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喜史湘雲,而立方知難做人

2019-10-24     與心幽歡

文/香林

一直以來,觀眾都在為寶姐姐和林妹妹哪個更好而爭執不休,但那些形象豐滿的配角,同樣也是紅樓夢裡璀璨的明珠,一個個都在讀者心目中留下了獨特的記憶,讓人回味無窮。那個位居金陵十二釵第五位的活潑爽朗、總是一臉憨笑的雲妹妹,就是其中最鮮活的一位。

年少時看《紅樓夢》,總覺得臉蛋圓圓的史湘雲太過張揚,說話不過大腦,屢次讓林黛玉下不來台,著實可恨;後來才發現,史湘雲一個父母雙亡的孤女,卻活出單純快樂的模樣,紅樓夢裡無一人可企及,又著實令我敬佩。她的敢說敢言,也就有那麼一點可愛了。

她靠的不止是史家千金的身份,以及賈母的照拂,她之所以讓人喜愛,離不開下面三點。

一、 真誠,是她的高級情商

史湘雲出身沒落侯府,剛出世不久父母雙亡,家道中落,在時人眼中屬於六親孤寡之人,不可過多親近接觸。

雖然身世孤苦,但她為人處事,從來都是以誠相待。

她自小在賈母照拂下長大,跟府中的小姐丫鬟打成一片,每天最快樂的事就是與詩書為伴。長大後也不忘舊時情誼,每次來賈府做客,都不忘帶點伴手禮,縱然家貧,也是慧心巧手,一片赤誠惹人心疼。

薛寶釵曾戲謔她話太多,她也的確是個直爽話癆的人,對人對事都非常熱情。

香菱想學詩,寶釵認為女孩子只做些針線活計是正經,潑了她一盆冷水,於是她改向湘雲請教。史湘雲見她是真心想學,越發高興了,不分白天黑夜,傾囊相授,急欲將滿腹的詩情畫意傳達出來。雖然她最喜歡的寶姐姐批評她不守女兒家本分,不像個閨閣女孩,她也不以為意,只憑心而行。

寶釵及笄禮,點了一齣戲,台下看戲人眉眼官司里都是笑意,鳳姐眉毛一挑指著一個旦角說:「這孩子打扮起來活像一個人。」氣氛一下子詭異起來,誰都知道這說的是黛玉,是誰都不肯做這個出頭鳥,湘雲卻心直口快地說:「我知道,像是林姐姐。」直言不諱的一句話,不僅開罪了林姐姐,還與最要好的寶哥哥大吵一架,得不償失。

有太多人礙於面子、人情說不出口,把滿腹心思藏在肚子裡,簡單事情複雜化,既委屈了自己,也白誤解了他人。而湘雲卻直來直去,將話擺在檯面上來說,她不過想著以誠待人,人必以誠待己而已。不似薛寶釵那麼勾心鬥角,她這裡只是沒有心肺,圖個大家一樂。因此,林黛玉一點都沒有生它的氣,黛玉氣的只是賈寶玉小看了她。

秋來菊花開,滿湖蟹腳肥。

史湘雲興致勃勃要辦螃蟹宴,卻不料給薛寶釵做了人情面子。雖然東道主是她,但滿園子人都知道螃蟹是寶姑娘特特管薛蟠要來的,話說的也巧:「明日飯後請老太太、姨娘賞桂花,好歹別忘了,我今兒已經請下人了。」

這個請,到底是誰請?滿園子人心裡都得嘀咕吧……

可湘雲卻直來直去,想不到那些彎彎繞繞,領了薛寶釵的情,在席上快樂地像蝴蝶一樣到處敬酒,還張羅著吟詩作賦,平兒襲人都有席位不說,就連不討人喜歡的趙姨娘都有份兒。

她認為薛寶釵待她的好如親姐姐一般,所以推辭了老太太給她另擇住處的想法,決定和寶姐姐同住蘅蕪苑,她感慨萬千,不無憧憬地說:「我但凡有這麼一個姐姐,就是沒了爹娘,我也情願」。

後來抄檢大觀園,薛寶釵沒有知會她一言半語就匆匆搬出了大觀園,她也沒有沮喪生氣,反而因為園子裡少了人氣氛冷清悵然若失。

跟這樣的人相處,雖然有時候覺得沒有被尊重,但更多時候是非常舒適的。她的嬉笑,總是那麼燦爛真實!她從不去想那麼多複雜的東西。她的真誠,就成了她最高級情商,讓眾人都無比的喜歡她。

