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看點:
1、火鍋店小料台越來越「專業」了
2、火鍋麻醬現存3大市場痛點
3、如何升級火鍋麻醬實現圈粉兒
巴奴、火瀑、芳竹園等
小料台越來越「專業」了
2023年以來,餐飲市場的行情就像過山車一樣,信良記李劍公開表示,真正餐飲高品質的戰鬥才剛剛開始,餐飲未來的競爭是全系統性作戰。
具體到火鍋行業的細微之處,火鍋餐見發現,連小料台也趨向專業化的發展:
一是蘸料、水果、小吃的種類越來越多樣化,二是蘸料搭配指南越來越明顯,不同鍋底/食材匹配專屬小料,三是小料台的展示越來越乾淨,品質感更高。
我們來看幾個火鍋品牌案例,他們分別來自於天津、武漢、北京等地。
天津火鍋黑馬-芳竹園,3年開店80+,主打一個「高性價比」,一眼望去,小料台上的「真免費」甚是吸睛,四種鍋底、水果小吃、自助飲品,統統免費。此外、鮮香海鮮汁、濃香芝麻醬、香辣川味油碟的專業搭配吃法,也明明白白地告訴顧客。
芳竹園火鍋 自助小料台
武漢排隊王-火瀑椒麻火鍋,也將火瀑絕密蘸料秘籍公之於眾,包括排名前三的蘸料搭配。值得一提的是,它還首創了「椒麻鍋底搭配玫瑰醬」的專業吃法,原因是玫瑰醬里香香甜甜的玫瑰露酒,可以中和掉花椒微微苦的部分,增加味覺層次感。
火瀑椒麻火鍋 小料台
巴奴也是小料台專業化的典型代表,它將「產品主義」也注入到小料台中去,自2019年陸續上新自助小料後,多次升級,定價10元/位,「真材實料,自然的美味」、「根據鍋底搭小吃,吃法更講究」的文案,傳遞出產品精選原產地的自信,以及小料搭配也要講究。
更極致的是,北京的重八牛府不止有小料台,還配備了專屬調料師們,把專業化進行到底!
重八牛府創始人杜坤說,他們的兩大絕活,一個是牛肉丸,另一個就是蘸料。牛肉、蝦滑、小龍蝦丸等,每種東西都會配不同的蘸料。每個店配備若干調料師,每個人都工作一年半以上才能上崗。
不同食材搭配不同的秘制蘸料
究其原因,其實不難理解,消費者越來越懂吃,「專家吃法」更能表達出品牌底的正宗和食材的本味,豐富的小料更能展示高性價比,拉高綜合體驗值,同時給顧客一種專業精緻的感覺,也是提高產品溢價的一種方式。
小料升級背後,火鍋餐見發現,不管你在北方市場,還是南方市場,不管你是清湯火鍋,還是麻辣火鍋,似乎都離不開火鍋麻醬。調研結果顯示,涮羊肉火鍋中麻醬的點單高達98%,麻辣火鍋中麻醬的點單也達50%。
我們再看海底撈刷屏全網的隱藏吃法,麻醬寬粉兒、油潑扯麵、麻辣拌、麻醬毛肚等等,都少不了麻醬的加持,還帶動了海底撈的品牌效應。
隱藏吃法
火鍋麻醬市場痛點
缺乏行業統一標準,有安全隱患
與火鍋麻醬的受歡迎程度不同,它的市場痛點也比較明顯。
>缺乏行業標準,存在安全隱患
怎麼回事?網絡時有報道,有些不良商家為了降低成本,會用變質的芝麻、花生為原料製作,而變質花生和芝麻都含有黃曲黴素(超級致癌物質)。
更過分的是,之前網絡上還流傳過一段視頻,不需要機器,更不需要廠房,工具簡單到只要一把勺子,一個盆,原料就是過期的芝麻醬和普通的色拉油,以假亂真。
目前,整體麻醬市場質量參差不齊,缺乏行業統一標準,有品牌力的餐飲店更容易讓消費者信任。
>保存不當會發酸,易造成損耗
一位安徽的火鍋老闆說,「芝麻醬有個問題是比較容易發酸,這跟時間和溫度都有關,所以每次調的量後廚要把握好,不然損耗有點大」。
因此,延長保質期和儲存條件的優化,成為很多供應鏈企業技術升級的要點。
>行業准入門檻低,品質不穩定
