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電池組件也不行!美國意將中國供應鏈「斬草除根」?

2023-12-05     金投網

原標題:中國製造電池組件也不行!美國意將中國供應鏈「斬草除根」?

距離美國發布《通脹削減法案》IRA已經過去15個月了。在該規則中,為了發展美國本土新能源產業,其對電動汽車的補貼設置了相當嚴格的門檻,必須有50%以上的電池部件與材料在北美製造或組裝才有資格獲得稅收優惠。

為了達成自建產業鏈的目的,美國這樣「嚴苛」規定倒是可以理解。但是在最近,美國竟開始「明牌」針對中國,表示電動汽車中若包含中國製造或組裝的電池組件,在美國就無法享受7500美元上限的補貼。

根據當地周五發布的擬議監管指導,含有某些中國製造產品的電動汽車將不符合消費者稅收抵免的資格。這將適用於2024年中國製造的電池組件,並從2025年開始適用於中國採購的關鍵礦物。

有外媒指出,美國此次行動暗示了其推廣電動汽車的努力更多是為了與「中國脫鉤」,而不是為了減少二氧化碳和其他導致全球變暖的氣體的排放。

今年春天,拜登政府的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曾表示:「清潔能源供應鏈面臨像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或2022年歐洲的天然氣一樣被武器化的風險。」這一發言解釋了美國上周五提出該份指導意見的動機。

不過在電動汽車方面,不少官員都不看好美國在限制之下生產電動汽車的能力,因為他們擔心美國越是與中國脫鉤,通過電動汽車實現脫碳目標的速度就會越慢。IRA發布之初,稅收優惠就只適用於有限數量的車型,而現在範圍將進一步縮小。

與此同時,在擬議的指導方針中,還將取消總部設在中國的供應商的資格,即使它們是美國公司的子公司。另外,總部設在中國以外的供應商,如果中國企業擁有至少25%的股份,也將被取消資格。

這些限制對汽車製造商來說是艱難的,因為目前大部分北美汽車製造商的供應鏈仍嚴重依賴中國。今年上半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鋰離子電池較上年同期增長50%至60億美元。

在擬議的指導意見出台之前,在美銷售的50多款主要電動汽車中就只有15款(不到三分之一)符合標準,額外的要求可能會進一步減少符合條件的電動汽車的數量。符合條件的電動汽車數量越少,意味著零排放汽車在美國市場上的普及速度就越慢。

在最終確定規則之前,美國政府還將在大約一個月的時間裡聽取相關公眾指導意見,不過最終的指導方針可能會比提議的更加嚴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39cced75d245ded39c50c4ca64b0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