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估值漲60倍,高瓴和老虎看好的公司要IPO了

2023-04-21     投中網

原標題:3年估值漲60倍,高瓴和老虎看好的公司要IPO了

在關節手術外科機器人領域,雖然存量市場的「老大」史賽克,但新增裝機數量國產已經基本與進口持平,結合招股書中顯示,鍵嘉醫療的ARTHROBOT中標6家醫院,一方面說明關節手術機器人滲透率依然有限,另一方面,某些領域的國產替代真支棱起來了。

不過,脊柱/創傷手術機器人存量和新增依然由美敦力把持,將視線投至其他類型的手術機器人,市場格局也大抵如此,國產和進口一起搶增量。因此,手術機器人的國產替代算是不多的確定性機會,也難怪有些醫療VC只投器械,不投醫藥。(投中BBKing)

近日,鍵嘉醫療申請在科創板上市,並準備募集15.01億元,用於研發手術機器人技術、建設研發中心、手術機器人及配套器械生產基地、搭建營銷網絡和補充流動資金。

作為一家手術機器人公司,鍵嘉醫療的產品能應用於關節、脊柱、創傷、種植牙等領域。由於獲批上市的2款產品仍處於商業化早期,該公司的主營產品在報告期內還沒有收入。再加上研發投入、股權激勵等因素的影響,其在45個月虧了4.58億元。

不過在高瓴、老虎環球基金、洲嶺資本、百度風投、軟銀中國資本等投資者的支持下,該公司的發展也相當順利,不僅在成立4年後就申請登陸資本市場,估值更是在3年左右漲超60倍,超過35億元。

上市前,鍵嘉醫療的董事長兼總經理許靖持股39.9452%,通過一致行動人共持股47.8335%;高瓴持股12.4502%,為第一大外部股東。按照35億元估值粗略計算,許靖的身價將達到14億元,而高瓴持有的股份價值則將達到4.36億元。

45個月虧了4.58億元

立足於骨科、口腔等手術領域的臨床需求,鍵嘉醫療自研的手術機器人能應用於關節、脊柱、創傷、種植牙等領域,同時也在運動醫學、神經外科等領域持續布局。

其中,該公司的核心產品 ARTHROBOT 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能輔助醫生開展髖、膝、單髁等關節置換手術。此外,其產品線還包含 THETA 種植牙手術機器人、YOZX 全骨科手術機器人等。

研發進度的不同,也讓鍵嘉醫療的產品處於不同的階段。

目前,ARTHROBOT 髖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和膝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已獲得第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髖膝兼容手術機器人已提交註冊申請,多適應證手術機器人已完成型式檢驗;THETA 種植牙手術機器人已提交註冊申請、YOZX 全骨科手術機器人處於研發階段。

通過「設備+耗材+服務」分別收費的商業模式,該公司會在早期銷售設備,從而保證後期來自耗材和服務的持續性收入。

由於產品處於商業化早期,在2019年至2022年9月的報告期內,鍵嘉醫療只通過提供技術開發服務,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別獲得了10.68萬元和29.13萬元的收入。

好消息是,該公司的 ARTHROBOT 髖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目前已經獲得6家醫院採購,不僅成為中國首款中標的國產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也是遼寧、山東、吉林、廣西、河北、新疆六個省份首款中標的國產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

除了主營產品尚未產生收入,再加上研發投入、股權激勵等因素的影響,鍵嘉醫療在報告期內處於持續虧損狀態,凈利潤分別為-3228.09萬元、-4991.92 萬元、-9918.21萬元和-27702.67萬元,相當於45個月虧了約4.58億元。

其中,該公司報告期內在研發上共投入約1.74億元,擁有了手術規劃、手術導航定位、三維可視化、機械臂控制、手術機器人系統設計與集成等技術。截至2023年1月,該公司已授權的境內專利合計51項,其中發明專利22項。

