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連漲5個月,本田思域為什麼又火了?

2023-11-06     汽車天涯

最近幾個月的銷量排行榜中,消失了很久的本田思域又回來了,尤其是8月份的銷量,達到了2.6萬台,一下子躍升到緊湊級轎車第四名,9月份的銷量也達到了2.3萬台,而且,從4月份以來,思域的銷量已經連續五連漲。

要知道,思域在8月之前,整個23年都沒進銷量榜前十,尤其是3月份,月銷量僅為5603輛,這對於常年月銷破萬的思域來說,仿佛一下子掉進了冰窟里,而最近半年,是什麼原因,讓其銷量一路飆升,又重新火起來了呢?

沒有賣不動的車,只有賣不動的價格

這句話放在任何車型上都是真理,在思域上也是一樣。

思域的官方指導價為12.99-18.79萬元,我們諮詢了安徽地區的4S店,電話里,銷售明確告訴我們,終端優惠3萬多,貸款的話還能再優惠2千,天涯君深入問了一下,貸款優惠能達到3.5萬往上,具體的優惠金額需要到店面談,還能再談。

按照3.5萬的優惠計算的話,就意味著現在的思域裸車價只有9.5萬左右起,這個價格,比上合資品牌的速騰、新款軒逸,更加競爭力,基本上和自主品牌的艾瑞澤8、吉利星瑞、長安UNI-V是同一價格。

何況十一代思域雖然沒有十代思域那麼遠動了,但在同級別車型中,動力性能還是排在前列,對比同級別的1.4T速騰和軒逸相比,最大功率最高,而且實測的零百加速成績在8.3秒左右,動力更強勁。

雖然現在的自主車型,比如1.6T的艾瑞澤8、同為1.5T的長安UNI-V等車型,動力性能更好,舒適性配置也更高,但思域06年就進入國內市場,在中國市場摸爬滾打了十幾年,無論是本田的合資身份,還是三大件上,都要比近幾年發展起來的自主品牌,在可靠性、耐久性上要強不少,售價差不多的情況下,消費者自然還是會更青睞本田思域。

「聽勸」的本田思域

另一方面,本田思域是「聽勸」的。

最早的思域除了運動屬性被人熟知外,和舒適、家用似乎並不沾邊,廉價的內飾用料、低到不能再低的配置,都是常態,甚至不少消費者都說本田車就是坑國人,畢竟對於大多消費者來說,十幾萬的轎車,可能都是家裡的第一台車,更多的用車場景還是家人出行,沒有家用屬性,確實說不過去。

但在十一代思域上,就能看到很多偏向家用、舒適的設計,外觀造型更加內斂,車身加長,懸架調校也不再那麼硬,而且還增加了很多舒適性配置。

比如全系標配了膝部氣囊、L2級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倒車影像、前排無鑰匙進入、LED大燈、8揚聲器以及自動空調等功能,配置甚至比「大哥」雅閣的入門版車型還要豐富。

再比如現在年輕人喜歡的智能化體驗,思域全系標配了最新版Honda Connect車載智能系統,支持車聯網、OTA升級、語音識別控制系統、手機APP遠程控制等功能,相比與同級別的其他車型,要厚道不少。

另外,在此前的中保研安全測試中,本田思域B柱受損引發了很大爭議,不少人都罵「紙糊車」,但到了新款思域上,有了明顯改進。

在8月份某汽車平台,進行的10台熱門緊湊級轎車拆解測試中,本田思域在車身強度、安全氣簾防護、底盤懸架等四個項目中均排在了第一位,表現堪稱優秀。

而且思域的防撞梁還採用了鋁合金材質,僅次於奇瑞艾瑞澤8,超過了比亞迪秦PLUS DM-i和大眾朗逸等車型,副車架以及後懸架也採用了大量的鋁質材料,也是此次拆解測試中唯一的一款。

這才讓人「恍然大悟」,原來在不知不覺中,本田思域很「聽勸」,一直在默默改進,讓消費者認識到了本田思域在用料上的厚道。

再加上終端3萬多的優惠,已經和同級別的自主車型同價,紮實、可靠的三大件,月銷量重回2萬+行列就不足為奇了。

總結

所以,本田思域銷量又起來了,歸根到底,還是建立在終端售價上的。

在以往,很難想像「神車思域」不到10萬就能買到,而且思域本身也算是比較爭氣的,不斷地改進自身缺陷,迎合消費者需求,相比於同級別的合資車型更有誠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9cf3380d0f6c6290e333628040411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