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伊琍新劇發布會的那段話你們都沒看懂,解釋在結尾

「我希望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在工作中、生活上、情感上都可以擁有自己的選擇權。很多時候我們會被一些旁枝末節牽絆,但最重要的是你如何面對自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聲音。我們大家都需要榜樣,但事實上我們都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慾就會犯錯,就不一定會做得那麼完美,會有力所不能及的時候。」

這是馬伊琍在出席新劇《在遠方》的發布會時談及的拍攝感悟。

為啥會有如此感悟呢?

是什麼樣的劇讓她如此有感而發?

《在遠方》這部劇以主人公姚遠為主線,講述了他在快遞與網際網路的創業浪潮中百折不撓,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一般的故事是不會讓馬伊琍說出這番話的,這個故事不一般。

不一般在於故事裡同樣有三個人……同樣是三個人的故事。

主人公姚遠在孤兒院長大,早早進入社會,從底層快遞員做起。在被郵政執法堵截損失慘重後,他設局結識國營郵政稽查負責人的千金路曉歐,以換取信息。

於是,劇情自然展開,歡喜冤家的老套路,騙來騙去騙出感情的常用梗。

姚遠與陸曉鷗兩人在你來我往的交鋒中暗生情愫。

故事如果就此完結當然不會有人喜歡,第三個人一定要出現攪局。

當然,先來攪局的也可能是矛盾。

比如家庭背景就是個大矛盾。

巨大的鴻溝面前,姚遠終於無法隱藏自己的自卑與嚮往,將路曉歐變成了他奮鬥路上永遠的痛。

這時也是第三人出現的最佳良機。

在姚遠身邊一直隱藏著一位陪伴他的女性——劉愛蓮。

於是這裡就將出現愛情故事中的經典局面——一擊不中、縮回殼裡。

其實本來要是叫做「一擊不中、全身而退」還好聽些,但對於這類男人總是不舍給他用這麼好的詞……

大家看劇總是看個熱鬧,但有多少人能看出門道呢?

又有多少人能看出道理從而指導自己的實踐呢?

其實,大家看一下女演員就可以猜出最後結局:

百度上居然都沒有劉愛蓮……

所以,官配一定是陸曉鷗勝出,可是故事結局可以是這樣,經歷風雨兩人最終走到一起,可是整個事件就真的這樣結束了嗎?

戲裡的事情說完了,還有沒有戲外的可說?

三人行,必有我師娘……哦,不對,是必有我師。

姚遠、陸曉鷗和劉愛蓮,誰是誰的師傅呢?

首先,對於這個對自己一直不離不棄的劉愛蓮,姚遠一定感到頗為矛盾。

當然,大機率他還是挺喜歡這種感覺的,畢竟一個保底一個追逐,這多有意思。

所以,看似陷入痛苦之中的姚遠,其實就是一個陷入甜蜜選擇中的、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男人。

選擇太多的痛苦,真的也叫痛苦嗎?

其次,反過來想,劉愛蓮也會感到沒啥損失,讓陸曉鷗出去玩兒去,玩累了回來就是自己的,玩大了跑了自己也沒投入多少感情……

為啥不主動多投入感情?

因為怕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既然沒啥投入所以自然沒啥損失。

最後,三個人,其實已經有兩個立於不敗之地了,那麼失敗的那個是誰?

自然是陸曉鷗,雖然她可能會取得最終勝利,可是對於她來說犧牲也會很大。

對於一個犧牲過很多的女性來說,她可以在一群競爭者中力拔頭籌,但是這只是漫漫長路上的一次戰役而已……

對於一個已經犧牲過很多的女性來說,這次她犧牲掉的戰鬥力,下次戰鬥中還能恢復嗎?

有多少女性可以一輪又一輪的頂住敵人的炮火?

所以,永遠是擁有選擇權的人占盡優勢;永遠是競爭者在一直競爭。

男追女還是女追男?

自己追人還是等著被追?

這個中優劣想清楚了沒?

這個故事可以結束了,可是對於陸曉鷗來說不過是結束了一次戰鬥而已。

下一個故事開始之時,她還有多少毅力去堅持?

還是等到下一個故事中,她會變成劉愛蓮呢?

順其自然、只守不攻,做好最壞打算,建立心理防線?

所以的所以,馬伊琍的那段話到底在說什麼?

「我希望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在工作中、生活上、情感上都可以擁有自己的選擇權。很多時候我們會被一些旁枝末節牽絆,但最重要的是你如何面對自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聲音。我們大家都需要榜樣,但事實上我們都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慾就會犯錯,就不一定會做得那麼完美,會有力所不能及的時候。」

重點已經標註了,自己慢慢體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