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離婚1年的趙麗穎剛剛官宣了……

2022-05-31     薇安說

原標題:果然,離婚1年的趙麗穎剛剛官宣了……

點擊「預約」,絕不可錯過的重磅內容

文丨三三

來源丨小十點(ID:sdikid)

你好,我是薇安姐。

最近,全網都在催趙麗穎的新劇《幸福到萬家》,預約已經破百萬。

她在劇中的花絮一曝光,大家都感嘆,趙麗穎的狀態也太好了。

離婚生孩子,似乎對她的事業沒有任何影響,資源反而更好。

這一切,除了她的努力和踏實,還有關鍵是:趙麗穎從未被婚姻和家庭束縛。

01

成為媽媽

一份不能失職的工作

當初和馮紹峰結婚,很多人不看好,趙麗穎還是義無反顧地嫁了。

生下孩子,兩人感情漸生嫌隙,她離婚也很果斷。

她不被婚姻羈絆,也沒有被孩子綁架,從未停下自我追求的腳步。

她用自己的行動證明:

媽媽只是一種身份,你也可以有自己的生活。

但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女性都能打破桎梏,追求自我。

成為母親的女性,多數依然被困在家庭生活中。

在《三十而已》中,顧佳曾說了一段話:

「當了媽以後,最大的感受是憋屈,憋屈在一個叫媽媽的頭銜里。」

「當了媽以後,最大的感受是憋屈,憋屈在一個叫媽媽的頭銜里。」

人們習慣於稱讚母愛的無私奉獻,其實暗含某種常識:

有了孩子,女性的第一身份是母親,必須優先照顧孩子。

自己的需求、職業理想、休閒娛樂、興趣愛好都必須擱置一旁。

在《奇葩說》中,有一期辯題是:

「媽媽瘋狂追星,完全不著家,我該不該阻攔她?」

「媽媽瘋狂追星,完全不著家,我該不該阻攔她?」

脫口秀演員小鹿戳破了辯題背後的壓抑。

說媽媽不著家,背後暗含著責備,覺得媽媽不回家洗衣服做飯、不伺候家裡人,是希望媽媽能回家幹活。

女人生了孩子,就不被允許有自我,應該只屬於家庭。

一旦有了家庭之外的需求,就會被說不稱職。

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

廣東一個二胎媽媽,大的孩子5歲,小的2歲,都是她帶大的。

全職六七年,她把所有的時間都留給了孩子、家庭。

沒有婆婆的幫忙,老公除了工作,什麼都不會。

趁著長假,她打算出去旅遊休息幾天。

兩個孩子,則想著讓婆婆照顧,反正也不用母乳。

在飯桌上,她提出這個想法。

沒想到,遭到了婆婆和丈夫兩個人的強烈反對。

婆婆直接開嗆:「都當媽了,心還收不住!」

隨後,兩個人更是輪番指責她自私、不負責任、心野。

聽到這些話,她心都寒了,忍不住和婆婆、老公吵了起來。

更讓人心酸的是,帖子的最後,這個媽媽還反思說:

「真的是我自私嗎?」

「真的是我自私嗎?」

面對外界的苛責,女性也將社會賦予母親的形象內化成自我意願。

在過二人世界時,心裡惦記著的都是孩子;

在和朋友去逛街時,買的都是孩子的東西;

抽空去和閨蜜喝下午茶,還要擔心自己是不是太「狠心」。

在過二人世界時,心裡惦記著的都是孩子;

在和朋友去逛街時,買的都是孩子的東西;

抽空去和閨蜜喝下午茶,還要擔心自己是不是太「狠心」。

愛自己,好像成了一種錯。

結果這份忽略自我的愛,換來的不過是一句「為母則剛」的誇讚。

在這份壓制之下,媽媽的脆弱、壓力、無助則被淹沒。

02

成為無私的媽媽

女性付出了什麼?

前段時間,看了一部劇《我的解放日誌》,劇中的媽媽則是典型。

她的一生,可以說是東亞母親的縮影和真實寫照。

她每次出現在鏡頭前,不是在田間幹活,就是操持一家人的吃喝。

一年365天,日復一日就是圍著家庭打轉。

她最愛去的就是教會,因為只有那一刻才能稍微喘口氣。

但因為丈夫不想去,後來她也再沒去過。

累得無法承受時,她偶爾也會有抱怨,但沒有任何人放在心上。

自己的委屈無人可說,卻還要調解孩子和丈夫之間的矛盾。

到了晚年,好不容易把農地賣掉了,可以停下來歇一歇。

但是,依然放心不下孩子。

看到大女兒找到了一個好的伴侶,她很是開心。

但聽到小女兒因為失戀躲著哭,下一秒她又變得悲傷。

或許,是太累了。

回到家,她難得在白天躺在床上想休息一下。

但是,再也沒有醒來。

去世之前,她還在操心孩子,灶台上還煮著一家人的飯。

這個媽媽,把自己的一生都給了家庭,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她活成了家庭的背景板,沒有存在感,家人也習慣了她忙前忙後。

作為觀眾,也幾乎對她沒有太多的印象。

唯有去世,她才得到真正的關注,也才得以解放自己。

當三個子女接手了媽媽的日常事務,做飯、洗衣服、照顧父親。

這時候,她們才意識到媽媽對一個家庭有多重要。

以前,總以為是父親的權威凝聚了整個家庭,其實撐起一個家的是母親。

劇中大姐說了一句話:

