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5天熱播第一,這劇一播讓我入坑,2023諜戰劇出新「王者」了

2023-04-12     皮皮電影

原標題:一連5天熱播第一,這劇一播讓我入坑,2023諜戰劇出新「王者」了

皮哥曾經說過:《風箏》之後,再無諜戰劇。

中國的諜戰劇從2006年的《暗算》開始,到2017年的《風箏》收尾,中間經歷了波瀾壯闊的11年創作高峰期。

誕生了如《潛伏》、《懸崖》、《風箏》、《黎明之前》等多部優秀的諜戰劇作品。

巧合的是這一頭一尾的作者都是柳雲龍,也難怪他被稱為「諜戰劇之父」。

但2017年後,諜戰劇的創作遭遇了瓶頸。

因為從故事性上來說,《潛伏》和《黎明之前》已經把諜戰劇的花樣全都講完了,從思想性上說,《風箏》也把諜戰劇的人性思考挖掘到底了。

珠玉在前,留給後來者的創作空間,也越來越窄。

如今6年過去了,我們再也沒有等來一部經典的諜戰劇。

其實這6年,諜戰劇的創作者也在努力求變。

比如:柳雲龍拍的諜戰劇一直都是完美主角的形象,到後期他開始給主角「降智」。

《勝算》里主角成了結巴,甚至加入了大量的喜劇元素,但這些改變,換湯不換藥,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諜戰劇創作乏力的事實。

諸多努力失敗後,諜戰劇也失去了往日的風采。

諜戰劇真的完了嗎?

諜戰劇沉寂了6年後,這次,湖南衛視出手了。

彙集了富大龍、王勁松、吳越等一眾好演員的諜戰劇《薄冰》,不久前登陸芒果台,在網絡端連續5天拿下收視熱播第一。

它能讓「諜戰」重回高光,來一次「絕地反擊」嗎?

刷完10集,皮哥意猶未盡,這部諜戰劇的精華,我們依舊可以濃縮為三個字。

看懂這三個字,我們不僅能看懂《薄冰》,還能發現這部劇與其他諜戰劇到底有哪些不同之處。

01、

「暗」

所謂諜戰,一般都會在開篇為整部劇定下基調,埋下鉤子。

而《薄冰》埋的鉤子,就是這個「暗」字。

劇中的「暗」,由淺到深,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大環境的暗無天日。

1943年,是近代上海最亂的年代。

作為彼時國內唯一一個國際化大都市,上海燈紅酒綠,卻又暗流涌動。

這裡雲集著世界各國的租界,也是戰爭時期的情報中轉站。

這裡有日軍占領後,負責情報收集的「梅機關」,有日軍走狗汪偽政府,有國民黨軍統的爪牙,也有我黨的各路地下交通站。

而那些背負著國家情懷的愛國者們,一不小心就會被日軍抓獲,輕則拷打,重則射殺。

表面平靜的上海,可以說風聲鶴唳,危險至極。

這也是劇名「薄冰」的由來。

在這亂世,唯有如履薄冰,才能求得一絲生存的希望。

第二個方面,是日軍統治的黑暗。

雖然上海勢力魚龍混雜,但當時的實際控制者,其實是日本軍政府。

而日本人井田裕太郎,則是梅機關的頭子,也是整個上海權力最大的人之一。

日軍的梅機關,是讓人聞風喪膽的特務機構。

被抓進梅機關的人,沒幾個能活著出來。

劇情開篇,就是帶著醉意的井田(富大龍 飾),像拎一隻狗子一樣,拎著一個慫憨憨的軍統特工。

他要的,是情報。

面對這個沒骨氣的特工,他只需要略施手段即可。

但井田的「手段」,卻是活生生的人命。

樓下有三個被反綁,已經被拷打得渾身是血的軍統特工。

井田問:哪一個嘴最硬?

不等特工開口,井田直接開槍,啪,下面的人應聲倒地。

井田帶著殺戮的快感和笑意,旁邊被俘的特工已經嚇尿了褲子。

同樣的遊戲,井田做了三次,下面的三個人一一被處決,井田也如願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消息。

而這個消息,恰恰引出了「暗」的第三個方面:暗殺。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如火如荼,全世界都在尋找可以製作原子彈的礦藏,日本也不例外。

