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HIFI大廠的TWS高分答卷:達音科DTW1000H簡評

2022-04-20     李凌佳琦的HIFI小鎮

原標題:​傳統HIFI大廠的TWS高分答卷:達音科DTW1000H簡評

之前曾經寫過一個叫「HIFI品牌的正確破局思路」的系列文章,但在達音科的新品DTW1000H這裡,這個系列標題並不適用,因為它在我眼裡並不是一個「破局」的產品,其超過1000元的售價、HIFI級的單元用料、以及優秀的音質表現,我認為更加適合廣大追求音質的HIFI發燒友作為一個出街主力去使用,而不是去TWS市場的大盤子裡喝一口數碼廠商剩下的殘羹剩飯。

當Bose祭出了頂級的主動降噪,當索尼WFXM4的拼夕夕價格殺到1K出頭、當JVC的木振膜也殺入高端TWS市場,以及各種手機廠商在幾百元檔位給出了綜合體驗非常優秀的大眾化產品,國產所謂的中高端HIFI型號是很難形成自己的獨特競爭力的。達音科在我眼裡其實走的就是「笨辦法」,趙公子來這裡只辦三件事,音質、音質、還是他mua的音質。

當然了,HIFI廠子做音質型的TWS不代表其他方面就拉胯。就這設計方面吧,腔體本身看著平平無奇,黑色部分不是純黑,有一些斑點的點綴,圓不溜秋的形體下是非常貼合與舒適的佩戴,有著非常不錯的隔音效果,也算是給沒有主動降噪達成了一定的彌補(補充一點:把腔體塞在耳朵上以後,稍稍調整、旋轉一下腔體角度,會帶來最佳的隔音和音質效果)。我比較喜歡的是橘色的真皮用料的充電盒,體積小巧、手感親膚,雖然宣傳方面說的是真皮,但是摸起來頗有一些前陣子手機廠商里流行的素皮質感,拿在手裡的摩擦力會比傳統印象中的真皮要高。

接下來就是一些我個人不怎麼在乎的硬體配置和功能介紹了,高通主控、藍牙5.2、IPX4級防水、aptX Adaptive編碼、ENC通話降噪、8+32小時續航、通透模式、無線充電等。連接穩定性、抗干擾、延遲等方面的表現不能說媲美手機廠的TWS,但至少在國產HIFI品牌的同類型產品里已經給足了誠意滿滿的配置,而且實測通話音質、延遲表現上是堪稱優秀的級別。除此之外,DTW1000H還提供了一個專門的遊戲模式來優先保證低延遲表現。大家對於通透模式的「通透度」也別抱太大期望,起到環境收聲的效果是完全OK的,但是和媲美無佩戴時的效果還有很大距離。

關於耳塞套的選擇,達音科這回做的挺講究,而且聽到它大致的聲底以後我也搞清楚了為什麼要這麼選擇。標配的TWS專用版SpinFit CP-360不僅有著非常柔軟親膚的佩戴感,音色也非常的乾淨明亮,和DTW1000H稍顯濃厚的聲底形成了一個良好的搭配

硬體用料方面,一圈二鐵的配置如果放在有線耳機里自然是完全不唬人的,但我對這顆具備獨立聲學腔室的液晶鍍鈹單元有著很高的期待,達音科對鍍鈹振膜的調教本身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加上TWS這種產品形態不用去考慮前端風格的適配問題,而從實際聽感來說,兩個定製樓氏動鐵單元我感覺更多的是為動圈服務的,起到勾勒一些高頻輪廓和補充信息量的作用,而整體的音色底子較為接近一個傳統純動圈的聽感。

DTW1000H在素質和聽感方面,用不嚴謹的比例去劃分的話,我認為素質占3、聽感占7,倒不是說非黑即白地判定DTW1000H素質不高,但是它一耳朵下的「素質感」不那麼「顯得高」,比如較為收斂的高頻亮度、溫暖醇厚的人聲音色、量感充沛的低頻,會讓人不自覺地想打開一些華語老歌去進行試音。而切換到器樂方面,DTW1000H具備良好的動態響應能力、線條感不算強烈、結像顯得肉肉彈彈的,弦樂的音色寬鬆舒展但談不上華麗,在一個聽感舒適的範圍內有著較高的密度表現,信息量的層次也較為自然,不會有突兀的顆粒感或者失控的高頻頻段。

如果讓我拿一個達音科自家的耳塞類比的話,它有些像DK2001、也有些像Titan5,共同點都在於具備很好的低頻包圍感與充沛的殘響的氛圍烘托,甚至還有一定的極低頻延展度。人聲部分的醇厚感要大於清麗感,並不是類似DK-3001Pro那種明亮甜潤的路子,而是比較偏向於安定、沉穩。低頻部分的調教我一直認為是現在中高端TWS的短板之一,JVC的兩款旗艦、包括索尼的型號都會有些轟頭,而其他一些素質不錯的TWS在低頻偏少的前提下會顯得有些干薄,在我聽過的型號里,很少有像DTW1000H這樣能夠滿足低頻控、流行黨需求的同時也依然在一個「健康」的範疇之內,速度感稍慢、透明度也不算優秀,但在量感不過分多的基礎上實現了在TWS里相當頂尖的下潛、動態、空氣感表現。

DTW1000H的聲場在TWS行列里不算頂尖,單單從規模來說,會弱於FW1000T、也沒有比幾百元的Tanchjim強,做的好的地方在於寬度、縱深沒有明顯短板,而且人聲的頭中效應控制的較好。過於內凹的人聲和位置被「後退」的器樂結像在TWS產品里屢見不鮮,雖然普通用戶可能不在意,但在我這個發燒友眼裡是一個會被我判死刑的地方,達音科自然是不會犯這個錯誤的。而加上UTW1000H本身是一個厚聲型的TWS,如果你有足夠的聽音經驗,應該能意識到厚底子、較為貼耳的人聲,和聲場的規模感是一個調音上的「矛盾點」,達音科所實現的處理結果在我的認為範圍內無疑是顯得較為老道的。

DTW1000H所處的1380元這個檔位,距離目前最貴的TWS型號也有很大的距離、但其聲音表現確實和千元內的絕大部分TWS拉開了明顯差距,如果你對主動降噪功能沒有剛需、並且在意音質表現的話,那麼達音科這款鴿到我已經忘了不知道有多久的型號,會加入我目前的第一梯隊推薦清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d9203c6104a76b1ad5e1f6dfcdec4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