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這也說明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另外,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可見,霜降是養生的重要時節。
霜降宜「平補」
霜降正朝著冬天過渡,也是進補的好時機。北京中醫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吳義春曾在其文章中介紹,霜降之時,在五行中屬土,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在四季五補(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的相互關係上,此時的進補應以「平補」為原則,可選擇具有滋陰潤燥、益氣固表作用的食材。一方面,增強免疫力,提高機體對抗寒冷氣候變化的能力;另一方面,順應秋季補肺的時令要求,緩解由於肺燥引發的各種疾病。符合平補原則的食材很多,如枸杞子、大棗、百合、北沙參、玉竹、甜杏仁、銀耳、蜂蜜、紅薯、淮山、南瓜、蘿蔔、栗子、小麥、豆芽、豆漿、花生、芝麻等。
同時,應少吃辛辣的食物,如辣椒、生薑、蔥、蒜等,特別是麻辣火鍋、燒烤要少吃,以防「上火」,傷及陰津。
霜降要保暖
霜降時節,如果不做好保暖工作,很容易因涼氣入侵引發感冒等疾病。湖北省中醫院針灸科主任醫師丁德光曾提醒,氣候溫差加大,要格外注意足部保暖,以防「寒從足生」。此外,人體關節部位最怕受涼,腰腿痛等疾病也極易發作,要加強膝足關節的保暖和保健。
具體的做法是,除了儘量不露腳踝、穿拖鞋外,要想保暖,應避免寒意侵入身體,還可以嘗試睡前泡腳。這對於促進身體血液循環有更好的幫助,同時也可以緩解身體的疲憊感。
霜降需睡足
中醫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說法。吳義春建議,霜降是秋冬交替時節,更應注意保養體內陰氣。當氣候變冷時,正是人體陽氣收斂、陰精潛藏於內之時,凡起居、情志、運動,皆應順應「秋收」的原則。
起居上,最好的調養方式就是要睡眠充足,早睡早起。早起,精力充沛,防止體內陽氣外泄;早睡,養精蓄銳,保證體內陰氣內藏。情志上,應收斂神氣,做到內心寧靜、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尤其中老年人,要注意不宜動怒;運動上,此時節可適當運動,但不宜劇烈,舒暢為宜。可根據個人體質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如打太極拳、散步、慢跑、登山等。此外,養花種草、節假日結伴郊遊等活動,也能讓人精神愉悅,身心健康。
轉載請註明來源保健時報微信公眾號
記者||燕聲
攝影||顏紅波
編輯 || 顏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