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方開始限價限量銷售豬肉了

2019-09-01     藥師投資學

最近豬肉的話題越來越多人討論了,說明豬肉價格的確已經漲到民眾有點無法接受的位置。早上起來看新聞,看到廣西南寧從今天起在10個市場設定點攤位,開始限量限價銷售豬肉

裡脊9.8元/斤,五花肉16.8元,前腿肉16.8元,梅頭肉19.8元,瘦肉19.8元,前豬手17.8元,後豬手16.8元,筒骨、龍骨和頸骨等均為16.8元,每人每日限購2斤

看價格的確便宜,很多地方的豬肉價已經漲到25元/斤的水平,這麼一算便宜了約30%。有沒有廣西南寧的網友現身說法給大家分享下當地情況的,據說是從雲南過來的冷鮮肉

如今政府像限制樓價一樣,也對豬肉搞了限價令。不過這需要支付龐大的財政補貼才行,不然沒有利潤的話,商家就不養不賣了,畢竟還要頂著豬瘟的風險。

我國屬於豬肉消費大國,每年豬肉消費量達到5481萬噸,按照14億人口計算,平均每人每年要吃約80斤豬肉

我大膽假設一下,如果限價令在全國推行開來,相當於每人每年每斤拿到約10元的補貼,平均每人每年消費80斤,一年就是800元。14億人口那就是11200億元豬肉補貼。。。

不過估計也會有部分人改為吃魚吃雞了,而且不是每個地方的補貼都有30%這麼大。但就算最終打個五折,補貼也要約5600億。

除了對豬肉補貼限價之外,我們最近其實還加大了豬肉進口,目前單月的豬肉進口量已經達到過去三年的頂點,單月豬肉進口量為18萬噸,估計未來還會新高。

之前有機構測算,全年豬肉缺口大約2000萬噸,那麼平均每月需要進口166萬噸才能解決問題,目前只達到目標的1/9。



豬肉價格對CPI(物價)影響比較大,如果CPI被豬肉價拉起來,會影響後面的貨幣政策(降准降息),從而對經濟造成一系列影響。穩豬價也是非常迫切的任務。



目前每成功出欄一頭豬盈利可以達到1100元左右,養豬水平比較好、規模化比較大的豬企,每頭豬估計可以盈利1500元以上。隨著豬肉價繼續上漲,未來每頭豬盈利2000元不是夢。去年這個時候,每頭豬只能賺200元。去年春節前後,養豬還是虧本的。

如此暴利之下,身邊越來越多朋友奔赴養豬大業。。



我們整天都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細分的話豬肉股也是豬肉市場的晴雨表。

2019年初的時候豬肉價其實還沒開始上漲,但豬肉股股價普遍翻倍。豬肉股早已經過了周期股爆發想像力最豐富的階段,如今買入能賺的就是未來養豬企業能賺的錢,估值的錢沒剩多少了



未來豬肉股拼業績就看誰有豬。豬肉價漲了,豬死光了也不行。豬肉就是錢,錢才是利潤。所以分析豬肉企業有兩個關鍵性指標,一是出欄量,二是生物性資產

牧原股份的股價能夠一直上漲,而很多豬肉股已經橫盤大半年,主要原因就是牧原股份的生物性資產表現良好,比2018年底增長21%,二季度末環比一季度增長32%,這說明牧原的豬活得還可以。

後面豬肉股可能還會上漲的,但我就肯定不會在這個時候再買了,收益風險比已經太低了,不值得一搏。再次提醒一下大家,周期股一定不能看利潤炒。別想著企業還賺錢,就繼續買入。

周期股股價往往領先商品價一個季度,當市場預期充分,大量機構深入調研,充分博弈之後,股價甚至會提前一年見頂。

就是利潤還在漲,但股價開始往下掉。希望當年方大炭素的悲劇不要重演,我當年可把嘴皮子都快磨破了,但最終發現還是不少人中招了。




........

最後再補充說幾個事:

格力電器中報出來了,利潤同比增長7.37%,隔壁美的集團利潤同比增長17.39%。目前格力12.3倍PE,美的16.3倍PE。如今市場都喜歡給予白馬股一定的確定性溢價,如果格力電器不跌的話,那只能等美的補漲了

白雲機場也發中報了,凈利潤同比下降39.1%,這個不用慌,不屬於業績炸雷,因為白雲機場去年T2航站樓投產有大筆資產折舊要計提,民航局又取消了補貼因此2019年利潤低是正常的。

機場的主要邏輯在免稅店收入,但白雲機場信息披露做得不好,在半年報里沒有這塊說明,最終我是翻到中國國旅的半年報找到了。廣州機場免稅店實現免稅業務收入8.44 億元,同比增加 5.56 億元,同比增長193%

免稅店多數賣香水化妝品、奢侈品,如此增速足以說明,經濟下行真的對土豪影響不大啊



周末銀保監會出台規定,長期年金的預定利率從4.025%調整至3.5%,之後如果想再發4.025%以上的產品,需要繳納一定的保證金。2013年8月5日以後買的養老年金或長期年金的收益將下滑。

出台這個規定的原因就是我之前反覆提及的,國債收益率下降會影響保險公司長期投資收益率,利差越來越小,保險公司的經營壓力就很大

這個利空早有預期,所以也不需要過分擔憂。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x_U7WwBJleJMoPMh4q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