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身處一個高度不確定的世界。
2021下半年以來的樓市寒潮,與今年頻頻出台的寬鬆政策相碰撞,彌散出的迷霧,將樓市的現狀與未來層層籠罩。
樓市下半場將如何走向?紹興這座城市還有哪些機會?房地產經紀人行業的前景如何?……
所有人都在提問,但鮮少得到答案。
7月28日下午,「眾心同行 和創未來」2022眾和營銷-紹興地產經紀分享交流會,給出了一些回答。
會上邀請了經濟學博士、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會長——柴強;
華匯設計集團規劃設計院高級總裁助理、原紹興越州都市規劃院院長——施明朗;
以及紹興房地產資深KOL、眾和營銷負責人——裘文斌。
三位業內大咖坐而論道,分享對行業、城市與樓市的看法和見解。
HFC華發金融活力城、金輝·半島雲著、元壟鏡廬、美的雲築、榮安觀江園、融杭府等紹興實力紅盤的營銷策劃骨幹,以及千名房地產優秀經紀人也共聚一堂,共同探究紹興樓市與城市的現在和未來。
1st
紹興城市的未來
在這場大會上,施明朗以《紹興城市的發展》為主題,向大家展示了紹興各大重點板塊的規劃與前景,並對紹興的未來發展提出了思考。
1.紹興發展,向海而行
先提一個問題:你覺得紹興是什麼時候開始向海發展的?
施明朗給了我們一個出人意料的答案:從2500年前的越國時代,紹興就開始了向海發展。
越國的都城,從會稽平陽到紹興府山,後來又到山東琅琊,呈現一條向北的遷移路徑。
而如今,隨著長三角一體化成為國家戰略,紹興也正向著北部的灣區進發,與歷史的軌跡逐漸重合。
隨後,施明朗又以1985-2020年的5張不同時期的紹興衛星影像圖,直觀展示了紹興已經走過山陰會稽時代、運河時代,如今正處於激盪的鏡湖時代,並最終將邁向杭州灣時代!
2.產業變革,交通升維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的深度發展,紹興作為樞紐城市的紅利正在日益展現。最能得到體現的,是科技與產業的變革。
從上海、杭州外溢的信息經濟產業,從寧波、台州轉移的生物醫藥產業,從溫州等城市吸引來的先進裝備製造產業,都將輻射紹興,推動紹興的經濟產業轉型升級。
高度發達的交通,是紹興發揮樞紐城市作用,更順暢吸引產業的基礎。
施明朗向我們展示了紹興的大交通規劃圖,包括「八縱六橫」的市區快速路網,深度連接的融杭快速路網,以及最令人矚目的——遠期規劃12條地鐵線。
除了廣為人知的一期二期工程,紹興遠期還將再規劃多達7條新線路,覆蓋柯橋、越城、上虞、濱海,其中不乏聯通蕭山機場的8號線等明星線路。
3.紹興這些板塊,值得重點看好
而後,施明朗向我們展示了他對紹興重要板塊的理解:
鏡湖是大紹興核心區,起到疏解老城功能、促進柯橋功能升級、引領袍江產業轉型、支撐濱海長遠發展等功能,是完構紹興城市的重要極核。
濱海新區是灣區平台,將與杭州錢塘新區、寧波前灣新區同台競技。而且紹興濱海新區還是杭紹甬三大新區中,唯一將城市中心包含在內的,擁有獨特優勢。
柯橋是國際紡都杭紹星城,擁有著融杭的天然優勢,城市發展的方向是西進北上。
柯橋城市西進之平台,是臨空經濟示範區;北上的核心區塊,是柯北未來之城。施明朗對這兩個板塊,表示了高度看好。
對於越城區,施明朗表示越城南部所承載的文化,將是一大城市價值。包括會稽山、若耶溪、秦望山、東鑑湖等頗具盛名的文化景點,都位於越城南部。
圍繞這些景點,將形成秦望谷片區、東鑑湖片區、會稽山旅遊度假核心區組成的「一核兩翼」,以及若耶溪唐詩之路、會稽山水文化帶組成的「一帶一路」,都將成為未來紹興旅遊產業的重中之重。
4.紹興城市的未來暢想
最後,對於紹興未來的發展,施明朗提出了自己的獨家看法:
位於杭甬滬中心位置的紹興,本身有著絕佳的區位優勢。所以紹興應該立足自身優勢,不斷強化交通、創新、服務、生態等方面的中樞連結作用,成為浙中、浙南乃至閩粵大通道的中樞。
對於紹興目前只有北面柯橋密集連接杭州,施明朗提出可以建立一條南部大通道,從杭州西站出發,經過西湖-螞蟻金服-三江匯-臨浦-諸暨北-紹興南,直至上虞南。
這條大通道將串聯浙江大學、之江實驗室、西湖大學、富春山居、浦陽江風景帶、會稽山國家文化公園、紹興大學,形成一條集商業、金融、科技、文化於一體的城市群金線。
這樣,不僅有利於杭紹同城化全面深入,也將帶動紹興南部的崛起。
2nd
紹興樓市將會如何走向?