軍統獲悉,日本派了一位名叫仁科富熊的中將,來中國負責尋找鈾礦。

而這個人,恰恰就是,軍統想要暗殺的目標。

仁科富熊酷愛日本傳統能劇,軍統想要以此為突破口。

於是軍統派出了頂級特工陳淺、許奎林,分別代號為「呂布」和「貂蟬」,前去執行任務。

陳淺負責執行,許奎林負責輔助。

但到了劇院,隱藏在二樓的陳淺,卻發現有些不對勁。

坐在第一排的仁科富熊,正襟危坐,神情緊張,注意力全然不在能劇上。

而最後一排的眼鏡男,卻神態放鬆,怡然自得,身邊還有人暗中保護。

他意識到,這可能是梅機關的瞞天過海之計。

前排的很可能是替身,而真正的仁科富熊,應該是後排的那位。

陳淺急中生智,決定將計就計。

他先開槍打死了第一排的仁科富熊,在電閘被拉下後,又趁亂飛身而下,用一根眼鏡腿,刺殺了後排的眼鏡男。

這樣一來,不管哪個是真的仁科富熊,都必死無疑。

一陣騷亂過後,劇院重新恢復光亮。

而井田此時也發現,自己奉命保護的仁科富熊,已經死在凳子上。

一個「暗」字,既點明了時代背景,又有具體的機構支撐。

既道出了整部劇的風暴之眼,又引出了三位主要人物,可謂構思精巧,一氣呵成。

所以,「暗」是《薄冰》的特點,也是它的底氣。

在「暗」之中,故事才徐徐展開,下一個字,才疾步走來。

02、

「險」

聽到「薄冰」這個名字,大家的第一個感覺是什麼,其實就是「險」。

險,是驚險,是隨時掉進冰窟,葬身魚腹的恐懼。

險,也是艱險,是執行任務,時刻面臨被捕被殺的後怕。

險,更是風險,是面對猜忌、試探、拷問的緊張和懸疑。

「險」字和懸疑劇配,和「諜戰劇」更配。

而《薄冰》,就通過「三個驚險」的故事情節,將這個字和諜戰的屬性,發揮到了最大。

第一個「險」,是監獄逃亡。

陳淺和許奎林刺殺完仁科富熊,原以為能逃出生天。

沒想到被井田抓住的那個特工,恰好是負責開車,接應他們的。

而因為叛變泄密,兩人因此陷入險境。

在公路上與日軍激烈交火後,兩人終因寡不敵眾,被抓進了梅機關。

許奎林還被子彈擊中腹部,生命垂危。

在梅機關的監獄中,兩人經受住了嚴刑拷打,對軍統的機密,沒有吐露半個字。

但在嚴密的監禁中如何脫身,是個棘手的問題。

陳淺和許奎林是軍統的頂級特工,他們之間擁有自身的默契。

許奎林以肚子餓為理由,讓獄管送飯,並假意與陳淺衝突,打碎飯碗。

趁著獄管不注意,許奎林已將一塊碎片揣入懷中,並在看管軍官不注意的時候,割破了他的喉嚨逃出監獄。

可兩人受傷嚴重,走路緩慢。

即便出了監獄,也要通過辦公區,才能打開梅機關的大門,徹底逃離。

正當他們蹣跚走出院子,觀眾以為兩人要逃出生天的時候。

井田卻發現端倪,追了出來,還開槍打死了許奎林。

本以為是主角,突然就領了盒飯。

這也讓觀眾看到,《薄冰》在劇情上的反轉和刺激。

第二個「險」,是假死脫身。

許奎林殉國,陳淺再入監獄。

可對於這樣一位頂級特工,我黨有著特別的考慮。

我黨安插在汪偽政府保衛局醫護科的女臥底「飛天」,臨危受命。

她以護士的身份,搭上了監獄的一名獄管,並以給犯人檢查身體為由,將假死藥,塗在了陳淺的傷口上。

這種藥能讓人陷入假死狀態,呼吸驟停,心跳減慢,看上去就跟死了沒區別。

加之陳淺渾身是傷,傷口潰爛感染,正好可以將計就計。

果然,在將陳淺送往梅機關的途中,押送人員發現,他沒了呼吸。

「屍體」送到梅機關,軍醫以擔心傳染瘟疫為由,直接讓人將陳淺背上了亂葬崗。

而我方特工,早已在此等待多時。

就這樣,陳淺被成功救出,一場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好戲,給了陳淺新生。

整個營救過程,一環扣一環,哪怕有一環執行不到位,都可能功虧一簣。

而營救過程中的意外狀況,比如路卡被攔,車子被要求檢查,比如埋屍人突然折返,也將緊張氛圍拉滿了。

第三個,是內部權斗。

沒錯,我們都以為,特工只需要和日本人斗。

沒想到在《薄冰》中,還有軍統自己人之間的鬥智斗勇。

而軍統特務科長邱映霞和陳淺的「鬥法」,堪稱前十集的智斗高潮,也將「險」字發揮到了極致。

每一個從日本人手中逃脫的特工,都需要經歷軍統的內部審查。

尤其陳淺這樣的頂級特工更不例外。

而負責內審的科長邱映霞(吳越 飾),雖然長得嬌小,但手段卻很多。

「要有夠乾淨,才算自己人,黨國不留沙子。」

整個內審過程,有三番攻守。

既展現了陳淺的智慧,也讓觀眾實實在在捏了把汗。

一番,邱映霞進攻。

她問及陳淺逃脫的過程,陳淺沒有提及我方「飛天」的事。

而是自己想了一個說法,稱自己父親的世交郭保國買通了獄卒,用假死藥將自己救出。

邱映霞又問了一次,沒想到陳淺一字未改又敘述了一次。

