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影壇,有幾位導演,能讓影迷念念不忘苦等十年?
魚叔心目中,宮崎駿絕對是其中之一。
老爺子上一部長片《起風了》,已經過去十年了。
盼了又盼,終於,新片上映。
大師吊足了觀眾胃口。
零宣發,預告片、劇照、陣容全部成謎。
僅在上映前發布了一張海報。
但顯然,「宮崎駿 」三個字就自帶號召力。
4天票房破20億日元,刷新了吉卜力工作室的紀錄。
不過,口碑兩極分化。
有人五星奉上,「宮崎駿還是那個宮崎駿,實在太了不起了。 」
也有許多人直呼看不懂。
似乎有種「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的感覺。
82歲動畫大師的封山之作,究竟拍了什麼?
因為實在心癢,魚叔找了部代餐。
它出自與宮崎駿亦師、亦敵、亦友的高畑勛之手。
同是一代動畫大師的謝幕之作,或許能幫助我們「前瞻」一把——
《輝夜姬物語》かぐや姫の物語
之所以選這部電影作為代餐。
一方面因為,高畑勛的作品經常被誤認作宮崎駿的。
比如《百變狸貓》《螢火蟲之墓》《歲月的童話》,都是高畑勛導演,而非宮崎駿。
之所以存在這種誤解,除了因為宮崎駿的名聲過於響亮。
也因為他們的創作軌跡、理念相近。
實際上,早期,高畑勛算是宮崎駿的伯樂。
製作首部長片《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時,他力排眾議地任用了當時還是新人的宮崎駿。
後來兩人共同創辦了吉卜力工作室,合作了《風之谷》《天空之城》等經典作品。
再後來很長一段時間,他們是亦敵亦友的關係。
高畑勛的《螢火蟲之墓》和宮崎駿的《龍貓》在同一天上映。
《輝夜姬物語》也和宮崎駿的《起風了》同台對壘。
吉卜力工作室的董事長兼製片人鈴木敏夫
他們彼此欣賞,心照不宣。
《起風了》首映時,宮崎駿公開宣布退休,表示這是自己最後一部作品。
高畑勛卻不以為然,認為他只是隨便說說,說不定哪天就出新作了。
果不其然,時隔10年,宮崎駿又帶來了《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另一方面,重提這部影片也是因為這是高畑勛的最後一部作品。
合作多年,他們的默契尤其體現在創作的相似性上。
都熱衷於表達自然、成長、童趣,有很強的現實寓言性。
這部心血之作中,這些元素都被集中表現了出來。
重看這部作品,也有助於我們理解宮崎駿「最後一部作品 」 的所思所想。
《輝夜姬物語》取材自日本古典文學《竹取物語》。
輝夜姬來自月宮,卻在某天降臨地球。
化為小巧的嬰孩,離奇地藏於一根發光的竹子裡。
竹子如蓮花悠然綻開後,她像一個小佛像般,身著華服現身。
而這一切都被一個老翁看在眼裡,如見神跡。
老翁小心地將她捧回了家,視她為己出。
奇異的事接二連三發生。
輝夜姬的成長速度遠超正常人。
抱在懷裡時能感受到它的身體變得沉重,跌一跤就忽然學會了走路。
地上打個滾,又竹子般猛抽了一節。
一眨眼,就出落成漂亮的少女模樣。
但每天和這裡的孩子們一起嬉鬧,她看上去和普通的鄉村姑娘無異。
總是奔跑在山間小路上。
躲野豬、抓雉雞,躲在草叢裡大口吃著偷來的瓜。
輝夜姬完全沒料到,如此無憂無慮的童年竟提前結束了。
老翁又從那根發光的竹子裡發現了數不清的金子,和一件件華美的綢緞。
他思量許久後,認定這是上天的啟示——
她不該過貧窮的生活,她天生是錦衣玉食的公主。
老翁前往京城,用所有黃金為她打造了一個宮殿,丞相、老師、奴婢一應俱全後。
他和妻子打包好所有家當,刻不容緩地帶輝夜姬離開。
鄉里的野孩很快就被馴服成了端莊的公主。
修習禮儀、剔眉施粉、學琴練字、待字閨中……
