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孩子吃手根本無需干涉

2022-10-07   尹建莉父母學堂

原標題:尹建莉:孩子吃手根本無需干涉

家長希望用各種規矩培養出孩子各種良好的習慣,而這對孩子來說,卻是自由意志被剝奪,活在日復一日的冷酷對待中。

所謂「嚴厲教育」,指以打罵、懲罰和羞辱為主要手段,對未成年人進行強制性改造的一種行為。雖然目標指向是好的,希望孩子做得更好。但由於它不尊重兒童,不體恤兒童身心發育特點,不符合人性,實際上並無教育要素,只是一種破壞力。

我見過一個4歲的孩子,父母都是高學歷,奶奶曾是單位主管會計,也很能幹,且非常愛乾淨。家長從孩子一歲半開始,就因為吃手的問題和孩子糾纏不清。據家長講,最初阻止孩子吃手,採用的是講道理,告訴孩子手很髒,不能吃,他們感覺一歲半的孩子能聽懂了,但孩子一如既往。發現講道理沒用,就來硬的,採用打手的辦法,輕打不起作用,就狠狠打,但這只能起一小會兒作用,孩子一停止哭泣,就好了傷疤忘了疼,又把手伸進嘴裡。後來,負責照看孩子的奶奶拿出縫衣針,只要孩子的小手一放進嘴裡,就用針扎一下,並把針掛到牆上,故意讓孩子看到,但這也不能嚇住孩子。後來家長還採用過給孩子手上抹辣椒水,每天24小時戴手套等各種辦法,可是問題始終沒能得到解決,並且越來越嚴重。聽家長說,孩子還特別愛發脾氣,因為一點小事就大發雷霆,可以連續哭號兩小時,甚至會用頭猛烈撞牆,全然不知疼痛和危險。

我見到這個孩子時,他兩隻手的大拇指已被吃得變形,兩隻小手布滿破潰的傷口,傷痕累累,但孩子好像完全沒有痛感,還在用嘴啃咬雙手,用指甲摳開血痂。更糟糕的是孩子的心理也出現嚴重障礙,不會和人交流,別人和他說話,他基本不回應,目光總是迴避開來,神情冷漠,拒人於千里之外。

這個孩子的遭遇,讓我震驚於家長的無知和殘忍。孩子吃手是多麼正常的一種現象, 嬰幼兒最初是用嘴來感知和認識世界的,小手又是離他最近、唯一能讓他自主支配的東西,所以吃手幾乎是所有孩子的本能,根本不需要,也不應該制止。到他可以動用自己的其他感知器官認識世界時,自然就不吃手了,就像人學會站著走路後,自然就不願意爬著走了。對於這樣一個自然的認知過程,家長卻要想方設法阻止,而且採用打罵、針扎、抹辣椒水等做法,簡直就是在刑訊逼供啊!一個弱小的孩子,在人生初期就莫名其妙地遭遇綿延不斷的殘酷對待,他的生命怎麼能正常展開、怎麼能不被扭曲呢?

當然有的孩子對吃手表現出固執的喜好,到四五歲,甚至十來歲,還在吃,這種情況往往和孩子的寂寞或自卑有關,是其他教育問題積澱的一個後果,吃手不過是孩子自我安慰的一種方式。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更不該制止孩子吃手。應該做的是反省自己和孩子交流得多不多,相處方式是否和諧等等,並努力從這些方面去解決。單純制止吃手,是對孩子自我心理安慰的粗暴剝奪。即使從表面達到了阻止的目的,但孩子內心的壓抑和痛苦必須要找到一個出口,將可能出現更嚴重的心理問題和其他生理問題。

眼前這個年僅4歲的孩子,他的心已像他的一雙小手一樣傷痕累累。他揭血痂、用頭撞牆等自殘行為,並不是不懂得痛,而是內在的痛苦難以承受,又無法陳述和宣洩,只好用肉體的疼痛來轉移和緩解。

不能說他的家人有主觀惡意,他們的主觀願望一定是好的,也許他們比一般的家長更希望孩子成長得完美,所以對於吃手這樣一件小事也難以容忍,更何況從他們的陳述中我還了解到,在吃飯、睡覺、玩耍等幾乎所有的生活小事上,家長都同樣嚴格要求孩子。

家長希望用各種規矩培養出孩子各種良好的習慣,而這對孩子來說,卻是自由意志被剝奪,活在日復一日的冷酷對待中。他的世界一直以來太寒冷了,已被厚厚的冰雪覆蓋,所以他下意識地要把自己嚴實地包裹起來,迴避和外界交流,直到失去正常的溝通能力。這是一個弱小生命對抗惡劣環境的本能反應,畸形的生態環境只能讓他變態地成長。

專門研究兒童精神病的蒙台梭利博士說過: 我們常常在無意中阻礙了兒童的發展,因此,我們應該對他們的終身畸形負責。我們很難認識到自己是多麼生硬和粗暴,所以我們必須時時刻刻儘可能溫和地對待兒童,避免粗暴。教育的真正準備是研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