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觀察者網 劉程輝
彭博社10月22日報道稱,菲律賓正爭取與中國台灣地區晶片巨頭台積電開展合作,試圖在晶片製造領域趕上馬來西亞、新加坡等鄰國,並向半導體供應鏈上游攀登。
報道說,菲律賓半導體和電子產業基金會(SEIPE)會長丹·拉奇卡(Dan Lachica)表示,菲律賓正向台積電和台灣聯華電子(UMC)尋求獲取晶片設備和專業知識。該協會正在與台灣地區和菲律賓的官員聯繫,與潛在合作夥伴開展對話。
「我希望台積電、台聯電或其他有志於在海外建設晶圓廠的公司考慮一下:把你們的折舊設備給我們,作為交換,我們將培訓菲律賓工人,供你們在全球業務中使用。」拉奇卡說,「在集成電路設計方面,我們也在向價值鏈上游發展,希望能建造半導體晶圓廠。」
報道指出,拉奇卡的呼籲表明菲律賓希望在晶片測試和封裝之外發展更多元化的能力,因為測試和封裝只是晶片製造過程中一個不太先進的部分,利潤率很低。
馬來西亞半導體工廠工人正在監測晶片 日經亞洲評論網站
拉奇卡表示,近年來,在當地激勵政策的吸引下,先進位造業已流向了其他國家,菲律賓已經落後于越南等鄰近國家。且受庫存變化影響,菲律賓電子和半導體出口今年將收縮10%,但明年將反彈5%。
「越南、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進攻性策略給我們造成了阻礙。現在我們需要站出來告訴全世界,菲律賓再次對商業開放。」拉奇卡說。
台積電尚未就此置評。台聯電發言人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稱,公司不對市場猜測發表評論。
報道說,目前擁有1億多人口的菲律賓在複雜的晶片製造業方面落後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鄰國,想發展晶片製造業,建造晶片工廠的初始投資可能需要數十億美元。包括台積電在內的台灣地區公司在這一行業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並且正在向海外擴張,以緩解台海局勢緊張帶來的風險。
今年3月,美國商務部部長雷蒙多在馬尼拉的一個商業論壇上表示,美國希望幫助菲律賓將其半導體工廠增加一倍,以降低全球晶片供應鏈的地理「集中度」。當時她正帶領美國總統拜登組織的一個貿易代表團訪問菲律賓,其間宣布了美國公司將向菲律賓投資逾10億美元。
彭博社稱,菲律賓認為,其低成本和充足的勞動力有助於吸引製造商。無論是在美國還是馬來西亞,人才短缺是全球晶片製造商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服務機構德勤估計,到2030年,晶片製造行業將需要全球100多萬名額外的技術工人。
《華爾街日報》9月援引知情人士獨家報道稱,台積電高管訪問了阿聯,並討論了在當地建設一家與其在台灣地區部分規模最大、最先進的工廠相當的工廠綜合體的可能性。此外,韓國三星電子公司也在考慮未來幾年在阿聯開展新的大規模晶片製造業務,該公司高管也訪問了阿聯,並討論了這種可能性。
來源|觀察者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9bdcc3871e4a6dba6822564ec34ce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