累計融資超6億元,估值超過35億元

從四川大學獲得管理學碩士後,許靖長期紮根在醫療健康領域,並於2013年在一家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公司擔任副總經理。5年後,他和朋友一塊成立鍵嘉醫療,投身於手術機器人領域。

由於手術機器人具有研發投入大、研發周期長、研發風險高等特點,通常只有產品順利上市後才能為公司帶來收入,因而鍵嘉醫療的運營非常依賴外部融資。

在融資過程中,鍵嘉醫療連續4年都拿到了融資,累計獲得金額超6億元,得到了高瓴、老虎環球基金、百度風投、洲嶺資本、普華資本、科發資本、軟銀中國資本、浩羿投資、復星醫藥等投資者的支持。

2019年2月,在鍵嘉醫療剛起步時,科發資本和普華資本分別拿出600萬元和400萬元提供支持。此時,該公司的估值為5500萬元。

15個月後,百度風投拿出1600萬元,獨家投資了該公司的A輪。2020年12月,該公司又獲得高瓴、百度風投、復星醫藥和浩羿投資超億元的投資。出於對該公司髖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的認可,高瓴不僅從老股東手中接了部分股份,同時還直接投了7100萬元。

到了2021年4月,該公司完成高瓴、洲嶺資本、軟銀中國資本、浩羿投資、復星醫藥等投資者提供的2億元C輪融資。2022年1月,該公司在上市前又獲得了老虎環球基金和洲嶺資本提供的3億多元D輪融資,估值超過35億元。

3年不到,鍵嘉醫療的估值就從當初的5500萬元,變成如今超過35億元,漲超60倍。

上市前,許靖持股39.9452%,通過一致行動人共持股47.8335%;高瓴持股12.4502%,為第一大外部股東;老虎環球基金持股8.6601%,洲嶺資本持股7.7458%,百度風投持股6.6806%,復星醫藥持股5.2486%,科發資本持股4.1482%,普華資本持股3.4403%,軟銀中國資本持股3.0929%,浩羿投資持股0.6998%。

百億市場,玩家扎堆上市

半年內,包括鍵嘉醫療在內,就有4家手術機器人公司踏上IPO之路。

2022年10月底,思哲睿申請在科創板上市;2023年1月,精鋒醫療二次申請在港上市;2023年3月,術銳與中信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並向北京證監局報送輔導備案申請材料。

由於手術機器人公司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在長期無營收的情況下,外部資本的支持對自身的發展至關重要。在IPO之前,發展迅速的公司背後通常有眾多投資者支持。

其中,思哲睿累計融資金額超6億元,股東包括深創投、晟匯投資、龍江基金、恆匯創富等;精鋒醫療累計融資金額超20億元,股東包括博裕投資、紅杉中國、祥峰投資、聯想之星、聯想控股、淡馬錫、中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中金公司等。

至於術銳,累計融資金額也達到數億元,股東則包括正心谷、國投招商、順為資本、上海生物醫藥基金、源星資本、美敦力、天峰資本等。

投資者的大力押注,源於對該賽道的持續看好。在實際運用中,手術機器人不僅可以簡化手術操作流程,還能優化醫生工作體驗,同時也可以通過實現高精度手術,為患者提供更為安全高效的治療。

此外,這個賽道的市場規模也處于飛速發展的狀態。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顯示,手術機器人的全球市場規模在2021年達到了704億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3994億元。其中,中國的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在2021年達到了41.92億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709.52億元。

只是從目前已上市的國產手術機器人公司的業績來看,營收增長緩慢以及長期處於虧損狀態仍是普遍現象。這就意味著,即便成功上市,鍵嘉醫療等公司面對的壓力並不會小。不過如果能順利募集到足額的資金,無疑會讓自身擁有更多的底氣,同時在面對競爭時也能更加從容。(文/魯智高,來源/投中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1713f06885fd6d75cf53e2d9f318e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