作為高畑勛的最後一部作品,此片足以給人了無遺憾的巨大滿足。
全片耗資50億元,從立項到製作,足足花費了9年時間,原畫稿紙達50萬張。
不難看出,高畑勛在各個層面都做出了突破。
最讓人眼前一亮的是畫風。
不同於吉卜力一貫以來鮮明精細的美學風格。
《魔女宅急便》
也不像高畑勛早期代表作《螢火蟲之墓》《歲月的童話》。
色彩繁複的寫實風,很多情節都可以被真人化。
《歲月的童話》
《輝夜姬物語》的畫風,反而讓人想到早年由上海美影廠出品的動畫。
背景與角色一體化繪製,借鑑了中國水墨畫的留白效果。
流暢、簡潔的素描線條粗疏勾勒,西方的透明水粉暈染顏色。
幀幀化境,給人以韻味十足的寫意感。
實際上,這種風格他在上一部作品《鄰居家的山田君》中嘗試過。
日常瑣碎的家庭故事中,簡潔的畫風、歪歪扭扭的線條增加不少生動感和趣味性。
目的就是想將重心從畫面本身轉移到更深遠的意蘊。
到了這一部,可以說更是做到了極致。
用類似草圖的線條描繪人物,每一筆線條的粗細都經過反覆推敲。
畫面顏色也捨棄普遍使用的廣告顏料,改用透明度更高的西方水彩。
看似在捨棄對真實的表現。
實際上反而是為了避免「人造世界」,追求一種超越表層的靈動、真實的生命力。
聲音層面也花了很多心思。
不是做好動畫後再去配音,而是為了生動感,先收錄演員的台詞,再根據聲音作畫。
每一句都是反覆打磨。
輝夜姬的聲優朝倉亞紀在配音過程中多次感到挫敗。
配樂也非常講究。
知名音樂大師久石讓反覆修改多次。
輝夜姬彈的琴聲,高畑勛曾拒絕古箏,執意要用更古樸的中國古琴的聲音。
結果受限太大,找不到會彈的人。
最後使勁渾身解數,用毛巾堵住音孔,取掉甲片……才得到了高畑勛所需要的更含蓄、低沉的聲音。
當然更重要的是,視聽與故事的水乳交融。
雖然改編自廣為人知的民間故事,但他並不是忠於原著的翻拍,而是有自己的表達和思考。
人人熟知這個傳說,都知道這是一個女孩降臨人間,最後又飛回去的故事。
他試圖回答其中的空白,她因何來此,因何離開,在人間這一趟她感受到了什麼,她的罪與罰是什麼。
由此出發,會發現這個古老的故事在傳遞當下的觀念。
被囚禁在皇宮裡的年輕女子,失去自由,成了父親的所有物。
在命名日那天,宮裡三天三夜宴請賓客,一片喧鬧。
她落寞地坐在帷幕後,成了供人賞玩的木偶。
一道道窗欄,有如身處獄中。
無數達官貴人為她踏上冒險之旅,前來獻寶,請求與她成婚。
天皇都聽聞了她的美貌,召她入宮。
然而,她的生存空間變得逼仄無比,想要掙脫禁錮的憤怒感衝上心頭。
「我不會成為誰的附屬品。」
片中衝擊力最強的一幕,是她的出逃夢。
明月高懸的夜裡,她以飛一般的速度逃離京都,奔回鄉野。
路上,身上的綢緞一件一件脫落。
線條變得短而急,像一個個刀口,勾勒出一幅恐怖的圖景——
仿若褪去了人類的偽裝,被滾動的月亮打回了原形。
她的目光變得越來越猙獰,仿佛變成了一隻妖怪。
最後,她身著破衣爛衫,以乞丐的模樣回到了童年的山林。
然而,那裡已不復生機,昔日的玩伴也已遠走。
城鄉、貧富的二元結構,凸顯出女性的生存困境。
留在京都,還是逃回鄉村,哪裡都沒有她的容身之處。
她的罪是生而為人的原罪。
她不堪重負,一遍遍求救後,只等被帶回月球。
但在臨走前,她又一次回到故土,遇到了曾經的青梅竹馬。
可就在她剛剛體會到人間溫情時,又到了離開的時候。
她被帶回了天宮。
離去的過程中,老翁夫婦不舍地呼喚她,她也頻頻落淚。
消失在天際前,她最後一回眸,看到了明亮的地球。
混雜著恨與愛的記憶,寫就了如此哀傷但迷人的告別。
意蘊無窮的結尾,也成了高畑勛留給我們的告別。
宮崎駿暌違十年的心血之作,想必也有異曲同工之處。
結合目前的反饋,可以看出《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也有很大突破。
