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高管熱議進博開幕:擴大開放是定心丸,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2024-11-05     澎湃新聞

11月4日拍攝的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辦場地——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外景。 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四葉草」再次迎來全球賓客。

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本屆參與發布活動的世界500強及龍頭企業數量、新品發布數量均創歷屆之最。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在上海出席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暨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

李強表示,舉辦進博會是中國擴大開放合作的重要舉措,是我們面向世界作出的鄭重承諾。從2018年至今,進博會年年舉辦,從未間斷。如果說首屆進博會是中國向世界發出的單向邀約,之後的每一屆便是中國和世界雙向奔赴的共同約定,反映了大家對開放合作的共同心愿。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全球和平和發展事業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越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越要堅持開放、擴大開放、提升開放,推動持久的和平穩定、發展繁榮。

李強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要在堅持重信守諾中更好凝聚開放共識。各方應共同遵守國際經貿秩序規則,切實履行多雙邊經貿協議。中國將進一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積極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二是要在堅持互利共贏中更好拓展開放空間。各方應堅持以彼此成就的胸懷,通過更緊密的市場和資源對接,以更有利於創新合作的方式,開闢發展新空間。中國願進一步開放超大規模市場,包括實施單邊開放措施,落實好給予最不已開發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等,持續辦好進博會、廣交會等展會,真正把中國大市場變成世界大機遇。三是要在堅持命運與共中更好擔起開放使命。中國堅定維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支持發展中國家更好分享全球化紅利,願同各方繼續密切在國際經濟組織的協調配合,率先探索實施世貿組織《促進發展的投資便利化協定》等成果,攜手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中國經濟的良好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政府有能力推動經濟持續向好,為推動全球發展、增進人類福祉貢獻更大力量。

據央視新聞,今年有150多個國家、地區以及國際組織參展,參展商數量達3400多家,7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加國家展,國別(地區)數和企業數都超過上屆。挪威、蒲隆地、馬達加斯加等7個國家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首次參展。今年有186家企業和機構成為七屆進博會的「全勤生」。

多家進博會參展的跨國企業高管紛紛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深切體會到中國以開放為引擎,驅動發展、促進創新的堅定決心與廣闊視野,他們對中國經濟發展充滿信心。有高管說,進博會,將超大規模中國市場轉化為全球共享的「中國機遇」,還有高管表態,將繼續堅定在中國的長遠投資,鼓勵中國團隊持續推動創新,不斷輸出最佳實踐。

勃林格殷格翰大中華區總裁兼CEO 高皓廷

李強總理在進博會開幕致辭中提到,中國將進一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積極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中國願進一步開放超大規模市場,真正把中國大市場變成世界大機遇。

我們深切體會到中國以開放為引擎,驅動發展、促進創新的堅定決心與廣闊視野。一直以來,勃林格殷格翰將中國視為重點市場和創新高地。當前,中國正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對接國際標準,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為全球企業在華的長足發展提供了廣闊天地。而進博會,作為高水平開放的閃亮名片,將超大規模中國市場轉化為全球共享的「中國機遇」,是在華外資企業加速創新、深化合作的「快捷鍵」。

畢馬威中國及亞太區主席 陶匡淳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製作出了一系列部署,釋放了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和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這將為世界經濟復甦和可持續發展注入更多確定性力量。進博會不只是進口商品展,更是推動中國與世界市場相遇、產業相融、創意互促、規則互鑒的國際大平台。在中國高水平開放新格局中,全球最前沿產品在進博會首發、首秀,共享中國大市場,共創新機遇,已經成為國際合作新範式。

畢馬威中國對中國經濟發展充滿信心,將一如既往地緊跟國家發展脈搏,助力國內、國際市場參與者共享市場潛力、激發創新活力、強勁發展紅利,為中國經濟高質量增長貢獻畢馬威智慧。

博柏利中國區總裁 張允馨

今年是博柏利連續第四年參加進博會。經過多年發展,進博會已成為中國與全球市場建立互信、增強溝通的平台,這在當今世界顯得尤為重要。

歐萊雅集團董事長、法中委員會聯席主席 安鞏

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我們的未來。「全勤」參加7屆進博會,是歐萊雅集團對中國消費者的深厚承諾、對中國的長期承諾,和對中法關係的深切承諾。歐萊雅從進博參展商變為「投資商」,再升級為「合伙人」,進博「溢出效應」像滾雪球一樣助力集團的發展,強化集團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也推動集團源源不斷地加大對中國的投資,今年歐萊雅集團在蘇州投建的全球首個智能運營中心就是一個生動寫照。

施耐德電氣執行副總裁、中國及東亞區總裁 尹正

進博會這一全球矚目的經貿盛會,不僅是中國向世界展示開放姿態的重要窗口,也是各國企業拓展中國市場、深化經貿合作的重要平台。第七屆進博會的如約而至,再次彰顯了中國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度融入世界、與世界共享中國機遇的決心和魄力。深耕中國37年,施耐德電氣是進博「全勤生」,七赴「進博之約」展現了我們對於中國市場的信心和深耕本地的決心。

松下控股株式會社全球副總裁、集團中國東北亞總代表 本間哲朗

今天參加了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現場聆聽了李強總理的主旨演講。對於他講述的進博故事,我深有同感,松下也在七年里一直努力講好自己「在中國為中國」的進博故事,今年我們還追加了「在中國為全球」的新內涵。正如李強總理強調「舉辦進博會是中國擴大開放合作的重要舉措,是中國面向世界作出的鄭重承諾」,我們從中感受到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與世界攜手共創共贏的決心與信心。中國將持續推進「市場機遇更大」的開放,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促進數據依法有序自由流動等,對外資企業來說都是定心丸,很受鼓舞。

西門子能源全球CEO 克里斯蒂安·布魯赫

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千家展商,包括西門子能源在內的全球500強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近300家企業參展,創歷史新高。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市場的強大吸引力,也反映出全球企業深化合作與交流的強烈意願。當前,全球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在能源領域更是如此。

資生堂中國總裁兼CEO 梅津利信

李強總理在講話中強調進一步推動高水平開放,與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承諾,這讓我深受鼓舞。資生堂立足本土40多年,從未動搖過投資中國的信心和決心。得益於中國市場的活力和韌性,中國市場已發展成為資生堂集團極為重要的海外市場。資生堂集團將繼續堅定在中國的長遠投資,鼓勵中國團隊持續推動創新,引領集團增長,並不斷輸出最佳實踐。

在「新質生產力」的推動下,中國市場的創新必將進一步提速發展。資生堂中國在加快引進集團創新的同時,也正更深入地參與本土創新。今後,秉持「在中國,為全球」的理念,我們希望藉助資生堂的全球網絡,將這些基於中國本土研發的創新介紹到更大的國際舞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00b471055b8d7c79a8c0221384adc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