育同仁,我要向你們致以一個同道的敬意,因為你們沒有沉醉在俗世的塵煙中,你們沒有將教書育人變成謀生飯碗,沒有將升官發財變成人生方向,沒有將莘莘學子變成客戶市場。」(朱永新《中國新教育》)

自此後,以未來為方向,我會搭載新教育的快車,助力我和我的孩子們跑得更穩更遠……

作者為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北辰小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朱永新:新教育實驗《旺蒼宣言》——寫作創造美好生活

朱永新:真實美好的旺蒼新教育;殷才昌:紅城綠谷飄書香,師生共寫話成長

管建剛:20年20本書——什麼都不是問題,唯一的問題是:你準備開始寫了嗎?

張菊榮:一個人與一群人——思想長跑的精神意義

遇見美好,向美而行——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

分享美好,致敬原創!【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約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麥田裡的守望者》有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陳東強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謂盛德。惟進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貴日新。常新,自新,全新。 日新無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埋下種子,以日以年;守望歲月,靜待花開。——陳東強(《 因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幫助師生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聽大師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匯聚田野的教育創造,助力同道的教育夢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實驗, 是一個以教師專業發展為起點,以通過「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建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新教育新在何處? 對於我來說,當一些理念漸被遺忘,復又提起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只被人說,今被人做的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貧乏走向豐富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舊時的背景運用到現在的背景去續承,去發揚,去創新的時候,它就是新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8a6a8e587246592d782e3cd3980cf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