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靖斌 北京報道
新時代賦予汽車行業新使命,新技術引領汽車行業新變革。當前中國汽車產業正處於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新發展期,也是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產業不斷向上突破,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在產業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難點、短板和挑戰。
面對行業大變局,中國汽車如何引領汽車品牌向上之路?在12月14日中國經營報社主辦的「新時代 新變革 新動能——2023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上,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集團品牌總監王璦琿表示,汽車品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於可持續性的解決方案,以及顛覆性的技術創新。
汽車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汽車品牌的向上躍遷。在談及汽車品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方面,王璦琿表示,關鍵在於能提供可持續性的解決方案。
「比亞迪秉承著解決社會問題為出發點和導向,通過這個過程發展自己。比亞迪不僅有汽車,也有軌道交通,通過不同解決方案,從可持續發展角度來把品牌堅實地打出來,也一直很堅定地走下去。」王璦琿表示。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得益於深圳敢為人先、鼓勵創新、制定標準、給予先試先行的創新機會和平台,20年前的比亞迪在深圳開啟了全球新能源汽車的征程。
近年來,比亞迪「始終以解決社會問題為出發點」,針對城市空氣污染和交通擁堵兩大瓶頸,提供了「治污+治堵」的綠色大交通解決方案,即「用電動車治污、用軌道交通治堵」。
以「治污」為例,比亞迪電動車在幫助全國各地政府打響「藍天保衛戰」的同時,自身也得到了發展。在傳統汽車銷售量下滑時,比亞迪新能源汽車依然保持高速增長。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728萬輛,同比增長 37.8%。比亞迪更是領跑市場,截至今年前11個月,比亞迪累計銷售268萬輛,同比增長64.8%,距實現全年目標僅一步之遙。
高質量發展除了提供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外,王璦琿認為,基於安全的顛覆性技術創新也是關鍵。
王璦琿表示,刀片電池的研發技術是顛覆性的,安全是新能源汽車的根本要求。「刀片電池一度將磷酸鐵鋰拉回了新能源汽車的主流陣營,將安全作為最重要的考慮因素。」
王璦琿還表示,仰望上搭載了「雲輦」技術,可以保障極致安全。「比如可以應急浮水、原地掉頭,也可以原地起跳。在高速行駛的時候即使一個輪子爆胎了,也能在僅有三個輪子的情況下,通過計算感知正常安全行駛。」
此外,王璦琿認為,根據客戶需求進行的技術創新也是顛覆性的。「比如說,我們有DM-i超級混動、DM-p王者混動來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DM-i可以實現滿油滿電續航超過1200公里,DM-p則可以既快又省,解決了極致性能與極致效能之間的矛盾。還有今年4月我們推出了「雲輦」技術,成為能自主掌握智能車身控制系統的中國車企,包含雲輦-C、雲輦-A、雲輦-P等產品,將從舒適、操控、安全、越野等維度大幅提升消費者的駕乘體驗。」
通過技術創新和研發實力,比亞迪正引領著中國汽車工業的新時代。比亞迪的電池技術更是引領行業潮流,公司在電池領域具備100%自主研發、設計和生產能力,涵蓋了消費類3C電池、動力電池、太陽能電池和儲能電池等多個領域,形成了完整的電池產業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是全球產能最大的磷酸鐵鋰電池廠商,成功推動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綠色發展。
2023年前三季度,比亞迪研發投入達249億元,大幅超過同期凈利潤。截至目前,比亞迪的研發投入累計超千億元,研發工程師超9萬人。
從全球視野來看,據權威調查機構MarkLines公布的數據,比亞迪今年上半年銷量超過奔馳和寶馬,首次進入全球前十,成為中國汽車工業首家達成這一里程碑的車企。今年第三季度,比亞迪更進一步,當季銷量提升至全球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