除了幾家頭部企業,大多是小型芝麻醬作坊,多存在於下沉市場,所用設備也都是簡單機械,守著傳統工藝,賣一罐是一罐;選材上,無甚講究,在炒制工藝上,也是憑感覺、運氣炒制。
有業內人士指出,「品質穩定是供應商最大的挑戰,也是供應鏈企業要緊緊抓住的機會」。
3招升級火鍋麻醬
讓顧客成為你的回頭客
目前,對於餐飲老闆而言,把傳統食材做精做透,才是建立產品壁壘的核心。
火鍋餐見建議,通過以下三招升級你家的火鍋麻醬,讓好產品助力圈粉兒。
1、因地制宜,挖掘本地人口味需求
全國各個地方消費口味不同,就像鍋底要依從大數據進行風味改良一樣,小料也需要根據所處區域不同,挖掘更適合本地人的口味。
「在北方,不管是什麼火鍋,涮羊肉就不用說了,就連吃牛油火鍋,你都必須得有麻醬」,一重慶地攤火鍋老闆告訴火鍋餐見。
「雖然知道重慶火鍋配油碟正宗,也要尊重消費者和市場的意願,但我們在選擇麻醬上非常有講究,既滿足北方人對麻醬的需求,又保留好鍋底和食材的特色」。
某火鍋店麻醬
基於此需求,正庭香火鍋麻醬可以根據地域特色,利用儀器和原料的不同配比,研發各種口味的麻醬,滿足不同火鍋企業需求,目前已受到很多大牌的青睞,諸如珮姐、秦媽、楠火鍋、朱光玉等。
他們家出品的麻醬伴侶,裡面主要是豆腐乳、韭菜花、蚝油等。正庭香火鍋麻醬總經理楊金良,給大家揭秘,「麻醬加伴侶,通過打蛋器簡單攪拌,能調製出火鍋店專屬的口味」,對火鍋品牌來說,操作簡單,更能有自己的風味特色。
2、不僅要好吃,更要安全、穩定
大環境影響下,消費者對「安全、健康」的訴求日益增強,食品安全成為餐飲企業生命線。
為了杜絕安全隱患,正庭香火鍋麻醬以身作則,從原料選擇、進料檢驗、生產製造3個環節嚴防死守。
想調配出大眾認可的麻醬,原材料的把關是重中之重。楊金良說,「優質芝麻的種植有很多講究,像土壤的酸鹼度、晝夜平均溫度都會影響品質,選種用的是生長周期100-120天的晚熟芝麻,其含油量高達60%。」
因此,他們選用的是湖北、衣索比亞優質芝麻,外觀色澤白凈、顆粒飽滿、皮薄、口感好、後味醇,另外,正庭香還在湖北棗陽擁有萬餘畝芝麻合作種植基地,從源頭把控原料品質。
正庭香芝麻田
為什麼市面上有的麻醬發黑,有的發白?楊金良解釋,麻醬炒制技術含金量很高,控制不好就會出現色差,口感,以及香味的綜合影響,也就是所說的色香味。而正庭香採用數控智能炒制,參數很恆定,品質更穩定。
更有魄力的是,他們工廠採用國際標準6S管理,從美國、英國等知名儀器公司引進一系列先進儀器設備,在原料進廠,生產過程和成品出廠前,對各產品風險因子進行全方位安全檢測,確保出品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嚴格杜絕致癌物質黃麴黴,他們特採用全自動胚芽分離設備脫除黃麴黴毒素富集部位-花生胚芽。
檢測中心
3、提供專家搭配吃法,引發自傳播
流量轟炸的時代,顧客自傳播,是最好的引流方式。
首先,從上述品牌的小料台可以看出,很多都在走「專家人設」,這方面效仿的成本並不高,你需要通過文字、圖片的方式,告訴顧客怎麼吃。
其次,提到顧客自傳播,海底撈最有話語權,隱藏吃法刷屏了小紅書,而上文已述,關於麻醬的應用場景多元,是隱藏吃法中最重要的角色,需要門店進行引導。
再者,不會講故事的老闆不是好老闆,回到正庭香火鍋麻醬上,它可以被賦予「始於1985年,四代傳承」的標籤,火鍋店在打好「文化」這張牌的同時,完美實現與年輕人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