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0月20日)下午,
「上海虹橋機場2號航站樓廊橋內突然起火」
一事引發關注。
新民晚報記者今天從上海虹橋機場獲悉:10月20日16時47分,一航班在虹橋機場進港靠橋下客過程中,一名旅客在經過廊橋區域時背包內的充電寶發生自燃,現場工作人員當即將明火撲滅,現場無人員受傷,該航班其他旅客正常下客,未對機場航班運行造成影響。
親歷乘客:包主人稱內有充電寶與衣物
飛行時用過充電寶
昨天下午,國航CA2821(天津—上海) 航班抵達上海虹橋機場後,一位乘客的包在廊橋著火。親歷此次火情的於小姐表示,該包主人當時告訴周圍的乘客包內有充電寶與衣物,飛機飛行時使用過充電寶。
上海虹橋機場廊橋內一乘客背包著火。 圖源:網絡
於小姐當時就在背著冒煙包的男乘客的後方,她講述了當時的情景:「一開始他的包側面冒煙,我當是電子煙的煙霧。三四秒之後煙一下子很大,我和後面的乘客也看見了提醒他,但他第一次沒聽見,過了一會兒反應過來,扭頭看以為是我們的包著火了,就往前跑了幾步。」
「跑了幾步之後,包突然開始著火。」於小姐說,一開始像「仙女棒」點燃後的火星,然後男乘客反應了過來,立馬把包丟在了地上,那個時候火苗一下子竄起來,燒得特別旺。
廊橋內包著火現場。 圖源:受訪者
下午4點40分左右於小姐在廊橋的中間位置發現包著火,她說當時並沒有工作人員,乘客們都在向後方詢問有沒有滅火器,「過了一會兒沒有人來滅火,有個乘客報了警,幾分鐘後航班空乘組過來滅火了,其間也沒有其他的工作人員來到著火包的附近。」
「我的坐位在第14排,比較靠前,所以很多人都還沒有下飛機,空乘就讓大家往後退。」根據航班信息,CA2821機型為波音737-MAX8,航班於16:28抵達上海虹橋機場。
火焰熄滅後,由於害怕爆炸,所以乘客們不敢貿然前行離開廊橋,空乘稱要讓消防人員過來看一下,排查後才能離開。
十幾分鐘後消防人員過來,直接將乘客撤退至飛機與廊橋中間的過道里,「後來實在太嗆,大家都擠在一個小窗戶那透氣。」
「排查結束後,我經過原來的廊橋看見那個包還在原地,幾乎已經燒沒了,根本看不出之前是個包,只剩一點黑渣了。」於小姐稱,她離開廊橋已經是晚上五點多了。
「當時我們就問包的主人包里有什麼,他說是充電寶和衣服。」於小姐說,該男子表示飛機飛行時他使用過充電寶,但下廊橋的時候沒有用。
記者撥打國航客服熱線了解到,飛機上是禁止使用充電寶的,「飛機在高空飛行時,客艙內部壓力會產生變化,有一定的安全隱患。」於小姐也表示空乘在飛機起飛和降落時提醒過機上乘客不要使用充電寶。
經歷這一火情,於小姐仍感後怕,「如果在飛機上密閉的空間燒起來,情況更加難以想像。我回到家後發現身上全是煙味,鼻子裡面都是黑的,希望每位乘客都能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負責,遵守規定。」
近日
上海地鐵在短短一周內
就發生兩起充電寶自燃事件
更早些時候
部分航班也因為客艙內充電寶自燃
進行了緊急備降
中國民用航空局規定,充電寶只能在手提行李中攜帶或隨身攜帶,嚴禁在託運行李中攜帶;乘客可攜帶100Wh額定能量的充電寶,若充電寶額定能量超過100Wh而不超過160Wh,須經航空公司批准後攜帶;每名旅客不得攜帶超過兩個充電寶;嚴禁攜帶額定能量超過160Wh的充電寶,以及未標明額定能量也未能通過標註的其他參數計算得出額定能量的充電寶。
國家應急管理部宣傳教育中心曾發文表示,在無法散熱、過度充電、偽劣產品、擠壓、頻繁使用等情況下,充電寶可能發生自燃、爆炸,另外購買充電寶要認準正規廠家生產的通過國家3C認證的產品。
劃重點
為何充電寶能帶上飛機卻不能開機使用?
行業專家介紹,飛機客艙屬於增壓環境,在飛機起降過程中客艙壓力是變化的,在這種極端條件下,充電寶里的鋰離子會變得更加不穩定。此時如果使用充電寶,很容易導致發熱,引起自燃甚至著火,危害飛行安全。
因此,充電寶在飛行全程是禁止使用的。此外,充電寶的危險來源於內在的鋰電池芯,使用不當、跌落、受外力擠壓或刺穿等都可能造成意外。值得注意的是,在飛行途中,若充電寶掉入座椅縫隙,乘客應尋求機組人員幫助,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取出。避免因自行調整座椅使充電寶受到擠壓,繼而引發事故。
新民晚報(記者 金志剛),綜合東方網、網友評論
編輯:李爭 周春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