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半年就清倉了
良品鋪子投資趙一鳴零食半年就清倉了。
10月17日,良品鋪子發布公告稱,旗下全資子公司寧波廣源聚億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源聚億」),擬將所持宜春趙一鳴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趙一鳴)3%的股權,以總計約1.05億元的價格轉讓出去。
趙一鳴是一家零食量販品牌,以華南地區為重要市場,目前已在全國開設超2000家門店,遍布江西、廣東、安徽、湖北等地。
2023年4月,趙一鳴被良品鋪子看中,後者通過子公司投資了4500萬元。如今,僅過半年多時間,良品鋪子就選擇了清倉。
通過這筆短暫的投資,良品鋪子獲得的回報非常可觀,預計產生約6000萬元的投資收益。
(圖源/市界)
財報顯示,良品鋪子單季營收自2022年第三季度起,已經連續4個季度同比下滑。
2023年上半年,良品鋪子營收39.87億元,同比下降18.55%,凈利潤1.89億元,同比下降2.04%,陷入營收凈利雙降境地。
在此背景下,橫空出世的6000萬投資收益,無疑會讓良品鋪子今年的業績更好看。
至於為何要退出趙一鳴,「市界」詢問良品鋪子方面,對方回復稱,本次出售基於自身經營發展需要,有利於公司提高資產運營效率,公司一直積極拓展布局量販零食業務,本次交易獲取的投資收益也有利於公司培育「零食頑家」等品牌,未來公司也將持續通過多元化投資布局把握零食市場機遇。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交易的受讓方,和曾經與良品鋪子一起參與投資趙一鳴的黑蟻資本有關。
天眼查顯示,此次交易的兩家受讓方——上海翼嗨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和廈門黑逸三號境外連接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其執行事務合伙人都是共青城逸源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而共青城逸源的參股人,為黑蟻資本創始合伙人何愚和張沛元。
也就是說,良品鋪子相當於把自己手裡的3%股權,直接轉移到了趙一鳴的原有股東的相關基金中。
量販零食不香了?
趙一鳴所處的量販零食行業,在近兩年頗受關注,在多地鄉鎮隨處可見,該模式主打定製產品或委託生產的「白牌」產品,價格比商超等更加便宜,且SKU眾多,滿足了年輕人追求性價比及一站式購物的需求。
華泰研究估算,全國量販零食店數量2021-2022年均有超100%的增長速度,截至2023上半年,全國量販零食店數量或已超過1.6萬家。
造成如此大規模爆發的契機正是2021年後資本的介入。其中,零食有鳴至今已獲得包括凱輝基金、昕先資本、昇望基金等在內的多輪融資,零食很忙獲得紅杉中國與高榕資本聯合領投的超2億融資,趙一鳴零食也獲得了黑蟻資本和良品鋪子的青睞,這是公司唯一一次融資。
這三家,也是目前零食量販賽道的三大龍頭,據「市界」了解,零食很忙於10月初宣布門店數量突破4000家,零食有鳴和趙一鳴零食的官網顯示均為2000多家門店。
(圖源/零食很忙官網)
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量販零食行業正逐漸暴露自身問題,網上隨處可見消費者對零食量販店的吐槽,包括價格虛高缺斤短兩、食品質量問題。
今年2月,有網友爆料,自己在某零食量販店買了一點點零食要100元,覺得有點小貴,後來看到一個泡椒鳳爪標明45g,買了2個居然稱出118克。隨後,該網友用家裡的稱校準後發現每個商品平均多了25g,算下來價格虛高57%。
在黑貓投訴上,質量問題也令消費者憤怒。有消費者9月在紹興零食量販品牌老婆大人買了母親牛肉棒發霉了,「當時立馬聯繫了商家,商家承認是自己的問題,但是最終我們並沒有協商成功,我們希望按照食安法來進行賠付。」此外,類似麵包吃出頭髮、餅乾吃出鐵絲事件也都有發生。
加盟商就更慘了。「市界」此前曾根據各家的加盟標準做過測算,開一家零食量販店,沒有七八十萬下不來,但倒閉虧損者大有人在,還有人感慨現在開零食量販店生意越來越難做。
一是因為大眾對該業態的新鮮感有限,客流量高峰僅出現在開業前期。另外,行業同質化問題愈發嚴重,扎堆開店現象成為常態,像安徽蕪湖下面的縣城裡,一條街能開四五家零食店。激烈競爭導致市場飽和,進而影響店內的客流和營收,虧損和倒閉隨之而來。像老婆大人、零食優選、趙一鳴零食、零食奶爸、一掃光等,都傳出過加盟商撤店的消息。
良品鋪子認為,量販零食主要通過高性價比搶占市場份額,其核心在於高效的供應鏈整合、門店資源布局以及組織運營能力。
儘管如此,但多家研究機構預測,零食量販店賽道機會還有,未來極有可能出現萬店品牌。除投資趙一鳴外,良品鋪子2022年下半年還拓展了零食量販連鎖業務新品牌「零食頑家」。
在2023年半年報中,良品鋪子提到, 線下渠道仍然占據休閒食品流通份額85%以上,零食專賣店、便利店等現代渠道不斷擠占傳統夫妻店的市場份額,渠道升級趨勢明顯。由此可見,公司對線下量販店模式依舊看好。
「市界」向零食頑家方面諮詢後獲悉,目前其店鋪數量為200多家,只在湖北開放加盟。良品鋪子對它的規劃是在今年年底前新開店500家。
作者 | 陳暢
編輯 | 陳芳
運營 | 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