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藤學給教師的20條建議——這才是未來教育的方向!

2023-08-01     守望新教育

原標題:佐藤學給教師的20條建議——這才是未來教育的方向!

【置頂標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教育是一首詩 音樂: 曹芙嘉 - 教育是一首詩

佐藤學給教師的20條建議 ——這才是未來教育的方向!

作者|佐藤學

日本學習院大學文學部教授,教育學博士(東京大學),日本學術會議第一部原部長、日本教育學會原會長,同時身兼很多教育類協會的理事與常務理事。

佐藤學熱衷於走進中小學教育現場,倡導學校「學習共同體」建設。多年來,他身體力行,走訪過全世界數千所學校、近萬間教室,聽課上萬節,與教師合作,直面學校改革的挑戰,不僅是日本學校教育領域,也是世界基礎教育研究領域頗具影響力的人物。

教師不但要是「教的專家」, 同時也必須成為「學的專家」——佐藤學的核心教學思想

佐藤學(Manabu Sato)

1

學校內外的社會和文化的急劇變化正在引發一場教室里的教和學的「靜悄悄的革命」。這場革命是從一個個教室里萌生出來的,是植根於下層的民主主義的、以學校和社區為基地而進行的革命,是支持每個學生的多元化個性的革命,是促進教師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的革命。

2

這場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結構性的變化。僅此而言,它就決非是一場一蹴而就的革命。因為教育實踐是一種文化,而文化變革越是緩慢,才越能得到確實的成果。

3

沒有哪一個教室和其他教室飄溢著完全相同的氣息,或有著完全相同的問題。

4

讓教室里的學習成為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尊重,每個學生都能放心地打開自己的心扉,每個學生的差異都得到關注的學習。

5

在教室里並不存在「大家」,存在的只是有自己名字和容貌的一個一個的學生。

新教育實驗的完美教室——匯聚偉大事物,呵護每個生命,擦亮每個日子

6

教師和學生在同一視線上相互交換目光的關係是教育的基本。

7

學校應成為「學習共同體」,在教室中要實現「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在傳統的「階梯型」課程之外創造「登山型」課程。

8

在教室里,與對物對人的冷漠做鬥爭的實踐,應成為以「學」為中心的教學的中心課題。

9

要創造以「學」為中心的教學的話,既不是追求「自學自習」,也不是讓教室解體為零零散散的個體。

10

當綜合學習中創造的學習與學科學習的改革結合起來時,綜合學習實踐就有可能導致教育課程的整體改革。反過來說,綜合學習不管開展得多麼好,但如果不能推動學科學習改革的話,則可以說課程改革就沒有成果。日常的學科學習的改革才是中心課題。

11

不管是綜合學習還是學科學習,都要實現學習的課程,這一點上它們是相同的。

12

課程建設就是所有教師都進行公開教學、相互交流、相互評價學習經驗的創造性的、合作的活動過程。

13

互相傾聽是互相學習的基礎。教師往往想讓學生多多發言,但實際上,仔細地傾聽每個學生的發言,在此基礎上開展指導,遠遠比前者更重要。

14

傾聽這一行為,是讓學習成為學習的最重要的行為。善於學習的學生通常都是擅長傾聽的。只愛自己說話而不傾聽別人說話的兒童(人)是不可能學得好的。

15

學習,一般認為這是能動的行為,但不應忘記的是,在能動的行為之前,還有傾聽這一被動的行為。

16

學習,是從身心向他人敞開,接納異質的未知的東西開始的,是靠「被動的能動性」來實現的行為。

17

如果我們希望在課堂上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言語表現能力的話,那麼與其鼓勵他們發言,不如培養其傾聽的能力。這看起來好像離得遠些,其實卻是一條捷徑。在教室里,傾聽的能力培養起來之後,課堂的言語表現才會變得豐富起來,而不是相反。

18

研討教學問題的目的絕不是對授課情況的好壞進行評價,因為對上課好壞的議論只會彼此傷害。

19

互相討論這節課哪裡有意思,哪裡比較困難,學生有哪些表現,並通過相互交談讓學生學習時的具體樣子重新浮現出來,這樣的教學研討才是每位教師所期待的。

20

學校是一個個學生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地方。要在學校生活中實現這一理所當然的事需要學生、教師、家長、教育委員會、市民的真心誠意的共同參與。如果學校失去了這些熱心於教育和學習的人們,那麼,它即使能夠招收和訓練學生,也只不過是一個不能發揮任何創造能力的機構而已。

文章來源|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守望新教育、源創圖書《靜悄悄的革命——課堂改變,學校就會改變》,佐藤學著,李季湄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

「教育界的諾貝爾獎」——為什麼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實驗?

中國教育報:「新教育實驗」給教師帶來了什麼?——給教師有跡可循的成長路徑,讓教師的成長清晰可見!

如何營造書香校園?——沒有書香充溢的校園,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學校

程介明:從朱永新「新教育」看到的——創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新教育實驗的「長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新教育分會:關於發展團體會員、個人會員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創!【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約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麥田裡的守望者》有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陳東強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謂盛德。惟進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貴日新。常新,自新,全新。 日新無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埋下種子,以日以年;守望歲月,靜待花開。——陳東強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幫助師生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聽大師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匯聚田野的教育創造,助力同道的教育夢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實驗, 是一個以教師專業發展為起點,以通過「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建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新教育新在何處? 對於我來說,當一些理念漸被遺忘,復又提起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只被人說,今被人做的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貧乏走向豐富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舊時的背景運用到現在的背景去續承,去發揚,去創新的時候,它就是新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37242950b027b2ab1ecdc11d4d1ab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