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選手的肩膀為什麼那麼寬?展示技巧比肩部訓練更重要

2020-02-14   中國健體那些事兒

看過健美比賽的朋友,一定會發現舞台上的這些職業選手們,除了肌肉量遠超於常人,他們的身材比例也非常誇張。不單是男性健美健體運動員,甚至是女性比基尼選手,肩膀都達到了一個非常誇張的寬度。

拋除用藥的成分,今天這篇文章將從三個方面進行討論,希望能給你提供不同的思路,重新認識「肩寬」這件事情。

一、簡單評測下自己的肩寬水平

我相信會有女性朋友一直覺得自己的肩膀太寬,似乎影響了穿衣美感,也會有大把的男性訓練者一直悶悶不樂:我的肩膀怎麼練都不寬。其實在思考解決方法之前,對自己的肩膀寬度有個合理的估量非常重要。

想要了解自己的肩寬水平,可以簡單計算下「身高肩寬指數」。

很簡單,首先測量一下自己的身高值,然後測出自己兩側肩峰之間的水平距離值,然後套用公式計算出這個指數,和下邊給到的表格進行下對比。

公式:身高肩寬指數=(肩寬值/身高值)*100

參照圖:

舉個例子:假設一位男性朋友的身高是180cm,肩寬是45cm,那麼算出的身高肩寬指數就是25,對比下表格來看,這樣的數值略高於正常肩寬水平,算不上「天賦異稟」,也不算是「泯然眾人矣」。

當然了,如此簡單測量出的數值僅限於參考,也不需要為此而感到緊張。畢竟影響肩寬的因素很多……

二、影響肩寬的實際因素有哪些?

我們的肩寬主要由兩部分決定,鎖骨長度和三角肌發達程度。

先來說鎖骨長度。要知道骨骼的結構是難以改變的,在肌肉水平一致、訓練水平一致的前提下,鎖骨長的選手會比鎖骨短的選手呈現出更加誇張的肩膀寬度。鎖骨的長或窄,這是我們人為無法控制的,屬於很多訓練者念念不忘的「天賦」範疇。

既然骨骼變不了,那只能通過訓練強化下肩膀的肌肉了。

了解健身訓練的朋友知道,三角肌的發達程度會影響我們的肩寬,側平舉和推舉類動作都可以用來發展三角肌,這就是日常我們可以看到的健身文章中,似乎約定俗成的說法是「肩部訓練=三角肌訓練」。

嚴格來說,肩部肌群除了肩膀兩側的三角肌,還有位於肩頸和背部平面的斜方肌。但是我們在肩部訓練中很少提及斜方肌訓練,是因為斜方肌的發達會反向影響肩寬。而且有訓練經驗的朋友會知道,斜方肌主動借力的意識很強,總是會在三角肌的訓練動作中代償發力,所以我們想要孤立刺激三角肌其實並不容易。

但這並不是健美舞台上肩膀寬度的全部秘密。

三、如何在視覺上讓肩膀顯得更寬?

回歸職業選手的舞台造型,我們會發現很多人的肩膀並沒有那麼寬。尤其是古典健美和健體選手,當他們褪去油彩穿好衣服的時候,很難從外形上看出他們的肩膀圍度。可是在舞台聚光燈下,肩膀卻顯得十分誇張,這裡邊有很多綜合考量因素。

首先看外形,凸顯肩寬的最好方式是打造誇張的腰肩比。健美中提及的比例,不單單是肩膀這一個部位的視覺效果了,如果腰腹部沒有多餘的脂肪和贅肉,經過視覺對比就會顯得肩膀更寬。

所以對於普通人而言,增加肩部視覺寬度的第一個方法是控制體脂,實現身體比例的調整。

其次看造型,健體選手的肉量遜色於健美選手,造型環節也相對簡單,需要通過四個轉體動作展現肌肉形態。為了讓肩部看上去更寬,造型時可以利用一些技巧來展示肩寬:可以通過肩胛骨的移動讓手臂向外舒展,還可以通過手腕的翻轉讓肱骨大結節向兩側頂出,起到視覺上增加肩寬的效果。

這樣的技巧在崇尚古典健美的「黃金時代」尤為盛行,尤其是在面向裁判和觀眾的正展環節,通過手臂的外翻讓肩寬比例實現更為誇張的效果。

總結

舞台上令人羨慕的肩寬並非遙不可及,除了骨架水平、肌肉量,還有造型的因素在裡邊。

很多動作據說可以把肩膀練寬,隱含意思是通過訓練強化三角肌,從而在視覺上造成肩膀變寬的視覺效果。當然除了肩部訓練,我們還可以「曲線救國」,通過減脂纖細腰腹,打造出倒三角的身材比例實現肩膀寬度的對比,還可以讓手臂適度向外打開,在視覺上增加肩寬。


以上就是今天全部內容了。創作不易,誠摯感謝您的每一次點贊、轉發和收藏,在評論區評論互動,我們將在後續產出更多實用的內容!

關注中國健體那些事,訓練知識、健身資訊、健美健體,總有內容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