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暑期檔,近百家公司的戰爭

2023-06-02   話娛

原標題:2023年暑期檔,近百家公司的戰爭

來源丨犀牛娛樂

文|小福

時間來到6月,也就進入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暑期檔。

根據貓眼專業版、燈塔專業版信息,犀牛娛樂對2023年暑期檔已定檔及有望定檔的重點影片做了簡單梳理。在6、7、8三個月份中,共有約29部重點影片確定/有望上映,在這些影片背後,共計有96家出品公司參與暑期檔鏖戰。

整體來看,今年暑期檔在現階段暴露出的最大問題是頭部影片數量不足。儘管《封神第一部》進入暑期檔的消息早早傳遍全網,但除了貼片廣告外至今沒有任何明顯宣傳定檔動作。而《超能一家人》《巨齒鯊2:深淵》這兩部目前的暑期檔前兩號種子勢能會有多強,也還有不確定性。

不過毫無疑問,就連行業舉步維艱的2020年和2022年暑期檔都能誕生出《八佰》《獨行月球》這樣能夠以一己之力扛起大盤的頭部爆款,相信環境更好的2023年暑期檔最終陣容還是值得繼續期待的。

國營、網際網路電影公司領銜

從目前這近30部重點影片背後的96家公司來看,今年暑期檔依然延續了去年網際網路、國營電影公司雙雙領跑的戰局。很多曾經聲勢浩蕩的頭部傳統電影公司,要麼保守輸出,要麼偃旗息鼓。

近年來,阿里影業、貓眼影業這兩家在線票務起家的網際網路電影公司,一方面在持續擴大網際網路電影發行業務輻射範圍,另一方面也深耕上游市場,參與度愈發地高。不過相較傳統電影公司,這兩家公司的主控、主投項目還是相對有限,更多還是以參投的形式參與到其中。

手握7部參投新片的阿里影業,是今年暑期檔所有電影公司中參與度最高的一家。可以明顯感覺到,近兩年間阿里影業的出品布局漸入佳境,在參與多元類型和體量項目的過程中精準押注了不少優質項目。例如去年暑期檔阿里影業第三齣品的《獨行月球》,憑藉超過31億的票房斬獲暑期檔票房冠軍,成績亦高居年度總榜第二名。

今年暑期檔阿里影業延續了這種風格。從《別叫我「賭神」》《消失的她》《超能一家人》《熱烈》《巨齒鯊2:深淵》《暗殺風暴》這6部橫跨了兩個多月的潛力項目,到有望進入七夕檔的《念念相忘》,阿里影業的投注項目題材囊括了動作、懸疑、愛情、犯罪、喜劇、運動等多個領域,這無疑將提升成功率。

與阿里影業相比,貓眼的出品業務布局力度稍弱,不過今年暑期檔仍然有《棉花糖和雲朵媽媽1寶貝芯計劃》《八角籠中》《長安三萬里》《超能一家人》以及尚未定檔的《念念相忘》5部影片即將推出。在此之中,今年貓眼加大了對暑期檔動畫電影的投入力度,選中了兩部面向不同受眾群體的國產動畫電影。

除了這兩家公司之外,在長視頻平台基因下成長起來的愛奇藝影業也看中了暑期檔的機遇,計劃重新釋出去年撤檔的邱禮濤執導動作犯罪電影《絕地追擊》。另外,優酷也作為出品方與奧飛合作了兒童動畫電影《超級飛俠:樂迪加速》。

傳統電影公司方面,近三年多來市場大趨勢始終是「國進民退」,無論是在參與度還是項目市場表現方面,國字頭一號選手中影都遙遙領先。

今年暑期檔,中影將帶來《我愛你!》《長安三萬里》《超能一家人》《熱烈》《巨齒鯊2:深淵》《念念相忘》6部新片。儘管其中沒有一部主控項目,但光在項目數量上就跑在了前面。

民營電影公司的參與度就明顯下降了。曾經的四大民營電影公司中,目前萬達電影、華誼兄弟均在今年暑期檔出品掛零,只剩光線、博納還沒有放棄暑期檔。

其中,在疫情三年成績相對穩健的光線在今年暑期檔繼續保持了穩定產出。《透明俠侶》《茶啊二中》兩部新片皆為主控項目,一部青春、一部動畫,把兩個光線優勢類型項目牢牢抓住。而博納在商業主旋律大片「階段性斷供」之後,已經有日子沒有推出大體量項目了,在今年暑期也只有一部參與出品的港片《別叫我「賭神」》上映。

剩餘公司方面,還有不少上游企業帶來了不同類型的暑期檔新片。去年依靠《人生大事》突圍暑期檔的聯瑞,在今年端午檔攜手韓延導演帶來了主控新片《我愛你!》,這部影片仍為聯瑞拿手的家庭題材。將在7月底上映的暑期檔固定陣容港片《掃毒3:人在天涯》參投方中也出現了聯瑞的身影。

項目眼光不錯的橫店影業,在暑期檔相中了《我愛你!》《熱烈》《念念相忘》三部影片,儘管淺嘗輒止,但橫店的選擇仍然令人期待。華人影業一口氣帶來了《巨齒鯊2》《學爸》兩部新片,其中和華納兄弟聯合打造的中美合拍片《巨齒鯊2》,已經提前鎖定了今年八月最重量級項目。

還有儒意主控的《熱烈》和亭東主控的《念念相忘》,這兩家身處上游的內容型公司項目數量雖少,卻貴在質量上乘。還沒上映,就已經被不少頭部公司爭相押注。最後還有離開主流視線許久的北京文化,有望祭出《封神第一部》這部超大體量項目。能不能打好這張底牌,就看這個暑期檔了。

前進還是倒退?

不難發現,今年暑期檔重點影片的公司陣容有兩個突出特點。第一是頭部電影公司的主控項目極少,第二就是上游電影公司「抱團」參投的項目更多了。

謹慎放出主控項目,無非是為了項目能夠在適配度最高的檔期收益最大化。而好項目被更多人看好,這個道理更加淺顯。不過,這個現象的另一面也暴露了當下市場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積極,就像諸多頭部公司的選擇——把主控項目暫緩釋出,通過參投優質項目來保障收益,可能算得上是現階段行業里最保險的做法了。

那麼今年暑期檔的前景呢?

根據公開數據,2020年到2022年暑期檔票房分別為36.2億元、73.81億元和91.36億元,形成遞增態勢。與此相對的,在2019年,暑期檔的總票房成績達到了177.78億元。疫情三年,對電影市場造成沉痛打擊,也導致了暑期檔缺口的持續出現。

一個必須要正視的事實是,以今年暑期檔新片的目前陣容,想要帶領市場回到疫情前水平顯然不夠現實。但在一個更加良性、常態化的市場環境下,起碼在檔期容量上,2023年暑期檔還是有充分潛力超越過去三年的。

眼下最大的不確定性自然還是來自頭部選手們。

始終懸在半空的《封神》究竟會不會來、什麼時候來,可能決定著整個暑期檔的走向,還有不少觀望影片的定檔節奏。國產片之外,《奧本海默》《碟中諜7》兩部分帳大片能否進入暑期檔補位,也決定著很多同檔期國產片的市場前景。

眼看時間一天天過去,它們究竟來還是不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