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查看高校簡介過程中,經常會看到有的高校是教育部直屬高校、有的高校是工信部直屬高校、有的高校是地方政府所屬高校等等。那麼這幾種不同的稱呼究竟有什麼區別?今天豆豆老師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下。
1、中央部委直屬高校
中央部委直屬高校是指國務院組成部門及其直屬機構在全國範圍內直屬管理一批高等院校。目前共117所。其中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公安部、民用航空總局這幾個部門及機構下方直屬高校有多所,其餘部門及機構下方直屬高校絕大多數為1所。而教育部下方直屬高校數量最多,達到了75所。
這類高校有什麼樣的特點及優勢呢?
用我們最通俗的理解來看,這些高校全都是「211高校」,其中部分還是「985高校」。包括我們耳熟能詳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知名學府。所以我們能夠看出中央部委直屬高校可謂是高校中的佼佼者,獲得國家層面的支持補助經費較多。對應的師資力量強、教學條件好、就業率高、發展前景可觀。
我們再來看一下中央部委直屬高校在全國各省份、區域間的分布情況。其中北京數量最多,達到37所,天津3所,上海10所,重慶2所,遼寧5所,吉林2所,黑龍江3所,江蘇10所,山東4所,陝西6所,浙江2所,安徽2所,福建2所,湖北8所,湖南3所,廣東4所,四川6所,甘肅2所,河南、寧夏各1所,河北4所。(詳見下表)
2、地方所屬高校
地方所屬高校通常又叫省屬高校,是指隸屬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港澳特區,大多數靠地方財政供養,共有2500多所。和之前的中央部委直屬高校的數量進行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地方所屬高校數量優勢明顯。
他們是我國高校主要的組成部分,這些高校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著力為地方培養高素質人才。所以呢,這部分高校有的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港澳特區自己財政支持建設,有的是與部委共建。於是地方所屬高校又分為了3種不同的模式:省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大學、「省部共建大學」(部省合建)、地方性直屬高校。
這裡重點強調下部省合建高校。為什麼會存在這樣一種辦學模式呢?因為早前某些省市區域教育條件相對落後,導致本省市區域內並無一所高校屬於教育部直屬高校。為了解決所在省市自治區的高等教育過去長期投入不足、基礎條件不強的問題,使高校獲得更優質的辦學資源,促使14所高校快速成長為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排頭兵」,加快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按照「一省一校」原則,重點支持河北大學、鄭州大學等14所高校的建設,由地方部門和教育部共同管理。部省合建高校名單如下:
總的來說中央部委直屬高校綜合實力更強,獲得的支持與撥款更多,發展前景更好。但是對應的高考錄取分數也更高。所以大家如果看好了某所高校,就得向著這個目標不懈奮鬥哦。認準目標就是干,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