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生日,迪士尼漲價維生

2023-10-20     張書樂

原標題:百歲生日,迪士尼漲價維生

10月16日是迪士尼成立100周年。

漲價,成了這個百年品牌的賀歲關鍵詞。

據《華爾街日報》當地時間10月11日報道,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迪士尼樂園單日票價上漲8%至194美元(約合人民幣1416元),5日票價上漲近16%至480美元(約合人民幣3504元)。

事實上,迪士尼漲價並非新鮮事。

據不完全統計,上海迪士尼開業7年來至少漲價4次,特別高峰日的票價一度漲到799元。

作為一家「百年老店」,樂園業務是其最主要的現金和利潤來源。

但樂園遊客數量出現下滑趨勢,此外個別樂園仍難以擺脫虧損狀態。

同時,流媒體業務則舉步維艱,離盈利目標還有漫漫長路。

這項曾經被定位為「迪士尼未來」的業務,被迪士尼重金輸血,收效不佳。

資料顯示,2018年到2022年,迪士尼內容總投入高達1144億美元。

而在此期間,迪士尼總營收是3446億美元。

迪士尼在流媒體業務投入的金額占這些年總營收的三分之一。

而效果呢?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迪士尼媒體和娛樂發行(DMED)季度收入為147.76億美元,同比增長僅1%,經營虧損為1000萬美元。

另外,Disney+首次出現訂閱用戶下降,有240萬訂閱用戶流失,數量遠高於預期。

於是,迪士尼急了,提高門票費用,也有為流媒體進一步輸血的考量。

可迪士尼只能靠盤剝遊客來維持老店生計了嗎?

對此,新浪科技徐苑蕾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漲價是基於消費者心理的考量,迪士尼吃相難看、但打法無錯。

只是,確實讓消費者很無語。

從戰術層面看,迪士尼屬於一次性打卡消費,提價只要不超越消費者的價格敏感性,問題不大,這是個溫水煮青蛙的套路。

迪士尼的漲價幅度都是精算過的,基本是在目標用戶的承受範圍內漲。

而且迪士尼不是做回頭客生意的,消費者從外地到上海去趟迪士尼,不會因為多個幾十元就不去。

從戰略角度看,漲價,某種情況源於迪士尼業績承壓,想要通過漲價來平抑,但或許短時間能帶來改善,長效上看也是飲鴆止渴。

畢竟門票本質上只是樂園的一個開場白,增值服務才是大主流。

而漲價後的迪士尼,該如何留客呢?

愚以為:

迪士尼在短期無法改變內容承載的狀態下,只能優化服務例如無償或低價緩解熱門遊樂設施的排隊問題,來消解提價的負面影響,用消費者的體驗提升沖抵漲價帶來的不適。

然後,依然是加註流媒體,吸引年輕人,解決迪士尼從品牌到消費者畫像均呈現老齡化的趨勢。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產業評論人,新出版有《自媒體寫作從入門到精通》(清華大學出版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e9396038bae33db54065e8bcda1a9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