對於紹興樓市的現狀與未來,裘文斌通過《紹興樓市的機會》,向我們講述了他的觀察和看法。
1.現狀:底部已到,回彈在即
要看懂趨勢、找到機會,就要先看清現狀。
紹興樓市的現狀,總的來說就是:底部已到,回彈在即。
從市場來看,不管是越城區還是柯橋區的月成交數據,都已經觸底,並正在U形回彈;
從政策來看,雖然「房住不炒」仍是主基調,但是各項調控都基本已經放開,政策十分寬鬆;
從購房成本來看,契稅優惠、二成首付,以及歷史最低利率的疊加,購房成本已經到了最低的時候;
從購房安全性來看,在經歷了房企暴雷、樓盤爛尾等事件後,政府不僅會加強資金監管,而且以各項政策全力保交付,爛尾風險低;
此外,紹興的引人力度不斷加大,加上2023年亞運會召開,也為紹興樓市的回彈打下了基礎。
2.趨勢:大周期,大洗牌,大分化
說完了現狀,裘文斌又以三大關鍵詞,解讀了樓市的趨勢。
一是大周期。經濟運行一般都有周期性,房地產市場也不例外。
從20年中國房地產史來看,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其實已經經過很多輪周期,每輪周期都在跌與漲之間循環。而我們現在經歷的,不過是又一個周期的開始。
二是大洗牌。經歷了這次的樓市調整,開發商、中介、購房者都將被洗牌。
盲目高周轉的開發商將被淘汰,專注品質與穩健發展的開發商則將彎道超車;中介從非專業性,轉向提供更專業化的定製服務;購房者的需求,則從投資轉向自住,相較性價比,會更看重品質。
三是大分化。在樓市火熱的時候,不管什麼城市、什麼區域、什麼產品,樓盤都在熱銷。而等到市場冷卻、水退石露的時候,分化就開始了。
高能級、機會多的一二線城市,高規格、建設力度大的區域,高品質、性價比高的產品,往往能保持可觀的成績。而三四線城市、邊緣區域、品質一般的產品,成交量會迅速下降。
3.紹興樓市的機會
當然,紹興這座城市的機會,還是很多的。
比如浙江省TOP4的GDP總量、超越全省平均水平的人均存款,說明紹興家庭有很強的購買潛力;
不斷加快的人口流入、持續增加的人口基數,再加上2025年計劃常住人口達580萬人以上的宏大目標。從「長期看人口」的角度來說,紹興樓市還有著廣闊的前景;
再加上巨大拆遷量,以及比亞迪、富士康等龍頭企業引入,也會產生新的居住需求。
總的來說,在全國的層面來看,15萬億規模的房地產行業,依然是中國經濟的壓艙石和支柱產業;
在紹興的層面來看,不管是城市體量,還是居民的經濟水平、置業需求,房地產都還大有可為。
3rd
存量房時代,經紀模式將如何演進?
