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什麼時候開始,結婚這件事對於你來說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那個年代,年輕人都嚮往著婚姻自由,可如今,這一願望終於得以實現,大家對結婚的態度卻變得日益冷淡起來。
有網友在童話大王鄭淵潔的社交動態下說道:「鄭爺爺,我不想結婚。」
本以為已經有著六十多歲的鄭老會以一種過來人的口吻告訴這位年輕人,結婚是每個人的終身大事,切不可有這種想法,繼而舉例等等。
可沒想到的是,鄭老回復了一句:「這是民法典賦予你的權利。」
不愧是孩子們從小崇拜的偶像,連回答都是那麼的誠懇。
對於情感方面,鄭老也給出了許多中肯的回答,讓人不得不服。
和很多同齡人不一樣,鄭老已經融入了年輕人的世界,會設身處地為諮詢者答疑解惑,而不是一味批判、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年輕人的身上,而這也正是鄭老為大眾所喜愛和接受的原因之一。
換做是身邊的長輩,單單是催婚這個問題,就很有可能會造成雙方之間矛盾激化。
雖然明白這是長輩對晚輩的良苦用心,只是如果過了頭,反而會適得其反,造成年輕人的恐婚心理。
再回到年輕人不願結婚這個話題,是什麼改變了我們的想法?
節目中,孟佳談到結婚時表示自己不想結婚,原因不是恐婚,而是沒有找到結婚的理由。
她說:「在當我越來越獨立了後,對於依賴、對於和另一人產生羈絆、對於結婚,就覺得離我好遠,好陌生。沒有結婚的理由確實是我現階段的想法。」
當一個人越來越獨立時,對於另一半,如果不是出於喜歡,就顯得可有可無了。
既然一個人可以好好生活,那麼結婚就不是自己所要考慮的問題了。
結婚是個人的選擇,和誰結,生不生子,這些都應該建立在感情的基礎上,而不是到了所謂的適婚年齡、害怕孤獨終老以及世俗的眼光,妥協去做這件事。
如果是為了迎合身邊人,硬和一個沒有感情的人在一起,婚後的壓力或許並不會比婚前小,這時你要面對的將是繁雜的家庭問題。
結婚,不是人生的必經路,但選擇一個真正喜歡的人,與之相守,才是給自己最滿意的答卷。