「我知道了,媽媽一定是過勞死的。」

「我知道了,媽媽一定是過勞死的。」

短短一句話,揭開了一個母親操勞的一生。

很多人習慣了母親生來就是母親,習慣了她料理好家庭的一切。

唯獨忘了,媽媽也會累,也會崩潰,也會無助。

媽媽們,只是因為愛選擇了隱忍。

還有很多付出,雖然不是以犧牲為代價,但傷害也不可逆。

在《82年生的金智英》中,媽媽曾告誡智英:

「你一定要選擇自己真正喜歡的職業,不要被別人安排人生,直接結婚生子。」

「你一定要選擇自己真正喜歡的職業,不要被別人安排人生,直接結婚生子。」

這是對女兒的疼惜,何嘗不是對自己命運的無聲抗爭。

作家吳曉樂在書里寫道:

「身為母親的女子,是不得主動求去的,她必須根縛於家,直至所有人都說明了不再需要她,才能熄燈離場。

沒有人會給一位母親說情的理由是,她還沒長大。

我們都太相信,一個女子,若曾打開身體,任生命經過,從此萬事都能懂得,眾苦都能吞受。」

「身為母親的女子,是不得主動求去的,她必須根縛於家,直至所有人都說明了不再需要她,才能熄燈離場。

沒有人會給一位母親說情的理由是,她還沒長大。

我們都太相信,一個女子,若曾打開身體,任生命經過,從此萬事都能懂得,眾苦都能吞受。」

孩子,讓女性體會到了生命的完整性。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激發了女性各種能力。

但真實的現狀,不能視而不見:

沒有女人生來就是媽媽,育兒的道路充滿挑戰和艱辛。

不應該以犧牲全部的自我為代價。

03

女性在婚姻中

要學會解放自己

媽媽是什麼樣的人?

是自願壓縮自己的生存空間,把時間、精力花在孩子身上。

是傾盡心力照顧孩子,卻時常自責做得不過多,不是個好媽媽。

成為媽媽的道路,既有來自外界的苛責。

也有對自己必須完美,必須要時刻陪伴孩子的要求。

一切源於母愛。

但一旦這種母愛透支了,生活也會失去平衡。

我身邊很多媽媽,總覺得生完孩子以後,生活再也沒有其他可能。

不是的。

成為母親,也不意味著我們會被年齡和婚姻和家庭生活困住。

在《人生半場》這檔綜藝里,有句話我很認可:

選擇自我認可是一切認可的前提。

你可以選擇當全職媽媽,但也不要因此自我貶低。

你可以選擇追求自己的事業,但也不要因此自我愧疚。

無論是愛自己多還是愛孩子更多,都會有人說我們做得不對。

只要出於自願,就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當然,成為媽媽也並不意味著其他通道對我們關閉了。

文學大師梁實秋曾說過一句話:

「人的生活在四十歲開始,四十歲以前不過是幾齣配戲,好戲都在後面。

「人的生活在四十歲開始,四十歲以前不過是幾齣配戲,好戲都在後面。

有了孩子,也是另一種人生的開始。

不要因為婚姻、年齡,就給自己的人生設限。

當然,在媽媽們自我實現的路上,也離不開男性的支持和付出。

吉林一個媽媽,在48歲那年考上了研究生。

備考研究生前,她把這個決定告訴了丈夫,得到一句回覆:

「你考吧,考上我供你。」

在丈夫和家人的支持下,年近50歲的她重新回到了校園。

生活的柴米油鹽無法忽視,在可以的範圍內,依然可以追求喜歡的生活。

這個媽媽,也想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家:

「在日復一日的生活里,別把自己活丟了,要留出幾分來為自己而活。」

真的希望,媽媽們偶爾可以「自私」一次,不要被家庭絆住。

女性的人生,不只有當媽媽這一個單選題。

媽媽,也不是一定要犧牲才偉大。

我們不必成為完美的媽媽,做一個剛剛好的媽媽就足夠。

點個「在看」,願你享受做媽媽的幸福,也不要忘了自己的需求。

- THE END -

最近我帶著12位合伙人們做了一場120小時直播聯歡活動,她們收官之戰GMV突破了280萬,全部都是素人,之前也沒有做過如此大的直播,你想知道她們是怎麼做到的嗎?

6月6號下午13點,我會邀請她們為大家全盤揭秘這場《素人主播GMV280萬大復盤》,也是薇安成長營五周年IP盛宴開門宴。非常重磅,機會難得,直播無回放,想看的小夥伴,一定要點擊下方「預約」

今日文末評論區話題

你眼中的「媽媽」是什麼樣子的?

說說你的感受。

你的每一條留言,薇安姐都會認真看!

本文作者:三三。本文來源小十點(ID:sdikid),專業實用的育兒乾貨,睡前故事,親子閱讀,美媽提升,精選好物。小十點,關心孩子,更關心媽媽。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並請承擔全部責任!

【版權聲明】:圖文轉載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禁止用於商業用途,如有異議,請聯繫本公眾號刪除。

PS:

應小夥伴的要求,再次公布我的私人微信號,歡迎來連結,圍觀我的朋友圈。

我每天只開放20個名額,有緣的人還會送你一份《年入千萬的財富手冊》,記得備註一個理由喔

這些話,堵在我心裡5年,今天一口氣說給你聽

王心凌為什麼突然翻紅?背後的原因並不簡單...

「我家阿姨的女兒,嫁給了廣州3棟房收租的土著」

歡迎關注我的同名視頻號【薇安說】

深度了解真實的薇安老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6537f66b1d9b86a587984ed0d42ce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