故事上,看過的人比作《愛麗絲夢遊仙境》《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也就是熟悉的奇幻冒險題材。
還有很多人說,看到了《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起風了》等許多作品的影子。
可見,這一部更是將天馬行空、瑰麗恢弘的青春幻想發揮到了淋漓盡致。
但他必然也會一如既往地,在幻想世界中回應著各種現實問題。
有人說其中 充滿大量隱喻,都指向我們真實的生活。
海報上藍白羽毛的蒼鷺,大概也扮演著成長中引領我們的重要角色 。
具體的現實情節也有熟悉感。
二戰背景,少年的成長故事。
他在火災中失去了母親,隨父親和繼母搬到了鄉下。
父親在鄉下有一個頗具規模的工廠,製造飛機外殼,劇中結尾又搬回了東京。
依然是城鄉二元關係和外部環境變化中凸顯個人內在的成長。
此外,熟悉宮崎駿的都知道,他的父親曾在戰時從事飛機製造工作。
他從小對飛機有很深的興趣,作品中經常出現飛翔的景象。
但反戰立場催生了他的矛盾 心理,這也在《起風了》中有所表現。
可想而知,他將自身經歷置於主角身上,在故事中投入私密的個人情感。
而這部影片的主題又不止於反戰,落在對人生價值和意義的追求高度。
片名源於一部同名小說。
影片內容與之無關,主人公讀完小說後,自己的心理感受才是創作者想要傳達的——
「無論時代如何殘酷,都要活得像一個真正的人。」
吉卜力工作室的著名製片鈴木敏夫在看完新作後透露,「讀完內容後,我便能理解為何宮崎駿導演要撤回引退。」
技術上看,此片是吉卜力工作室迄今為止規模最宏大的作品。
60位畫師純手繪7年,據稱,1個月只能完成1分鐘的正片內容。
光畫分鏡就畫了三年。
堅持手繪初心的同時,也借重了新的技術,這也是宮崎駿第一次嘗試將CG技術融合進手繪動畫裡面。
很多人看完後都表示,厚重的色調下,人物神態、動作等細節刻畫讓人難忘。
內臟衝出體外、飛鳥之類的運動畫面給人的衝擊,都更上一層樓 。
音樂方面,久石讓配樂,米津玄師演唱主題曲,菅田將暉、木村拓哉等大咖獻聲,據說亦有不少驚喜。
除了作品本身,更讓人感慨的是,大師暮年仍把自己完全獻給創作。
高畑勛完成《輝夜姬物語》時已年近八旬。
而宮崎駿因為身體原因,之前就不止一次地說要退休。
但總是出於無法割捨的熱愛,又一再反悔。
就像《勝者即是正義》中的漫畫家,為了創造出更多心之所想 ,恨不得將別人浪費的時間也拿來用。
天才的美譽背後,是耗盡全身心與時間賽跑的力量。
正如一代電影大師黑澤明,晚年還熱心於創作。
年過八旬還能在創作上攀得新的高峰。
傳奇影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年近九十,還推出了《騾子》《理察·朱維爾的哀歌》這樣高質量的作品。
因此,《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的存在本身,就像十年前的《輝夜姬物語》一樣。
足以給人精神振奮。
讓我們看到某種希望。
在電影市場趨於工業化、程式化的當下,仍有這樣真正的藝術家,秉持著初心。
所以,我們有理由去期待,宮崎駿再一次給我們驚喜。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答案已經寫在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之中。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贊」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