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兩組家庭的貧富差距有多大?從年三十這天就看出來了
兩個不同家庭的大年三十,周秉昆家最窮卻最熱鬧
人們常說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但是放在《人世間》大年三十這天,似乎又變得有些不一樣了。
東北的過年氣氛有多濃?
周家人的過年氣氛簡直就像金剛鑽包餃子——熱鬧得鑽心
大年三十前一晚,周家的八口人擠在兩個大火炕上睡覺,這一幕的溫馨似乎只能在很多人的記憶里曾出現,那個時候很擠,但是越擠感情越深。
年三十一大早,周家人就開始一起包餃子,在東北過年,什麼都可以沒有,但是餃子一定要有,還要全家人一起包,這樣才能開心圓滿。
從餡料的顏色來看,大機率是肉餡的餃子,並且可能是酸菜肉餡或者芹菜肉餡的餃子,全家人一起動手,分工明確。
很多家庭選擇吃芹菜肉的餃子,也取自諧音,希望來年都能勤快一點。
家裡人多的時候,小孩子一般幫不上什麼忙,長輩也會招呼孩子們一起動手包餃子,孩子們則最喜歡玩面,這就像玩橡皮泥一樣,相信不少人的童年都這麼玩過面。
這東北,這個時期的人們大多數都住著平房,也都有個不大不小的院子,冬天過年買來的各種年貨,還有剛剛包好的餃子,就能放在這個天然的大冰箱裡。
把凍好的餃子放在小缸里,隨時吃隨時拿,這可比冰箱寬敞很多,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氣也比冰箱凍得更結實。
這種餃子估計再也吃不到了,因為它有種特殊的年味。
此時郝冬梅的家裡也在包餃子,一家三口顯得卻有些冷清,餃子的餡是韭菜的,這足以看出來兩個家庭肚子裡的油水差距。
在那個時候,都盼望著過年吃一頓肉餡的餃子,可是偏偏郝冬梅家裡吃素餡的,並且什麼綠葉菜都有,還不用自己買。
周家包餃子的時候,炕上也有,地下也有,並且周家也沒有所謂的客廳,餐廳,一個火炕就能充當很多用途了。
郝冬梅家看著很寬敞,寬敞的背後就是冷清,周家很小卻很溫馨。
郝冬梅家包完餃子,吃過餃子也就沒有什麼事情了,一家三口看看電視,這個大年三十也過完了。
但是這個時期還沒有晚會,對於郝冬梅家這樣比較冷清的家庭,似乎缺少了很多年味,不得不說也是因為有了晚會,在某種意義上給了冷清家庭很多的溫暖。
當然,當時能看得起電視的家庭也是非常不一般了。
周家所在的光字片就非常熱鬧了,家家戶戶包完餃子以後,孩子們就去到門口玩,過年最快樂的事情就是和小夥伴放個小鞭。
只要天一黑,那麼就要開始放鞭炮和煙花,這就是過年裡最有意義的事情,周秉昆似乎也喜歡和孩子們一起放鞭炮。
然後就是一家人在一起熬夜守歲,周家的大年三十過得非常有味道,他們家雖然窮,但是在精神上相對非常富裕。
記得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女婿在大年三十零點的時候不能在老丈人家過,如果有像馮化成這樣的,就是到零點的出門放個鞭炮,然後回來就行。
大年三十熬一宿,大年初一早上就要出門拜年,郝冬梅家基本上就沒有任何活動了,郝冬梅的父親還有行程安排,郝冬梅到了周家一起去拜年,她們家就剩下郝冬梅的母親了。
果然一個孩子的家庭,別人家過年是熱鬧,她們家就是清凈。
其實東北過年的時候,大年三十一大早換了新衣服,打漿糊,貼對聯,只要餃子下鍋就得放鞭炮,從黑天開始一直到初一的凌晨,鞭炮聲幾乎不停。
這一天不僅僅要包餃子,還要燉魚蒸棗糕等等,老人常說「忙年」,就是為了大年三十這一天。
其實周家的熱鬧才是很多人喜歡的「年」,但是隨著時代的更替,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像郝冬梅家一樣了。
你喜歡過年的時候人多一點熱鬧起來還是安靜一點好呢?
特別想知道,在劇中這個時候,他們給孩子的壓歲錢到底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