關於房地產市場和相關行業的變化,柴強博士通過《房地產市場變化與經紀模式演進》,分享了他的解析與判斷。
關於房地產市場的變化,柴強提出了三個轉變:
從追求面積為主轉變為追求品質為主;
從剛性需求為主轉變為改善性、置換型需求為主;
從新房市場為主轉變為二手房市場為主。
人們對美好居住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是永遠的,然而在不斷高啟的房價下,許多人賣掉舊房才買得起新房。這就會導致二手房成交量超過新房成交量,進入「存量房時代」。
而隨著進入存量房時代,信息量越來越大、選擇越來越多、決策越來越難。無論是賣方還是買方,更加依賴渠道,更加需要專業的經紀服務。
所以柴強下了一個大膽的判斷:房地產經紀行業始終是朝陽產業。只要存在房地產市場,有房地產交易,就需要經紀服務。
而且就存量住房來看:存量住房總套數×換手率×經紀滲透率×套均總價×佣金率,其中,換手率、經紀滲透率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因此房地產經紀市場的空間還非常廣闊,是一個不會衰落的行業。
對於房地產經紀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柴強下了兩個判斷:
經紀人員職業化:就像開車必有駕照一樣,我國未來房地產經紀從業人員也將實行「牌照」制度,讓經紀行業實現職業化、行為長期化;
單方代理:現在我國的中介大部分是雙方居間,容易「兩頭都不落好」。而未來的經紀人將分為賣方經紀人、買方經紀人,在買賣雙方中僅代表一方,依法為委託人爭取最大合法利益,實現合作共贏。
4th
危機正在過去,機會一直存在。
聽完了三位大咖對紹興城市、房地產市場與經紀行業的論述和預判,在座的開發商代表與房地產精英人士都難掩內心澎湃。
隨後,到場的各個項目代表上台,向在場的上千名紹興優秀經紀人宣講了各自項目的動態和特別支持政策。
HFC華發金融活力城 銷售經理邵佳慧:
175萬方華發金融活力城,作為紹興罕見的百萬級大體量項目,功能集合,自成一城。拿下了2022年上半年紹興樓市三冠王。
金輝·半島雲著 營銷總監章棟棟:
金輝入紹3年,連落四子。如今金輝·半島雲著,是全柯橋主城區最具性價比的樓盤,已成為柯橋2萬+時代的絕版之作。
元壟地產鏡湖片區 營銷總監余宏:
元壟·鏡廬,是元壟在鏡湖新區的首子,傾注了元壟集團的巨大心力,是元壟品質的標杆作品。
美的雲築 銷售經理宋凱凱 :
高度看好紹興城市,對高鐵新城板塊情有獨鍾,美的雲築、美的萬科·君蘭錦繡,雙盤落子鏡湖高鐵新城,為紹興購房者提供了更多的優質選擇。
榮安觀江園 營銷總朱秦峰:
榮安地產,是浙系房企穩健和品質的代表。榮安·觀江園,地鐵口、公園水岸住宅,榮膺高鐵新城板塊半年度成交TOP1。
融杭府 銷售經理丁星辰:
生態環境全球500佳,半小時通達杭紹雙城,容積率約1.46純低密墅區,洋房單價9888元/㎡起,合院總價352萬起,全紹興的「性價比之王」。
現場還進行了多輪抽獎,蘋果筆記本電腦、戴森吹風機、家用投影儀、掃地機器人、平衡車、製冰機……各種精彩好禮紛紛送出,也將現場氣氛炒至高潮。
最後,在眾和營銷員工合唱《我的夢》的歌聲中,本次「眾心同行 和創未來」2022眾和營銷-紹興地產經紀分享交流會落下帷幕。
而就在這場大會落幕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
「要穩定房地產市場,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壓實地方政府責任,保交樓、穩民生。」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恭喜堅守至此,並對未來仍抱有期盼的房地產人,春天,很快就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