二、 樂觀,是她「生活」的最高境界

都說史湘雲是個人來瘋,咋咋呼呼,說話總是不經過大腦,其實很多時候,她才是一個明事理知進退的「聰明人」。

論起來,湘雲幼而失怙,只能寄居在叔父和姑祖母家,寄人籬下,只能謹小慎微,身世似比林黛玉還要悲苦幾分。可她在家裡卻從不道一聲悲苦,沒有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不怨天尤人。只有寶姐姐戳到了她的傷心處,才流下來幾滴辛酸的淚水。但那一點點的悲苦轉而就煙消雲散了。

曹雪芹也贊她英雄闊大寬宏量。來到賈府生活,她什麼都不計較。除了偶爾吃黛玉的一杯醋,所有的一切,她都能夠包容。襲人已不是過去的襲人,她對襲人卻始終秉持著最初的用心。都是外客,她在榮國府沒有寶釵那樣的待遇,眾人只講她當貪玩的小孩子看,她也全然不在乎。

她不要什麼身份與地位,她樂得遊戲大家之間,顧盼神飛,偶爾做男孩兒打扮,也自有一番落拓情態。興致起來了,她既能頭枕芍藥香夢沉酣,也能和賈寶玉一起在雪地里烤鹿肉,大口喝酒,滿口腥膻。不去想未來,不在意眾人的看法。

在境遇相同的林姐姐面前,她也能敞開心扉開解她:「你是個明白人,何必做此形象自苦。我也和你一樣,我就不像你這樣心窄。」面對苦難,她能很快調整自己的心態,以樂觀的態度面對所有人,並給別人帶來溫暖和寬慰。

那個清冷孤寂的中秋夜,一向心大的她也因「擇席之病」輾轉反側,徹夜不眠,說明她不是不明白自己處境的悲苦和辛酸。可一覺醒來,她還是那個急著找人聯詩作對的枕霞舊友,那一張燦爛的笑臉,暖得人心都要化了。

她短暫的一生中,遇到的最大難關,不只有父母雙亡,夫婿亡故,還有抄家滅族,流浪為船妓。

她出身顯貴,腹有詩書,最終卻低落至塵泥,也就是心性堅韌才能咬牙活著,換了其他任何一個,也做不到如此。淪落到如此境地,她也不曾去恨過過去,也不曾恨過任何一個人。她始終都樂於接納現實的一切,又朝著樂觀的方向發展。

三、 知禮,是她面對「生活」的大智慧

再看那次螃蟹宴,薛寶釵借著她的名義,自己做足了人情。可是,史湘雲也能夠劍走偏鋒。眾人享受那美味的螃蟹,不亦可乎,卻獨有她要了兩盆螃蟹給周、趙兩位姨娘送了去。

在那熱鬧之中,曹雪芹能夠盪開一筆,當是其心細與知禮,在事後引發了不小的反響。令人不得不對她刮目相看,重新審視一下她。

這是她能夠善待幽獨之人,對於繁華之中的明星人物,她也能夠打理得好。像鴛鴦鴛鴦、琥珀、彩霞、彩雲,平兒等重量級角色,一般的人定是難得讓她們動身,而她們卻欣然而來,又被史湘雲安排在一起,可見她們都十分看重史湘雲的人品,這必定是史湘雲平時與她們之間的待人接物都十分周到。史湘雲不是那種大大咧咧什麼都不懂女孩子。

此宴會之後,史湘雲又開了一席,照顧到了薛寶釵當初沒有照顧的人,如一些婆子及小丫頭們。其知禮之處,可謂是周到又縝密。而且,她內心還沒有薛寶釵的那麼多算計,需要別人誇她好,她只是怕自己忽視了誰。

再有,從家裡來,她還會經常帶一點小禮物,送給賈府的小姐丫頭們,也是禮輕情意重。

真誠、樂觀、知禮這些優秀品質,共同呈現出了史湘雲快樂簡單的模樣,讓她在世間贏得了獨有的青睞。年少不喜史湘雲,而立方知難做人。滾滾紅塵,為人處世,如果,我們在某一天能夠活得得像史湘雲那麼簡單通透,也就等於進入了莊子逍遙遊的境界之中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vF5AW4BMH2_cNUg3xV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