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辦發文要求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研發外包新模式……一起來聽健康早聞!2024年9月6日

2024-09-06     健康報

要聞

國辦: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研發外包新模式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以高水平開放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日前印發,包含6方面20項重點任務。其中,在推進醫藥等重點領域創新發展方面,《意見》提出,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研發外包新模式,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健康發展,在生物醫藥等領域細化出台專項政策舉措,推動醫療健康等優質生活性服務進口。

20個城市入選公立醫院改革示範項目

9月3日,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公示2024年中央財政支持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範項目競爭性評審結果。據悉,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專家對各地申報項目實施方案進行了競爭性評審,根據競爭性評審結果,擬確定20個示範項目城市。公示期至9月9日結束。

地方

貴州採取14條舉措遏製藥品浪費

近日,貴州省衛生健康委、省藥監局等10部門印發《貴州省節約藥品資源 遏製藥品浪費工作實施方案》,從加強藥品包裝管理、臨床用藥管理等5個方面提出14條具體舉措。在藥品包裝管理方面,《實施方案》要求,合理採購大包裝藥品,探索對部分藥品推行拆零銷售,從源頭減少浪費;優化藥品包裝管理,加強藥品過度包裝治理。

甘肅推進應急救護培訓

9月4日,甘肅省衛生健康委、省紅十字會印發《「關愛生命 救在身邊」應急救護培訓工作方案》,要求做好急救科普進學校、進社區、進機關、進企業、進村鎮等活動,2024至2027年,各級醫療機構、紅十字會、「120」急救中心以及相關學(協)會、基金會等,每年組織開展系列培訓活動200場次以上,培訓50萬人次以上。

科技

復旦大學團隊揭示病毒跨物種傳播規律

9月5日,據復旦大學公眾號消息,該校公共衛生學院粟碩教授團隊與合作者運用前沿交叉研究方法,揭示多種哺乳動物宏基因組數據中的病毒基因組組成、生態學特徵與跨物種傳播規律。相關研究成果日前以論文形式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新研究發現定期低強度運動即可促進恐怖記憶消退

新華社報道,日本筑波大學近日發布新聞公報說,以該校研究人員為主的一個團隊研究發現,定期進行一些低強度運動就足以促進恐怖記憶消退。這項發現有望用於預防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相關研究論文已發表於美國《運動醫學與科學》雜誌。

國際

加沙完成第一階段兒童脊灰疫苗接種

新華社報道,世界衛生組織4日說,為加薩走廊兒童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的第一階段工作已經結束,超過18萬名兒童接種了第一劑疫苗,第二劑疫苗接種將在大約4周後開始。世衛組織強調,至關重要的是要達到至少90%的接種覆蓋率,以避免疾病在加薩走廊內外傳播。

剛果(金)接收首批猴痘疫苗

新華社消息,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4日表示,剛果(金)本周將接收第一批共20萬劑猴痘疫苗,其中近10萬劑疫苗定於5日運抵,其餘疫苗將於本周末前運抵。多家媒體報道,這是首次有非洲國家在臨床試驗範疇外接收猴痘疫苗。

健康小提示

要想心臟健康,避開這些食物

高糖食物和精製碳水化合物高糖食物如甜飲料、糖果和甜點等,可能導致血糖升高,增加心臟病的發生風險。精製碳水化合物如白麵包、白米飯等,通常含有較少的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其他營養素,攝入過多可能導致血糖快速上升。

高脂食物通常是指含有大量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和膽固醇的食物。人們大量食用這些食物後,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會升高,導致心臟病的發生風險增加。常見高脂食物有動物內臟、奶油、黃油、豬油、起酥油、肥肉等。這些食物對心臟病患者有很多不利影響,會加重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心臟負擔。

高鹽食物日常飲食應注意避免食用過鹹的食物,如加工肉類、罐頭食品、腌制食品、鹹味零食和油炸快餐等。

今日天氣

9月5日20時至6日20時,內蒙古河套地區、青海東北部、廣東中南部、廣西東南部、海南島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廣東西南部沿海、海南島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暴雨,海南島東北部局地特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

編輯:秦明睿

審核:徐秉楠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6bee6acb56027717bf23ae3407d9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