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的記錄

2022-10-05     董克平飲饌筆記

原標題:10月3日的記錄

10月3日的記錄

10月3日

南京繼續高溫。開車不覺得,停車走上江堤,無遮無攔的暴曬,有點燒烤的感受。沒想到十月份還有38℃的氣溫,真是太熱了。

離開南京眼去江心洲。張恆總在這裡騎車,一圈22公里,適合鍛鍊。我不鍛鍊,只是想看看運氣。長江禁捕四年了,江心洲這裡可以看到江豚戲水。我只聽說過江豚沒見過,今天依然沒見到。江里有很多船,冒著煙響著笛,估計把江豚嚇走了。

秋天了,長江的水量少了。

中午約了朋友去侯品小苑。昨天來的時候還沒什麼人,今天滿堂座。小侯說,昨晚上就滿座了。小侯很開心。我知道這家餐廳生意會好的,菜品好,價格親民,又在旅遊景點區域內。如果沒有疫情,我相信侯品小苑很快就能火起來。今天吃的肥腸煮豬血味道超贊,鮰魚燒茨菰也很好吃,當然還有小侯父親侯新慶的名菜魚頭佛跳牆。

阿德邀我去揚州,潘亞麗說房間都滿了,只有迎賓館一間總統套房了。不想給朋友添麻煩,推遲兩天過去就是了。越是要好的朋友,越是不能讓人家為難。去揚州吃飯隨時都可以,沒必要在長假期間和遊客爭房間,這幾天正是店家賺錢的時候,別去打擾人家為好。

時斷時續寫著玩的公眾號今天有2萬粉絲了,一點小開心。這兩年四處亂跑,寫的不多,思考不多。有時候聊天會說出一些觀點,可惜當時沒記錄,過後就忘掉了。當年找助理就想能夠有人幫我完成這個任務,幾年過去了,還是老樣子。

晚上去余川,路路說新做了幾個菜,讓我試試。到余川時六點不到,已經沒有座位了。幾個人在室外坐下,有點熱,但比中午好多了。前幾天在上海明路川吃了一個豪華版的螞蟻上樹,我建議路路在余川做出來,今晚試了一下,感覺不錯。只是廚師對「粉絲」的處理不夠老到,按南京話講「蹌」了一些,要是能夠軟糯,這道菜就合格了。川菜用「粉絲」做主料的不多,這些年也很少有人做了,最早一次吃還是30年前在北京日壇那裡的豆花莊。深圳音像出版社的朋友來京,籌拍香港回歸的紀錄片《百年滄桑》,我陪他們在豆花莊吃飯,要了一個家常燒魚翅。那時候的我還不知道魚翅的珍貴,一餐飯花了500多,這道菜就占了三分之一。以後在川菜館裡很少見到魚翅,再後來不提倡吃魚翅了,就更見不到了。這幾年在廣東福建等地,魚翅菜式又興旺起來,但也總會遇到一些批評,有時候吃了也不說,或者就用粉絲替代了。鑒於這種情況,估計余川的廚師平時接觸的不多,所以今晚這道菜四川味道出來了,口感上差了一點。我和路路說,這一課要給他們補上,也許這道菜會成為余川的一個招牌。

路路前段時間去長沙,順道去了株洲,在土菜研究所吃了飯還買了一些辣椒回來。今天用辣椒炒了肥腸,辣椒挺辣的,油脂浸潤大火炒,還真挺好吃的。當然,好吃的還有我喜歡的餃子,這是路路特意給我包的。[呲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9f5520e569d4bffda043e704c65c5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