這引起了邱映霞的懷疑。

她認為,陳淺早就編造好了這套說辭,然後一字不落背出來。

二番,邱映霞再進攻。

為了驗證陳淺的觀察力,她出去待了一會兒又進來,問及陳淺自己身上有什麼不同。

邱映霞淺將一軍,陳淺措手不及。

細細觀察之下,才發現她與之前並無不同,兩人不歡而散,但審查並未結束。

三番,邱映霞下了殺手鐧。

不僅用上了先進的測謊儀,還找來了一個人,郭保國的兒子郭昌浩。

試驗測謊儀的時候,陳淺回答的問題,全都會亮起紅燈,而郭昌浩的話,則是綠燈,陳淺也因此有些慌了。

但他還是敏銳地發現,郭昌浩身上有破綻。

於是他戳穿了郭昌浩假扮的事實,同時發現測謊儀一直是邱映霞操控的。

原來,兵不厭詐,邱映霞只是演了一場戲,而陳淺也差點因此暴露。

三番攻守,陳淺終於被自己人承認。

在檢查了行李後,他才得以重新回歸特工身份。

這三個驚險的故事情節,既融進了《薄冰》故事的整體框架,又巧妙用懸疑的方式,突出了它的諜戰屬性。

那種亦真亦假,亦生亦死,亦虛亦實的逃脫和智斗,也撐起了《薄冰》故事厚度。

03、

「新」

作為諜戰劇,《薄冰》有著與傳統諜戰劇不同的解構。

在傳統諜戰中,大多以情節為先,用一條線貫穿始終。

在加重「懸疑」戲份的同時,有意無意弱化其他類型元素。

也是因此,以前的諜戰劇,大都叫好,但不叫座。

因為這些劇需要觀眾集中注意力,不能放過任何一個線索,同時節奏緩慢,觀看門檻高。

但《薄冰》不同,它用一種全新的方式,完成了對傳統諜戰的升級改造。

首先,《薄冰》沒有沒有單一以某件事為主線,而是以「陳淺」這個人,作為整部劇的核心。

從暗殺到被救,從潛伏日本梅機關,到潛伏軍統。

「陳淺」的成長和改變,是《薄冰》要告訴觀眾的主線。

而暗殺、潛伏、智斗,僅僅只是手段而已,這讓《薄冰》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這種從角色到劇情的鋪陳,非常精妙,也皮哥看到了《潛伏》的影子。

其次,《薄冰》沒有拒絕商業元素,反而讓這些元素更好地為劇情服務。

整部劇開場就是十分刺激的暗殺,而且是一場暗殺中擊斃兩人。

隨後既有上海街頭的槍戰,又有酣暢淋漓的動作和打鬥。

主角沒有主角光環,槍聲和子彈不斷刺激觀眾的腎上腺素,這讓整部劇有了視覺吸引力。

第三,《薄冰》做到了每個角色都豐滿立體,活靈活現,沒有將全部精力傾注在主角身上。

劇中出現的諸多人物,都有靈魂。

尤其是幾位老戲骨,發揮出色,引人入勝。

姚安濂飾演的海叔,就有豐富的情感。

作為地下交通站的一名負責人,他不僅能在危急時刻救下陳淺、許奎林,對情緒的控制也十分精準。

面對春羊的時候,總有種慈父般的疼愛,而對任務,卻又有一種說不出的威嚴。

吳越雖然身材嬌小,但氣場十足。

繼《掃黑風暴》之後,片中她飾演的邱科長,是陳淺今後最大的敵人,也是劇中最大的反派之一。

審問時的不怒自威,犀利的眼神和周全的考量,讓邱映霞這個人物自帶氣場,十分強大。

當然,還有王勁松飾演的軍統情報處處長關永山。

關永山出場後,就慈眉善目,一臉堆笑,表演十分鬆弛,就像在自家客廳一樣。

無論面對被拷問的犯人,還是面對內部人的審查,關永山一直是一臉笑容,這樣一個人,才真正可怕。

因為這說明,對他來說,這所有的一切,都已經稀鬆平常。

皮哥相信,王勁松在劇中一定會有爆發時刻。

而那些時刻,也必將成為《薄冰》中的經典鏡頭,沒有之一。

最後,是整部劇的內核。

無論什麼諜戰劇,其內核,都是家國天下,但盲目地喊口號,觀眾會覺得空虛。

通過一個人的真實經歷,記錄他的改變,觀察他的思想,設身處地,則容易被人接受。

陳淺就是這樣,還有千千萬萬個「陳淺」也是這樣。

說到底,《薄冰》記錄的,也是我們之所以有今天如此樣貌的根源。

關於信仰,關於民族情結和愛國情緒,是《薄冰》的原始推動力。

只要有這個情感基礎在,諜戰劇的核就不會垮塌。

更新十集,《薄冰》似乎漸入佳境。

這樣的諜戰劇,既有可能在諜戰劇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有可能重現諜戰劇的「榮光」。

大家如果有興趣,就跟皮哥一起追吧!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蜉蝣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aec21334bde6413f695b8eb7ddf38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